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一线老师优选课件(人教版)(共46张PPT,WPS打开)

文档属性

名称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一线老师优选课件(人教版)(共46张PPT,WPS打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2 11:2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你能说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吗?
◎ 我国的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
◎ 你知道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吗?
◎ 你知道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吗?
◎ 你能说出我国主要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吗?
◎你能说出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点吗?
◎你知道如何节约用水吗?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 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
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4.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
目录
CONTENTS
1
01
目录
2
01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3
03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秋凉了,八年级二班的几个同学在谈论着热水器洗澡方便舒适。杨柳同学说:“五年前我家就安了燃气热水器,家里装的管道天然气,即插即用,很方便,价格也实惠。”家住南洲镇河花村的张明同学说:“我家三年前建了一个沼气池,去年安装了沼气热水器,不用花钱去买气。”李华同学说:“上个月我家安了太阳能热水器,既不要买气,也不要建沼气池。”
这三个同学所提到的天然气、沼气、太阳能,哪些是自然资源 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导入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non-renewable resources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属性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ir attributes
-01
概念:自然资源是指直接能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属性:
作为自然资源必须能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即自然资源必须具备“自然属性”。
作为自然资源必须能用于生产和生活,即必须具备“经济属性”,亦即对人类 “有用”。
常见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水、水能资源
气候资源
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
思考:甘蔗、铁矿石、小麦、闪电四种物质或能量是不是自然资源?
铁矿石是自然资源,而闪电虽然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在目前科技条件下,人类不能直接加以利用,即它只具备了“自然属性”,而不具备“经济属性”,所以它不是自然资源。甘蔗、小麦当然对人类有用,具备了“经济属性”,但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而是经过了人类的培育和加工,故不是自然资源。
因此,判断某种物质是否为自然资源,只要看它是否同时具备了“自然”“经济”两种属性。
▊自然资源的作用The role of natural resources
-02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
农业生产需要土地、阳 光、水等;
冶炼钢铁,需要开采铁矿;
电灯照明、开动机器,需要煤、石油或水能等作动力;
建筑房屋,所用的水泥是用石灰石烧制而成的;
就连我们学习所用的纸张和木杆铅笔,也需要用木材作原料。
▊自然资源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03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 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
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 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
●水稻收割后,在耕地上种植一季绿肥作 物。来年春天,将绿肥犁入农田。这样 不仅增加了肥源,恢复稻田的肥力,对 改良土壤也有很大作用。
收割水稻
种植绿肥作物
将绿肥犁入农田
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
●沼泽中的植物遗体转变成泥炭,泥炭长 期被埋入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及一系 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煤炭。这一 过程需要几百万年乃至上千万年。
▊自然资源的保护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04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而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
温泉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藏羚羊
风能 海鱼 核能 天然气 花岗岩
▋活动●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 区分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出理由。
-01
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泉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藏羚羊 风能海鱼
这些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_
核能 天然气 花岗岩
这些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 而言,几乎不可再生
▋活动●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下面的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02
▊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举例
●在休渔期非法捕捞、违规使用超细密的 渔网捕捞、过度捕捞,使得渔业资源日益减 少,甚至枯竭。图为2012年捕捞旺季,在海 南琼海渔民的渔获中,大鱼罕见。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入, 太湖污染现象严重。2007年五六月间,太湖爆发了严 重的蓝藻污染,江苏无锡全城的自来水水源地被污染, 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商店、超市里出售的饮用 水被抢购一空。图为当时无锡某超市空空荡荡的饮用水 货架
【问题探究】
1.如果石油都开采完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来代替石油;到其他星球寻找新的能源;用核能等。
2.“说不定哪一天,海啸、地震、风暴等都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觉得这个想法有可能实现吗
风暴、海啸、地震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有可能成为自然资源,但需要高科技。
3.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等。
近年来,一些采矿人员无视《矿产资源法》,纷纷涌入国家规划的矿区,把完整的大矿区、大矿带人为地分为若干小矿,乱采滥挖,使矿体从地表到深部都被搞得支离破碎。我国南方某地,铜矿资源丰富。为了炼铜,人们无休止地毁林开矿,加上当地其他一些自然原因,这里下大雨以后,泥石流危害严重。我国有许多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矿床,但采矿时统统只采一种,抛弃其他有用成分。如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
上述做法是否符合我国有关自然资源的方针政策 为什么 应如何改进
问题导入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The total quantity is abundant and the per capita is insufficient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atural resources
-01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可谓地大物博。土地、 水、水能、森林、矿产等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下面这组数字能让我们对“地大物博”这一说法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的自然资源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
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 界平均水平的1/2 ;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 ;
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
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保障资源供给Ensure the supply of resources
-02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因此, 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保障资源供给的讨论
未来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保障资源供给的讨论
石油进口大国
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能源矿产 和化工原料。目前,我国人均石油可开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国内 产量已无法满足巨大的消费需求。从1993年开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 我国消费的石油一半以上依靠进口,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阅读材料
我国石油资源进口通道
瓜达尔港
皎漂港
科伦坡港
马六甲海峡
海上通道
西南通道
东北通道
西北通道
▋活动●了解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方式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一天,全世界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环保宣传活动,以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是近些年我国进行地球日宣传活动的主题。
珍惜地球资源与每个人密切相关。
节约和保护资源与我们密切相关
1.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并不难,对于我们往往是举手之劳。下面这几种行为你都做 到了吗?除了下面这几种行为,你还能说出哪些?
