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复习与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 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1分,第8题2分)
1. 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
2.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直接点明作者羁旅他乡,思家心切又不得回返,只能寄托于家书的句子是: , 。
4.《江南逢李龟年》中作者以美丽的江南春景作衬托,却意在抒发与故人见面的悲凉感慨之情,兼有感伤时事之意的诗句是: , 。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林,不仅传承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甲] 景象万千的艺术fēn( )围, 令人心chí ( )神往。
游客【乙】 (A徘徊 B徜徉)于苏州园林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溶合在一起了。苏州园林设计独特,门窗简朴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别有用心,整个园子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1)根据拼音写汉字。
fēn( )围 心chí( )神往
(2)文中画横线句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在[乙]处选词填空。(填序号)
(4)语段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5)在括号[甲]处填入正确的标点是( )
A.逗号 B.句号 C.顿号 D.分号
6. 下面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观沧海》一马致远
A. 《济南的冬天》一老舍
C.《秋天的怀念)一史铁生
C.《再塑生命的人》一海伦”凯勒
7. 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应当心胸开闻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 与人为善, 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B.夸张 暗喻 反问
C.明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暗喻 设问
8.高翔同学有搜集对联并归类的好习惯。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的一项是。( )
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豪仍觉吐花香 B.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C. 紫玉池中含雨露 白银笺上走龙蛇 D. 贮水养来青玉案和烟磨成紫云溪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0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 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含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9. 《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1分)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不亦说乎( )
(2) 人不堪其忧( )
11.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之一,说说在文中孔子都赞颂了颜回的哪些品质 (2分)
12. 从孔子自述其提高学习与修养的过程中,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 (2分)
13. 《论语》体现了孔子的为学思想,说说文中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孔子的为学思想的 选取其中一方面谈谈你的收获。(3 分)
(乙)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5分)
荀子曰:“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①乎心,布②乎四体③,形④乎动静。”(《荀子》)
荀子曰:“志意修⑤则骄⑥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⑦;内省而外物⑧轻矣。传曰:‘君子役⑨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荀子》)
孟子曰:“仁者无敌。”(《孟子》)
[注释]①着:领会。②布:融会贯通。③四体:指整个身心。④形:表现。⑤志意修:指立下远大志向。⑥骄:傲视。⑦王公:王公贵族。⑧外物:指钱财、富贵等身外之物。⑨役:掌控,控制。
14. “小人役于物”中“于”在文中的意思是 。 (1分)
15. 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
16.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的传人。你认为孟子在修身方面与孔子的观点有什么相似之处 荀子和孔子在如何看待富贵的态度上有何共通之处 (2 分)
(二)现代文阅读(25 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 -20题。(16分)
雨夜的灯光
佚 名
①八岁那年,我跟父亲去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一整天,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③两落下来,父索把蛇皮荣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
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一脚踩在地上, 泥水直往裤脚里倒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短院。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梁上,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 “爸,……“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盛马灯,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 ” 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 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 ”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
⑩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竞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的眉毛,浓浪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选自《轻悦读丛书》,有删改)
17. 请阅读文章,补全下面的表格。(4分)
段落 ①——③ ④——⑥ ⑦——
主要内容 A. “我”与父亲摸黑赶路 B. “我”感念打马灯男人的帮助
18.说说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 分)
19.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20.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第②段 (4 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9分)
我的“奇葩”老师
胡 珺
①王老师是个奇怪的好老师。第一天给我们上课,就走错了好几个班。走到我们班,一直不敢进,站在门口看了好长时间班号,过了一会儿,才憨憨地自言自语:“这次应该走对了。”走进教室,我们才发现,这不是个一般的老头,因为他的眼睛从不看我们,一直看着天花板。我们心里有点气愤一这不是不把我们当回事吗。 隔了一会儿,王老师终于开口了,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同学们,我的眼睛有点小问题,我天天这样,不是不尊重你们。”说着,就把眼镜摘了下来,向我们打招呼。我们这才注意到他的眼睛白多黑少,再看那眼镜,上面一圈一圈的螺纹。
②王老师看上去好像“目空一切”,其实对学术上的问题很严谨。有一次给我们上课,遇到一道题目,解着解着,突然卡住了。王老师转过来很有礼貌地跟我们打了个招呼,说:“对不起,这道题有点蹊跷,让我慢慢来解。”然后转过身自顾自地解起来。只听黑板上“沙沙沙"地响。过了好久,王老师回过头来,慢条斯理地对我们说:“不好意思,这是一道错题,这是我的责任,耽误大家时间了。”话音刚落,大家都使劲憋着,课堂里“嗤嗤”声此起彼伏。
