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件(26页)(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件(26页)(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3 17:3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01
02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生日宴会中我们发现生日蜡烛会越烧越短。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变少了?
通过准确测量,发现金属生锈后质量变大了。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增加了?
导入新课
01
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
【猜想】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猜想1:化学反应前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猜想2:化学反应前的总质量小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猜想3:化学反应前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块红磷,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盖紧,在导管上系一气球,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然后,取下锥形瓶,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方案1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球先鼓起后瘪掉,
天平仍保持平衡。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量总和 
m(P)+ m(O2)= m(P2O5)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点燃
反应原理:
思考与交流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沙?
2.玻璃管有何作用?
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引燃红磷
3.反应过程中气球有何变化 为何有此现象
起缓冲作用,防止由于气体膨胀而冲开瓶塞。
4.气球的作用
气球先鼓起后变瘪。反应放热,气体受热膨胀,气球变鼓;冷却到室温后气体体积减小,气球又变瘪。
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光亮),将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方案2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反应原理:
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
m(Fe) + m(CuSO4) = m(Cu)+ m(FeSO4)
结论:
铁 + 硫酸铜 铜 + 硫酸亚铁
Fe
CuSO4
Cu
FeSO4
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用分子、原子的观 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思考与交流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元素的种类
元素的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分子的总数
宏观
微观
不变
改变
可能改变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计这个反应前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如图5-5)。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中,观察现象。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仍然平衡
实验5-1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盐酸 + 碳酸钠 氯化钠 + 二氧化碳 + 水
HCl
Na2CO3
NaCl
CO2
H2O
反应原理:
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
m(HCl) + m(Na2CO3) > m(NaCl)+ m(H2O)
结论:
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如图5-6),观察现象。
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实验5-2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同时还有白烟产生,天平指针向左倾斜(变重)
实验现象:
镁 + 氧气 氧化镁
Mg
O2
MgO
点燃
反应原理:
结论:
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
m(Mg) < m(MgO)
思考与交流
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质量为什么减轻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2.镁条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跑掉了,没收集起来,导致反应后的质量小于反应前的总质量
有氧气参加反应,导致反应后的质量大于反应前的总质量
3.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
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
3.“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2.“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计算在内。
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
微观解释
课堂小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没有改变
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B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A .①④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C
随堂训练
随堂训练
3.a克木炭在b克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D
A.大于(a+b)克 B.小于(a+b)克
C.等于(a+b)克 D.小于或等于(a+b)克
解析:a克木炭在b克氧气中燃烧,有两种可能,一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a+b)克,还有一种可能是反应物中的一种有剩余,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a+b)克。
随堂训练
4.(2020 黔东南中考)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 ”表示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C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甲 乙 丙
体验中考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工业上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是化合反应B.反应②原子个数减少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7%D.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答案】A
体验中考
(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C.生成物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答案】A
谢谢聆听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