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 六 单元 测量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1米有多长
新课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米”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估一估: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估一估: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例题讲解
门大约有2个小明那么高……
高约( )厘米
高约( )厘米
高约( )厘米
高约( )厘米
100
2米的一半是1米
1米=100厘米
高约( )厘米
高约( )厘米
100
小明大约有2个机灵狗那么高……
高约( )厘米
高约( )厘米
100
100厘米的一半是50厘米
1米=100厘米
50
量一量,黑板有多长?
这是一把米尺
先用米尺测量
做标记
剩余部分怎么办?
剩余的用厘米表示。
剩余部分怎么办?
黑板的长是( )米( )厘米。
当以米作单位测量时,量几次后剩下的长度不够1米时,就改为以厘米作单位,量出的长度是几米几厘米。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前一个是高级单位,后一个是低级单位。
1.估一估,量一量。
估计长度
测量长度
教室宽
门高
米 厘米
米 厘米
米 厘米
米
米
米
说一说,估计时你有什么好办法?测量要注意什么?
新知应用
2.
60厘米
70厘米
90厘米
80厘米
100厘米
终
点
(1)全长是100厘米,也就是 米。
(2) 已经爬了70厘米,还剩 厘米。
1
30
2.
60厘米
70厘米
90厘米
80厘米
100厘米
终
点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如:蜗牛比蚂蚁慢了多少厘米?
80厘米-70厘米
=10厘米
3.四人一组,用尺子互相量一量臂长,并将结果填在表中。
姓名
臂长/厘米
课堂小结
01
当分别以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时,量出的长度是几米几厘米。
02
复名数就是带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
“米”的认识
数学文化
若限制每次所取的火柴1-4根,取走最後一根火柴者获胜。则如何玩才可致胜?原则:若甲先取,则甲每次取时,须留5的倍数的火柴给乙去取。
通则:有n支火柴,每次可取1至k支,则甲每次取後所留的火柴数目必须为k+1之倍数。
课后作业
课本练一练55页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