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生物总复习(北师大版 )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第8讲 蒸腾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备考 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生物总复习(北师大版 )基础讲练(锁定考试目标+导学必备知识+探究重难方法)第8讲 蒸腾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10-29 13:4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时 蒸腾作用
考纲要求
备考指津
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和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2.说出根毛吸水的意义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运用绿色植物吸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3.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学会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4.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根对水分的吸收往往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考查,如植物缺水出现的萎蔫现象、我国植被的南北分布不同、带土移栽等。
2.叶片的结构以及气孔的功能,往往结合植物的光合、呼吸、蒸腾三大生理活动的考查出现在综合性的识图题、分析题中,而且是中考的热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把握。
3.植物的蒸腾作用对自身、对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意义,往往出现在开放性题目中。
一、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植物体内水的作用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水可以保持植物正常形态:使植株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使叶片舒展,利于光合作用。
(3)水是良好的溶剂: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2.水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二、运输作用
1.水分的运输途径:土壤溶液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成熟区的导管→茎部木质部的导管→叶的叶脉中导管→叶肉细胞→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2.导管和筛管
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筛管位于韧皮部。导管和筛管贯穿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三、蒸腾作用
1.概念: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3.意义: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根吸收和运输水分;促进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四、吸收作用
1.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由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2)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2.无土栽培
不用土壤,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以及同一种植物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从而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1.植物生活离不开水,其原因不包括(  )。
A.环境中水越多植物生长得越好
B.干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
D.土壤中的无机盐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2.(2011·山东泰安中考,5)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3.(2011·山东泰安中考,15)把一段带叶的木本植物幼茎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对其进行横切,观察到变成红色的部分是(  )。
A.树皮    B.韧皮部
C.形成层 D.木质部
4.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5.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
A.锌、氮、钾 B.钙、氮、磷
C.硼、磷、钾 D.氮、磷、钾
6.参观烟台农博园的同学对几株上面结满了红色和黄色番茄的巨大“番茄树”啧啧称奇,这些“番茄树”不是种植在土壤里,而是种植在富含营养液的水箱里。农艺师采用的这项生物技术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组织培养 B.无土栽培
C.基因工程 D.嫁接
1.根对水分的吸收
(1)根尖成熟区根毛的形成,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面积。
(2)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利于吸收水分。
(3)细胞吸水原理
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收水分;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去水分。
【例1】搁置一段时间的新鲜青菜会萎蔫,萎蔫的青菜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又会硬挺起来。萎蔫的青菜用清水浸泡又硬挺起来的原因是(  )。
A.细胞吸水涨大   B.细胞壁加厚
C.细胞活动旺盛 D.细胞失水,细胞之间变紧密
解析:萎蔫的青菜细胞液的浓度较大,放在清水中,细胞会吸水涨大,使青菜又硬挺起来。
答案:A
水在两种不同浓度溶液之间的流动方向是: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2.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1)光照强度:较强的光照提高了叶面温度,使叶内水分汽化过程加速,蒸腾作用加强。但是光照过强也会降低蒸腾作用,因为光照过强,会使气孔保护性关闭。
(2)空气湿度:较小的空气湿度使水分汽化速度加快,蒸腾作用加强,反之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减弱。