垃圾分类回收
●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
●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
2.围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做起”,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板报或举办主题班会。
1:1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就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合作探究1
●阅读环保诗歌,探究问题。
曾经这里美丽过/曾经河水清澈过/曾经花儿娇艳过/曾经树林茂密过/曾经,这里是生命的摇篮!但是,有太多太多的曾经已经成为过去。人类来到了这里/一切的一切都改变了/隆隆的机器声代替了清脆的鸟叫/片片黑烟遮住了灿烂的阳光/浑浊的污水吞食了清澈的小河。如今的人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弥补自己的过失。要在污水中注入清澈/要让光辉赶走黑暗/要让一棵棵小树苗/筑起绿色的屏障/让绿色永驻人间。
是的,太多太多的“曾经”已经成为过去。人类该如何用实际行动弥补自己的过失,让绿色永驻人间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该如何用实际行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来代替石油,到其他星球寻找新的能源,用核能等。实际行动:如垃圾分类、收集废旧电池、节水宣传等。
合作探究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海,地势低洼,容易被水淹浸的地方,筑堤挡水,以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稻田。明清时期,圩田更由长江下游向长江中游发展,在鄱阳湖和洞庭湖都有大片圩田的分布,使这些地区成为新的粮食供应基地,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梯田,就是在山区、丘陵区坡地上,筑坝平土,修成许多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的半月形田块,上下相接,有防治水土流失的功效,也有的地方称它为雷鸣田。这种田主要是靠天吃饭,一旦天不下雨,就容易干旱。
你有没有在电视上、报刊上看过与上则材料类似的内容 请谈谈上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围湖造田改良了土地,保证了农业的生产增产,这也是长江中下游自古以来是产粮大区的原因之一。但是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对长江洪水的吞吐能力,导致长江排洪不畅;梯田对于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使天然植被受到了破坏,导致水土流失。
知识结构
●●●课堂练习
1.下列选项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 B.核能 C.石油 D.煤炭
【答案】A
【解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以上四种资源中,水在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属于可再生资源;而核能、石油和煤炭使用完后短时间内不能更新,甚至永远不能一时间,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A
●●●课堂练习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下图为“与造纸生产相关的资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煤炭 C.森林 D.水
3.从纸张生产和使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无节制采伐林木 B.节约使用纸张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污水直接排放
【答案】2.B 3.B
【解析】2.土地、森林、水属于可再生资源;煤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无节制采伐林木会造成植被破坏;节约使用纸张可以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问题;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B
B
●●●课堂练习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气候资源B.土地资源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5.图中所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B.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C.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答案】4.D 5.C
【解析】4.自然资源按照种类可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D正确,森林资源、气候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介于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故选D。
5.由图表可知,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A、B、D错误;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C正确,故选C。
D
C
●●●课堂练习
6.对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B.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
C.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
D.随着人口增多,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还会继续减少
【答案】C
【详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不足,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占有量还会减少。故选C。
C
●●●课堂练习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总量丰富 B.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C.人均占有量少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8.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 ( )
①保护耕地②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③节约用水④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7.C 8.D
【解析】7.图中不能反映我国总量丰富,A错误。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B错误。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C正确。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错误。故选C。
8.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因此我们要①保护耕地,③节约用水,④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但是还不能完全替代常规能源,①③④正确、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C
D
●●●课堂练习
下图为“某年我国各省市风力发电和核能发电量占全国同类能源发电量的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风力发电最多的是( )
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
10.我国核能发电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②煤、石油等能源资源不足
③沿海港口多,海运便利 ④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9.A 10.A
【解析】9.读图可知,我国风力发电最多的我国的西北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BCD错误,答案选A。
10.读图可知,我国核能发电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用电量大,而且东南沿海地区缺少煤、石油等能源资源。故BCD错误,答案选A。
A
A
●●●课堂练习
11.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阳光、土地、水、草原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答案】B
【解析】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循环使用的能源,严格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煤炭属于化石能源,故A错误;阳光、土地、水、草原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B正确;天然气、铁矿、铀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CD错误。故选B。
B
●●●课堂练习
12.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生活。下列生活方式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 )
A.出行乘坐公交车 B.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C.使用一次性餐具 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答案】C
【详解】以上四种生活方式中,出行乘坐公交车、垃圾分类处理和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都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创建美丽中国“理念,而使用一次性餐具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做法,不利于建设美丽中国,故选C。
C
课程结束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