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ppt7

文档属性

名称 烛之武退秦师ppt7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0-27 19: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刘勰《文心雕龙》 ●《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六九引
《左传》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二、介绍背景:春秋时期形势图结 构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亡郑利晋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通假字无能为也已
共其乏困
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矣供悦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失其所与,不知
秦伯说,与郑人盟
夫晋何厌之有
“已”通“矣”,句末语气词,表陈述
“共”通“供”,供给
“阙”通“缺”,损害
“知”通“智”,明智
“说”通“悦”,高兴
“厌”通“餍 ”,满足
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失其所与,不知
秦伯说,与郑人盟
夫晋何厌之有“已”通“矣”,句末语气词,表陈述
“共”通“供”,供给
“阙”通“缺”,损害
“知”通“智”,明智
“说”通“悦”,高兴
“厌”通“餍 ”,满足
古今异义东道主
行李
夫人(微夫人之力)
亦去之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现在一般引申为泛指宴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
古义:哪个人。 今义:妻子的尊称古义:离去。 今义: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词类活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越国以鄙远:
与郑人盟:
唯君图之:名词→动词驻军,驻扎意动,以……为边邑订了盟约;建立同盟计划,考虑夜缒而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状语词类活用在东边;在西边在晚上,当晚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名词词类活用害处恩惠,好处词类活用形容词→名词臣之壮也:
越国以鄙远:
共其乏困:壮年远方,边远的地方缺少的东西一词多义 1、贰
⑴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 。
⑵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⑶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  2、许
⑴许君焦、暇……
⑵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⑶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⑷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二”的大写从属二主再,重复答应,听从赞同约数表处所3、阙
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què
⑵两连山,略无阙处quē 
⑶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jué 
⑷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以
⑴以其无礼于晋     
⑵敢以烦执事      
⑶越国以鄙远      
⑷焉用亡郑以陪邻?   
⑸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宫殿通“缺”挖掘使侵损,削减因为,连词拿,用,介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把,介词5、而
⑴今急而求子     
⑵夜缒而出      
⑶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⑷朝济而夕设版焉。  6、焉
⑴子亦有不利焉。    
⑵焉用亡郑以陪邻?   
⑶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⑷且焉置土石      
⑸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⑹永之人争奔走焉    表顺承,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语气词,表陈述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代词,之兼词,于此特殊句式辞曰:“臣之壮也……” :
许君焦、瑕:
敢以烦执事: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主语宾语介词主语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
何厌之有:倒装句特殊句式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于楚贰也─介宾短语后置于郑伯言─介宾短语后置有何厌──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