(3)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快,蒸腾作用强;空气流动慢,蒸腾作用弱。
(4)环境温度: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环境温度越低,蒸腾作用越弱。
(5)水分:如果单位时间内,根吸水量<蒸腾失水量,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随着根对水分的吸收,保卫细胞内水分达到一定量时,气孔又张开,这就是夏季高温状态下的气孔暂时性关闭现象。如果土壤中严重缺水,会使气孔关闭时间太长,导致植物死亡。因此,炎热的夏季要及时给植物浇水。气孔关闭还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例2】为提高成活率,园艺工人移栽树木时,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其原因是(  )。
A.保护幼根和根毛   B.降低蒸腾作用
C.抑制根吸收水分 D.降低光合作用
解析:移栽过程中,容易损伤根毛和幼根,使根的吸收功能大大下降,使植物移栽后不易成活。
答案:A
提高移栽成活率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尽量减少对根吸收功能的影响(如:带土移栽,在幼苗期移栽);二是降低蒸腾作用(如尽量在清晨、傍晚或阴雨天移栽,中午适当遮阳,适量去掉部分枝叶,勤浇水,降低土壤溶液浓度等)。
1.(2012·山东济宁中考,1)2014年山东省运动会将在济宁市举办,为当好东道主,园林工人正美化、绿化济宁城,下图所示正在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  )。
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
2.(2012·山东泰安中考,16)练习徒手切片时,右手要捏紧两片并紧的刀片,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刀片从手中滑脱
B.防止刀片划伤其他同学[21世纪教育网
C.使切下的材料足够薄21世纪教育网
D.便于迅速地来回切割
3.(2011·南京中考,4)用糖拌西红柿,一段时间后,盘中会出现一些液体,主要原因是西红柿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
A.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B.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C.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D.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4.(2012·武汉中考,21)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甲           乙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________(气体),这是由于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在甲图实验中,为了设置对照,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____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中的________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________作用,释放出________(气体)。
5.(2011·山东德州中考,6)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下图为小刚利用某植物的枝条所做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小刚在甲瓶中枝条叶片上下两面均涂抹了厚厚一层凡士林(护肤油),乙瓶中枝条不处理,并用水彩笔分别标记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定时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__________原则。
(4)预测实验结果: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植物主要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无关的是(  )。
A.叶片表皮的气孔 B.根尖的成熟区
C.根、茎、叶内的导管 D.根、茎、叶内的筛管
2.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农作物会出现萎蔫现象,解决的最好办法是(  )。
A.增加光照 B.大量浇水
C.疏松土壤 D.减少光照
3.在春天,总有些同学把从野外采摘来的带叶枝条插入盛有水的瓶中,并且这些枝条在一段时间内,叶仍正常生活,花也能正常开放。其中的原因是(  )。
A.木质部将水运输到了叶片
B.韧皮部有输导水的作用
C.叶中储藏有大量的有机物
D.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可以自由流动
4.下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5.一般情况下,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要深些,这是因为(  )。
A.靠近叶的上表皮栅栏层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
B.靠近叶的下表皮海绵层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
C.靠近叶的上表皮栅栏层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
D.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
6.带叶的桑树枝插到红墨水中,并放到温暖有阳光的地方,当叶脉变得微红时,取出枝条,用清水洗掉枝条表面的红墨水,用刀片横切茎,看到许多红色小圆点。小圆点是____,存在于____(  )
A.导管、韧皮部 B.导管、木质部
C.筛管、韧皮部 D.筛管、木质部
7.甲、乙两同学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别采摘了同种植物的两片叶子,并从叶片上撕下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这两片叶上的气孔状态不同,一种是气孔开放,另一种是气孔关闭。根据上述观察的结果,你能够判断出哪一株植物缺水吗?(  )
A.气孔关闭状态的植物缺水 B.气孔开放状态的植物缺水
C.两株植物都缺水 D.无法确定
8.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秆的生长发育
9.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B.树林中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利于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C.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D.热带雨林降水频繁,主要原因是植物蒸腾作用强烈
10.如图为气孔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A表示气孔____________。图B表示气孔________。
(2)图中①是______,呈______形,③是______,无色透明,______(填“有”或“无”)叶绿体。
