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凤栖梧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29 19:4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凤 栖 梧
柳永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柳永对词的贡献: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由于他的提倡,使得慢词广为流行,形成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局面。长调的运用,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表现手法得到发展和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于铺叙,柳词“铺叙展衍,备足无遗”。(李之仪《姑溪词跋》)《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柳永词的特色: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词 的 常 识别名:诗余、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形式:有词牌,有标题,一般都是两段(片),句子长短不一。分类:按字数——小令、中调、长调。 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派别:婉约(柳永、姜夔、李清照、秦观等) 豪放(苏轼、辛弃疾等)为伊消得人憔悴:重点字词解释伫倚危楼风细细:黯黯生天际:拟把疏狂图一醉: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久立高楼因离别而伤心的样子 打算 放纵 勉强寻欢作乐 又形容人越来越瘦 值得 在这首词中,哪些字、词 或句子让我们印象深刻?伫倚危楼 草色 残照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上阙的第一句是叙事还是抒情?有何作用?综观全词,只有这一句是在叙事,其余句子都在抒情。这一句突现了主人公的外在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在高楼之上,向远处眺望。“风细细”代写一笔景物,这三个字使得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最能体现作者情思的是哪个词,它由何而生?“春愁”它是抒发主人公伫立高楼时,极目天涯,看到“春草”引发的情思品味意象草色 残照愁 离愁别恨1、春草,芳草萋萋,割尽还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仇恨的连绵无尽
2、春草容易引起他乡游子思归的感情。
3、春草容易使人怀念意中人。
思考问题:春草在这里表现了哪一种情思?
下阕的前三句作者表现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何作用? 词人生花妙笔,实在是神出鬼没。读者越是想知道他“愁”所为何来,他越是不讲,而是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
作者已深知这“愁”的深沉,单靠自己已无法排遣,所以他借酒浇愁。“图一醉”三字反映出他对酒并非有什么真正的兴趣。它不仅疏狂痛饮,还要吟啸高歌,大有非抑制住“春愁”不可的气势。“强乐还无味”说明他还是失败了,故作欢乐而无法开怀,正说明这“春愁”的缠绵执着是摆脱不了的,排遣不去的。1、这首词中有两句为千古名句,请找出并加以赏析 作者并非有意要忘却“春愁”,他甚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这种“春愁”就是对伊人的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景情细风草色烟光 残照春愁极目远眺
伫倚危楼(凄美伤感)
黄昏春望图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3、作者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2、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春愁借酒
狂歌 借酒消愁愁更愁 (“强乐还无味”)消愁结果“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不后悔词眼2、“春愁”令人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请集体背诵一边 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 业背诵并默写《凤栖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