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3课时)(课件23页)-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选备课课件(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3课时)(课件23页)-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优选备课课件(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3 12:0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一、情景引入
引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规律,用好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学习化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复习练习一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
2022年08月
第3课时
二、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理解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
3、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和解决一些问题,进一步强化质变与量变的观念。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一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和。
①“化学反应”和“质量”:
注意:
②两个“总和”:该加上的一点不能少;
③“参加”和“生成”:不该加上的一点不能多。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一
一、质量守恒定律:
2、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各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中,化学反应最好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果与空气中没有物质交换,可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一
二、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
1、一定不变:
⑴微观:
——原子守恒
⑵宏观:
——元素守恒
物质的总质量
——总质量守恒
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
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
2、一定改变:
⑴宏观:
⑵微观: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一
二、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
3、可能改变:
⑴微观:
⑵宏观: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体积、物质的状态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1、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质量之和等于蜡烛的质量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相等
D.粗盐提纯实验得到精盐的质量和滤纸上砂子的质量之和等于溶解的粗盐的质量
B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2、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10g水受热变成了10 g水蒸汽
B.50mL水中加入50mL酒精,总体积为100mL
C.A和B反应生成C,则5gA和5gB充分反应一定生成10gC
D.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D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
A. ②④⑤  B. 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 ①③⑦
B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4、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
A.1:1 B.2:1 C.5:1 D.4:1
C
5、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共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a-c)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B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6、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 = 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
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
A
7、近日央视报道: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合成甲醇的新工艺,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3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C
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变
C.反应后丙、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反应中涉及一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C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9、锌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碱式碳酸锌[Zn(OH)2CO3]薄膜。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则反应物中一定不包含的物质是(  )
A.H2O B.CO2 C.N2 D.O2
C
10、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这种物质中( )
A.只含氢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D.一定含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
B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11、将4.6g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 )
A.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只含有碳元素
C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12、取62.5g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高温煅烧(假定石灰石中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参加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
A.10g B.12.5g C.11g D.15g
B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D
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14、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C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15、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⑴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如图 A 所示,反应
前,托盘天平的指针
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是 。
向右
反应有气体逸出
⑵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
⑶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 装置中进行。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密闭
⑷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三、质疑探究
探究活动二
①③⑥
再 见
2022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