(3)气孔能够张开和闭合主要是由______调节的,气孔既是______的门户,又是______的窗口。
11.材料分析题。
去年秋季直至今年春季的连续干旱使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农作物大量减产或绝收。请回答:
(1)水是生命之源,在________中,有机物相互作用形成了最初的生命,即原始生命诞生于水,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2)干旱影响春播,从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农民伯伯常在雨后或将种子充分浸泡后再播种就是这个道理。
(3)下表为某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统计数据,表中数据说明:水是________________;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________。
部位
根尖嫩梢
树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干燥的种子
肉果类果实
含水量/%
60~90
40~50
10~14
60~90
(4)植物主要通过根毛“疯狂喝水”,喝进来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蒸腾作用。“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说明绿色植物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____________。
(5)缺水引起农作物减产,说明水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城市管网漏水、农田大水漫灌、工业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等水资源浪费现象俯拾皆是。如果你是一名环保专家,你将对我们的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提供什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学生研究植物与水分散失的关系时,用甲、乙、丙三个量筒,甲、乙各放入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其中甲保留所有叶片,乙去掉所有的叶片,丙不放植物。每日上午8时,量筒中加水至100毫升处,放在窗台通风处,晚上8时观察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量筒[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液面刻度/毫升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60
62
50
64
60
68

94
96
90
97
92
97

99.5
99.5
99
99.7
99.3
99.8
(1)本实验中______组为对照组。6天中气温最高的一天是______。
(2)甲量筒损失的水分______(填“是”或“不是”)全部由叶片散失的。
(3)第一天时,丙中水的蒸发量是______毫升;甲中由叶片蒸腾的水分是______毫升。
参考答案
基础自主导学
自主测试
1.A 2.D 3.D 4.D 5.D 6.B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B 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是位于木质部中的导管。
2.C
3.D 因为,西红柿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糖水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4.答案:(1)氧气 光合 (2)光合 光 (3)蒸腾 导管 (4)呼吸 二氧化碳
解析: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能够助燃;在光下,呼吸作用会因光合作用而显示不出来;蒸腾作用中,水分是以气体的形式从气孔散发出来的,运输水分的途径是木质部中的导管;在暗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5.答案:(1)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叶(或“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结果 (3)单一变量 (4)甲 气孔堵塞,水分蒸发不出去
解析:本实验必须保证散失的水分完全来自植物体;甲中散失水通过茎、乙中散失水通过茎和叶。
模拟预测
1.D 因为,筛管的作用运输有机物。
2.B 因为,施肥过多,农作物出现萎蔫现象,是由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使根毛细胞失水造成的。
3.A 因为,细胞液的浓度较大,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大,水会沿木质部运输到茎叶。
4.A 因为,植物体吸收的水分90%以上用于蒸腾作用。
5.A 因为,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的密度较大,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
6.B 因为,运输水的是导管,位于木质部,墨水的红色将导管染红,在茎的横切面上表现为小圆点。
7.A 因为,植物缺水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8.B 因为,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用于蒸腾作用,只有一少部分用于构建细胞和进行其他生命活动。
9.C 因为,蒸腾作用是水分向上运输不可缺少的动力,还能使无机盐到达植物体的各个细胞,参与各种生命活动,还能在高温状态下有效地使植物体散热。因此,蒸腾作用是植物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生理活动。
10.答案:(1)张开 关闭 (2)保卫细胞 半月 表皮细胞 无 (3)保卫细胞 蒸腾失水 气体交换
11.答案:(1)原始海洋
(2)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3)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不同
(4)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5)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6)工业用水要增加重复利用率,农田漫灌改用滴灌或喷灌,生活用水要减少浪费。
解析:生命诞生的摇篮是原始海洋,充足的水分是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表中数据显示植物体各器官含水量平均值达50%以上;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水是光合作用的必要原料。浪费现象是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12.答案:(1)丙 第三天 (2)不是 (3)0.5 34
解析:丙中散失的水分是液面自然蒸发的,乙中散失的水分=液面自然蒸发量+茎蒸腾量,甲中散失的水分=液面自然蒸发量+茎蒸腾量+叶蒸腾量,温度越高,失水量越大。丙-乙=茎蒸腾量,乙-甲=叶蒸腾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