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龙翔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瑞安市龙翔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2 07: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翔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
地理
教学班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行政班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小题,每小题2分)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C.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D.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2019年1月20日22时28分在西藏日喀则市(30.1°N,87.8°E)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日喀则市区约141千米,市区有明显震感。下图示意青岛—日喀则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厚度与距海远近成正比 B.地形起伏与①圈层厚度大致呈负相关
C.横波经过莫霍面时突然消失 D.岩浆主要发源于②圈层上部
4.关于本次地震,叙述正确的( )
A.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 B.日喀则高楼层比低楼层居民震感明显
C.日喀则市与拉萨市震级不同 D.日喀则市与拉萨市烈度相同
5.假如有一天我们能“遁地”前往地球另一侧去看看,从日喀则市垂直钻入地下,保持直线前进,在穿过地
心前,我们依次穿过的是( )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 B.地壳-软流层-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C.岩石圈-软流层-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6.下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完成图中( )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D.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任务期间将完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天宫空间站)的建造。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7.下列天体系统中,与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级别相同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8.可能会对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与地面之间的通信传输产生干扰的是( )
A.磁暴现象 B.黑子爆发 C.流星现象 D.天气变化
9.金星在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金星在夜空中亮度大的原因是( )
A.体积和质量小 B.自身能够发光 C.距离地球较近 D.有明亮的光环
读下图,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回答下列小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11.图中的X处即为( )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右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3.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14.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叶虫化石存在于元古代地层中 B.各类岩石组成的地层中都有化石
C.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D.元古代地层中常含有恐龙化石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
空。下图为“天问一号”探测器示意图。火星车的肚子旁还装有4个“大翅膀”,这4个“翅膀”是太阳能电池板,专门为火星车运行提供能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天问一号”探测器( )
A.发射和运行时可能受极光的干扰 B.定轨以后位于地球平流层
C.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D.发射起飞后成为自然天体
16.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试验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避免( )
A.地球磁暴导致航天器方向错乱 B.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
C.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 D.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
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甲为( )
A.地表 B.软流层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19.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历时23天后,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我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全球第三个实现这一壮举的国家,引发世界广泛关注。嫦娥五号着陆时美国纽约(41°N,74°W)自由女神像影子的朝向(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面小题。
20.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东经70° B.东经90° C.西经70° D.西经110°
21.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2022年8月2日,我国某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后乘坐某航班回国,机场显示屏上显示下图(图中时间为当地区时)。飞机起飞时下小雨,十几分钟后,发现机舱外艳阳高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该运动员乘坐的飞机飞行时间是( )
A.2小时10分 B.3小时10分 C.4小时10分 D.5小时10分
23.该运动员发现机舱外艳阳高照,是因为该处( )
A.几乎无水汽存在 B.气温高,水汽蒸发 C.空气对流旺盛 D.大气处于电离状况
24.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日13时56分(北京时间)立竿测影示意图。读图,图中影子长度最短时( )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 B.海口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北京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季
下图表示某地某日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H1、H2。完成下面小题。
25.某月18日北冰洋上某海员(80°N,30°E)沐浴着阳光H1时,则杭州(30°N,120°E)的小明发现( )
A.西南方夕阳低垂 B.一年中日出最早 C.东北方朝阳升高 D.当地日期为17日
26.下列统计图符合夏至日不同纬度上α(虚线)、β(实线)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90°-H。读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27.江苏省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大的月份(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8.集热板与地面夹角从最小增大到最大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逐级减小 B.江苏日出方位不变
C.江苏省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D.江苏省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增大
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较老。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30.若在③处钻4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 )
A.15m B.45m C.75m D.105m
31.我国某城市高中地理课外学习小组利用木杆影长测算当地经纬度。该小组观测发现,北京时间12月8日13时04分,立在操场上的木杆杆影倒向P地且影长为一天中最短(下图)。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北京(40°N,116°E) B.成都(30°N,104°E)
C.兰州(36°N,104°E) D.武汉(31°N,114°E)
北京时间2022年6月21日17时左右我国进入夏至节气,但这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气温一般要积累20~30天左右才会进入最热的时候,即入伏(进入三伏天)。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今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6月26日。下图为“夏至节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今年入伏大约在( )
A.7月5日 B.7月10日 C.7月16日 D.7月21日
33.初伏当天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 )
A.55° B.60° C.65° D.70°
34.我国进入夏至节气时,全球昼夜分布最接近( )
