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时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时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1 21: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时检测
选择题
1. 发祥于西亚地区的文明古国是(  )
A. 古代印度 B. 古巴比伦王国
C. 雅典城邦 D. 法兰克王国
2.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当地的黏土制成泥板,以带有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刻压在泥板上留下文字。该文字被称为(  )
A. 甲骨文 B. 字母文字
C. 象形文字 D. 楔形文字
3. 公元前18世纪,一位国王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位国王是(  )
A. 图特摩斯三世 B. 胡夫
C. 阿育王 D. 汉谟拉比
4. 下列有关汉谟拉比统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他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的统一事业
B. 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C. 他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D.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5. 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下图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它见证了哪一地区的文明成就(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两河流域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腊
6.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该法典(  )
A. 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B.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 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D. 维护全体居住者的利益
7. 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8. 旅法学生小赵参观法国卢浮宫时,看到一块黑色石柱,石柱上部是太阳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权标的浮雕,石柱下部是法典铭文。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
A. 主权在民 B. 民主共和
C. 王权神授 D. 法治立国
9. )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 由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
B.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 由法典可知古巴比伦分为自由民和奴隶两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D. 由法典可知当时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10. 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 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善
C. 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 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11.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 等级性 B. 公平性
C. 随意性 D. 民主性
12、 (湖南邵阳中考)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诞生了
(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13、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又一次统一在一位帝王手里。这个时代被认为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代,不仅因为政治军事,更因为制定了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这位著名的帝王是( )
A.图特摩斯三世
B.胡夫
C.隋文帝
D.汉谟拉比
14、当你漫步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个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 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 )
A.古代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15.文明的发祥总是和河流密切相关。西亚的中心地带荒凉而干早.这片漫无边际的沙漠,如今看来毫无生气,可它却拥有多个“世界之最" :最早建立的城市,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文字,甚至最早的药典,等等。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及迦勒底人共同创造了这一 古老、辉煌的文明。孕育这一文明的是(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16.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半坡文明
D.河姆渡文明
17.下图是-一块泥板,上面刻画的符号是一种文字。大约在埃及象形文字出现的同一时期,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请你判断此文字应该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字母文字
18.以下是某同学在课本则(汉谟拉比》中所撰写的台词,符合史实的是( )
A.我是法老,神之子
B.受命于天既寿水昌
C.神赐予智慧,创造楔形文字
D.神授我权标,制定成文法典
19.《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此规定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的保护
B.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20.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的叙述,有可能在《古巴比伦文明读本》一书中查阅到的是( )
①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城②古巴 比伦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③古巴比伦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这反映了( )
A. 理发师是最低等级的阶层
B. 奴隶主决定理发师的生命
C. 法典强调阶级差别和统治秩序
D. 奴隶生活艰辛
22.著名学者余秋雨的《千年一叹》,记载了他寻访的世界各地文明古迹,他探访过①古希腊文明、②古罗马文明、③古埃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这些古老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3.某班准备表演话剧《汉谟拉比国王》,需要一部法典做道具,你认为该道具封面使用的文字最好是 ( )
A. 甲骨文
B. 象形文字
C. 楔形文字
D. 拉丁文字
24.2019年5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纪录片《亚洲文明之光》,生动再现了亚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悠久灿烂、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文明图景。以下文明成就可以在片中展现的是( )
①金字塔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佛教 ④基督教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25.张红同学整理的一个专题复习资料有下列内容。据此判断( )
A. 科技教育史
B. 经济体制史
C. 政治制度史
D. 民主法制史
26.《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句话强调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A. 海洋条件
B. 政治条件
C. 地理条件
D. 经济条件
二、非选择题
27.“一带一路”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入了互联互通走深走实的新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上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恰恰正是文化交往融汇的历史;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享和平、 共同发展也正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同时,更是“一带一路”建设所遵循的文化共识与灵魂。
——杨林《以丝绸之路文化精神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材料三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材料四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 (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 500 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中国日报网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回答,“主轴”展开的起点是在什么时期的什么地点? 请你写出其中的“恒河文明、两河文明”中的标志各有哪些?
(2) 材料二中,“丝绸之路上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所遵循 的“文化共识与灵魂”有哪些?
(3) 材料三中,“人类文明的史册”在镌刻时表现出的特点有哪些?你认为古代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追溯到什么时期?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回答,你是如何理解“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这句话的?
(5)通过对以上材料和问题的探究,你有哪些感悟和反思?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它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
材料二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并把这部成文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材料三 随着罗马的扩张和人口增多,罗马法的内容和体系也不断膨胀……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为此,他命人编修新的法律文献……后来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三部法律文献,加上先前新的法律文献,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其中的许多法律原则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
(1)材料一所反映的法典诞生于哪一地区?刻在石柱上的文字应该是什么文字?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它产生于罗马哪一历史时期?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时期形成的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是什么?根据材料三说说查士丁尼编纂法律的目的。
(4)以上法律文献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案
1-5BDDAB 6-10BDCCD 11-15ABDBB 16-20ABDCD 21-26CCCADC
27、(1)西汉、长安。恒河文明:种姓制度、佛教等。两河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太阴历、星期制度等。
(2)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3)双向交流,互相学习,互通有无、互学互鉴;既有经济交流,也有文化交流。西汉。
(4)新航路的开辟建立起的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直接的商业联系,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利益整体,被称为第一次地理大发现;“一带一路”再次把亚欧、亚非及太平洋沿岸的部分国家或地区打造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再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被称为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5)感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互通有无、互鉴互学;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一带一路形成的文化共识和灵魂应该发扬广大。
28(1)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2)罗马共和国时期。
(3)万民法。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4)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都是奴隶制成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