③我们经常在杂志上看到他的论文,知道他是个学者型的老师。可是王老师却很谦虚,穿着也很朴素。在我们印象中,他好像就一件外套,连换的衣服都没有。不仅穿着朴素,在学问上也一点不张扬。我见过他最张扬的一次,还是在班上,还是解一道题。所有同学都解不出来。这下王老师火了,声调提高了八度,说:“让我来,我就不相信,还有我解不出的题目。”此话一出,全班肃静,我们还从来没看到过王老师发这么大的“火”。那一节课,王老师安排我们自己做试卷,他拿着个题目,慢慢算起来。一节课过去了,铃声“叮叮叮”响了。几乎是同时,王老师一拍桌子,大喊:“好嘛,终于啃下了你这个硬骨头。”那道题被解出来。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一道一直有争议的题目,他竟然解出来了,引起了一场全市的学术大讨论。
④这些都是小事,还有更奇葩的事情呢。上一次王老师把我们几个外地的学生约到他家里吃饭。席间,师娘跟我们讲了个王老师的逸事,笑得我们喷饭:师娘看王老师工作太认真,就经常陪他散散心。有一次,王老师和师娘在公园里散步。散着散着,王老师说,我去一下厕所。这一去,就等不到人了。后来实在没办法,师娘就走到厕所边,冲里面喊。喊了半天,里面没人。师娘问看厕所的大妈。大妈说:“是有这么个人,早就出来了。”师娘又找了半天,还是看不见人。师娘只好自己回去。到家一看,王老师已经在家。你猜他干吗一一一个人趴在那里写东西。师娘问:“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 ”王老师慢悠悠地说:“对不起,在厕所里想起来一道题目, 太经典了,赶紧回来写下来,怕时间长忘了。” 为了赶时间, 那天王老师甚至叫了一辆出租车回家,这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打的。
21. 第①段说“王老师是个奇怪的好老师”,从本段看,王老师的“奇怪”具体表现在哪里 (2分)
22.说说第③段两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 分)
那是一道一直有争议的题目,他竟然解出来了,引起了一场全市的学术大讨论。
23. 请你指出第③段画线句的人物描写方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
24.第④段记述了一件怎样的事 表现了王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3分)
(三) 名著阅读(5分)
25.根据要求、完成读书任务。
(1) 填写读书卡片。(2分)
(2)完成读书笔记。(3分)
作品 摘抄 批注
《朝花夕拾》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温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运用 和 描写,写出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和对“我”热情、诚恩、负责。
《西游记》 清代学者张书坤:“西游记一书,自始至终,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互善之学,并无半字涉于仙佛那淫之事。我问《西游记》果为河书 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 我的评论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 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6.下面是中国读者制作的世界读书日海报。请你完成题目。
(1) 请介绍这顿海报并说明寓意。(4分)
(2)李校奉办朗大赛,请从你学过的课文中选择 篇朗读并说说你选择这篇课文的理由。(3分)
(3) 受处视一套《朗读者》的启示,语文老师号召全班同学开展“每晚诵读”活动、你想参加、可你父母却不同意,认为是浪费时间。你准备怎样说服父母 (3分)
(二)写作(50分)
27.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题作文。
作文(1)题目:小学那些事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21年6月29白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七一勤章”获得者颁授動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下面是两个“七一勋章”获得者的事迹介绍:
一、林丹社区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扎根社区40余年,始终为民爱民,当好党的“传声筒”、群众的“服务员”,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设立居民恳谈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欢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
二、柴云振——九死一生的战斗英雄
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被称为“活着的黄继光”,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型之一。1951 年在抗是援朝补这峰阻击战中,杀敌百余人,浴血奋战到孤身一人。1952 年伤残复员回乡务农,从不提及自己的功绩,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了一辈子。
作文要求:
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 不少于500字。
(4) 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 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参考答案
洪波涌起
杨花落尽子规啼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氛 驰
溶合,融合
B
应将“别有用心”改为“别具匠心”。
(5).C
6.B
7.C
8.B
9.儒
10.(1)同“悦”,愉快 (2)能忍受
11.围绕“乐于学习,安于贫困”回答即可
12.学习知识在先;提升道德修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3.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只有端正了求学的态度,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获取真知。
14.被
15.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
16.孔子主张“仁”,孟子也主张“仁”; 孔子主张学习要与思考结合,荀子也主张学习了知识要“着乎心”,要思考。
17.A.“我”和父亲遇雨受阻 B.打马灯男人护送我们走出山林
18.环境描写。交待云多雷响的天气,预示大雨将至;烘托“我”焦急的心情:为下文走路艰难作铺垫。
19.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黑夜里马灯的明亮,表现“我”温暖明亮的心情和对“马灯男人”的感激、赞美之情。
20.插叙“马灯男人”儿子雨天摔坏头的事,交代“马灯男人”每当雨天都到山路上给路人照亮的原因,表现这个男人的善良品质。丰富文章内容,避免平铺直叙。
21.奇怪在:第一天给我们。上课就走错班;他的眼睛从不看我们,一直看着天花板;眼睛白多黑少,眼镜上有一圈一圈的螺纹。
22.“有争议”说明这题目很难,“竟然”是意想不到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很有说服力地表现了王老师深厚的知识功底和才华,回应了上文的“学者型的老师”。
23.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王老师解好这道难题时喜形于色、兴奋快乐的心情。
24.上厕所时想起一道题的解法直接打的回家。表现了王老师心里始终装着本职工作和学术,爱业、乐业、敬业,是个有趣而可爱的老师。
25.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团结一心,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它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栩栩如生的神魔形象。每一个故事都曲折离奇,每一个人物都个性鲜明。这部小说还给我们深刻的启示:遇到任何困难,不要轻言放弃。
26.(1)这幅海报是中国水墨西风格。画面主体是一本书里长出了她烂的梅花。左上角写有微书“世界读书日”和“四月二十三日”这些文字,右下角写有“阅读黄好时光”几个字。富意:读书时光是美好时光,读书可以使人生绽放美来。
(2)《全色花》理由: 它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着态和热爱之情。我想给同学们传达的是: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要珍惜母爱,珍惜亲情。
(3)示例:爸爸、妈妈,读书不但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启迪智慧。每晚诵读,会让我的情感更丰富,表达能力更强。虽然暂时不能提高语文成绩,但我相信天长日久,一定会厚积薄发,语文成绩会大大提高的。请允许我参加“每晚诵读”活动好吗
27.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