A. B.
C. D.
全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读下图,完成1~2题。
35.图中山脉成因与下列哪两个板块及其边界有关( )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生长边界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生长边界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36.与上述山脉成因相似的是( )
A.日本群岛 B.冰岛 C.红海 D.东非大裂谷
结合下图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题。
37.有关图中地貌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地貌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而成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由流水侵蚀而成,与断层无关
38.图中(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略图。读图,完成5~6题。
39.甲山的形成过程是( )
A.断层—侵蚀—褶皱—沉积 B.褶皱—断层—侵蚀—沉积
C.沉积—褶皱—断层—侵蚀 D.沉积—断层—褶皱—侵蚀
40.乙地地下岩层中最丰富的资源最可能是( )
A.锌矿 B.石油 C.天然气 D.地下水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下图,完成8~9题。
41.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
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B.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42.图中③示意的是( )
A.大西洋中脊 B.①②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中脊 D.印度洋中脊
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其相对强弱制约着地貌的发展方向。实地调查研究表明,下图剖面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明显强于外力作用。据此完成10~11题。
43.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指出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 )
A.甲 B.乙 C.丙 D.丁
44.推测丁处山体高耸的原因( )
①丁处所在岩层断裂上升,地势较高 ②丁为背斜构造,岩层不易被风化侵蚀
③内力作用占主导,外力作用较弱 ④丁处岩石的性质与其他地方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地理工作者通过钻探对M岩层(沉积岩)进行研究。下图示意钻探区地形及获得的钻探数据,图中数据包括M岩层底面的海拔和埋藏深度。据此完成12~13题。
45.a、c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分别是( )
A.260、280 B.280、260 C.270、280 D.280、270
46.图示区域的地貌是(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环境、解释地球运动的机理。回答问题。
47.下列地区,因板块碰撞而形成的是( )
A.马里亚纳海沟 B.东非大裂谷 C.大西洋的洋脊 D.红海
48.关于该板块俯冲示意图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为洋脊,是大洋板块消亡处 B.②处为海沟,是大洋板块诞生处
C.海沟处的海底岩石比洋脊年轻 D.洋脊位置,属于板块的张裂边界
读“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5~7题。
49.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位于向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
B.②处位于背斜槽部,岩层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C.①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D.②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50.若在该地区修建一条隧道,则应选择的隧道位置与走向正确的是( )
A.M处 东西方向 B.M处 南北方向 C.N处 南北方向 D.N处 东西方向
二、综合题(题共四题,每题10分)
51.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________部分地壳比较厚,________部分地壳比较薄。
(3)④是__________面,③是____________。
(4)试分析横波和纵波的不同点。
(5)在古登堡界面以下横、纵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5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三幅图为图中A、B、C三河段河谷的剖面图,最能正确反映C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__。
(2)ABC三处泥沙颗粒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__。
以下图片图1为河流地貌示意图,图2为四幅河流地貌景观图(形成于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处)。
(3)在“河流地貌示意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别见到与“河流景观地貌图”中相似的地貌景观。其对应关系分别是甲—______(填序号),乙—______(填序号),丙—______(填序号),丁—______(填序号)。
(4)分别指出②③的地貌名称。②是______③是______,②③④共同的地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53.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乙两地质构造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__,B处地形形成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___________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____________。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____________(填字母)处。
(4)若F处位于太平洋板块,则E处应位于____________板块。若E处为我国的台湾岛,则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甲、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______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且C点位于30°E。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EC是_______(晨线或昏线),它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2)此时A点的时刻为__________。
(3)此时新一天与旧一天所占范围比为_________。
开学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D C A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C C C C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A C C C D D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C D C A A A D C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D A A B B B A D D B
51.(1)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2)陆地 海洋
(3)莫霍 地幔
(4)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波形特点是凹凸相间。注意,形成横波的各质点可在与波
传播方向垂直的任意方向上振动。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波形特点是疏(疏
部)密(密部)相间。
(5)横波消失,纵波减小
52.(1)甲
(2)C A B
(3)① ② ④ ③
(4)冲积扇 河口三角洲 都是流水沉积地貌
53.答案:(1)乙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2)消亡 海沟
(3)D
(4)欧亚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5)甲 甲处岩层向上拱起,稳定性好;甲处地下水向两侧分流,不易积水
54.(1)冬至日 晨线 向西移(或向逆时针方向移)
(2)4时
(3)2: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