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练习)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用放大镜观察指纹,觉得指纹图像太小,为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
2.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 )
A.牛顿 B.列文虎克 C.达尔文 D.爱迪生
3.利用两个放大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正确的制作过程是(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④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移动玻片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无法确定
5.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不宜采集的水是( )。
A.池塘水 B.温开水 C.金缸里的水
6.夏天,很多食物隔夜就会发霉,这时因为霉菌适宜生长的条件是( )。
A.温暖潮湿 B.温暖干燥 C.温度较低
7.下列活动能够感染狂犬病是( )。
A.吃狗肉 B.和狗玩耍 C.被狗咬伤
8.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观察葡萄球菌时意外发现了( )。
A.微生物 B.青霉素 C.细胞 D.乳酸菌
9.观察标本时,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是一致的 B.正好相反 C.没有关系
10.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11.下列图象中,通常最可能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是( )。
A. B. C.
12.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 )。
A.红、黄、蓝 B.红、绿、黄 C.红、绿、蓝
13.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大肠杆菌。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14.蟋蟀的“耳朵”在( )。
A.头部 B.足的内侧 C.腹部 D.胸部
15.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其中已知的昆虫达到( )种。
A.100多万 B.80多万 C.40多万
二、填空题
16.荷兰生物学家( )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发现了( )。
17.生物体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
18.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19.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_______。
20.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都是由( )组成,它们不断地运动着。
21.若将馒头置于一个温暖而潮湿的地方,数天后出现许多黑色斑点,它们所属的生物类群是( )。
三、判断题
22.戴口罩可以降低被传染新冠肺炎的风险。 ( )
23.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和细胞。( )
24.使用放大镜观察口罩,发现口罩是密不透气的。( )
25.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 )
26.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
四、连线题
27.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观技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 根 最早制成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五、排序题
28.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请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镊子 滴管 载玻片 培养皿烧杯碘酒 小刀 吸水纸
一位同学准备利用以上材料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标本,他的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
②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
③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取下洋葱表皮。
⑤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吸掉多余的水。
请思考这位同学的操作步骤,把正确的步骤写下来(填序号):________。
29.下面是制作洋葱制片的过程。请按操作过程用阿拉伯数字排列顺序。
( )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缓缓地放下。
( )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
( )用吸水纸把多余的水分吸掉。
( )用镊子撕取一块洋葱的表皮。
( )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央,用镊子小心地将其展开。
六、简答题
30.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微生物无处不在,有些微生物对我们是有益的,如酵母菌、乳酸菌等;有些微生物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如大肠杆菌、霉菌等。我们怎样才能与微生物和平相处,减少微生物带来的危害?(写出两条)
31.凸透镜有什么作用?
七、综合题
32.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名称:______________
(2)这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50×,则这台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将被放大的倍数是( )倍
(3)如果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那么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 )(填物镜或目镜)
(4)你在目镜中观察到的物体图象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象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B
6.A
7.C
8.B
9.B
10.C
11.C
12.C
13.B
14.B
15.A
16. 列文虎克 微生物
17. 细胞 罗伯特 胡克
18.细胞
19.微生物
20.微粒
21.霉菌
22.√
23.√
24.×
25.√
26.√
27.
28.③④②①⑤
29. 4 1 5 2 3
30.加强研究,充分开发微生物资源;科学利用,使有益的微生物为人类所用;合理利用微生物造福人类,不滥用抗生素,不滥用基因工程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
汇聚光线和放大物体
32. 500 物镜 左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