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陆地地形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
相对高度
活动
① A、B、C、D、E各点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② A、B两点和D、E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
别是多少?
二、陆地地形类型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一、高原与平原
共同特征:地表起伏小。
不同特征: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东欧平原
亚马孙平原
二、山地与丘陵
共同特征:地表崎岖不平。
不同特征: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三、盆地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也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刚果盆地
大自流盆地
活动
判断A、B、C、D、E各点所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中脊
海沟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
活动
你知道哪些世界地形之最?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更多。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安第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马里亚纳海沟
……
观察 “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活动
直观
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难以绘制等。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你能根据该图解释“等高线”的含义吗?与鸟瞰图比较,等高线地形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活动
高低起伏不够直观;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
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
一、等高线与等深线的含义
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
活动
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概念判断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错,同一条等高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
二、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两个山顶之间的过渡部分
等高线弯曲,中由山麓向山顶凸出
等高线弯曲,由山顶向山麓凸出
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合
陡崖
陡崖
缓坡等高线稀疏,陡坡等高线密集
陡坡
缓坡
陡坡
缓坡
活动
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表示地形方法判断甲、乙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甲 乙
甲、乙两图均有错误。甲图中间低,四周高,不表示山顶;乙图虚线表示山谷。
活动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右图,归纳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它的着色规律一般是怎样的?它有何优点和缺点?
制作原理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着色规律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特点 优点 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缺点 高程表达不准确,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被忽略了
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
课堂练习
D
D
A
D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3.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
A.457米 B.400米 C.531米 D.398米
4.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 )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
5.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D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