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2 12:0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地球形状
地球运动
海陆分布
地表起伏
地球形状与气候
2
太阳光线看做平行光
地平面
太阳光线
夹角
地球形状与气候
1
地平面
太阳光线
夹角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
0-90°
太阳高度角不同,太阳辐射的强度也就不同
地球形状与气候
1
探究太阳直射与斜射下的温度差异
地球形状与气候
1
太阳斜射
太阳直射
太阳斜射 太阳直射
太阳高度
照射面积
单位面积获得光热
太阳辐射
小 大
大 小
少 多
弱 强
地球形状与气候
1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影子越短
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越弱,影子越长
日出日落,影子最长
正午12点,影子最短
地球运动与气候
2
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周期 一天(24小时)
意义 昼夜更替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地方时(时间差异)
地球运动与气候
2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年(365天)
意义 昼夜长短
四季更替
五带划分
地球运动与气候
2
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在南北回归线条(23.5 )间有规律移动。
地球运动与气候
2
地球运动与气候
2
地球运动与气候
2
直射点
节气
时间
昼夜长短
赤道
春分
3月21日前后
昼夜平分
地球运动与气候
2
直射点
节气
时间
昼夜长短
北回归线
夏至
6月22日前后
昼长夜短
极昼
地球运动与气候
2
直射点
节气
时间
昼夜长短
赤道
秋分
9月23日前后
昼夜平分
地球运动与气候
2
直射点
节气
时间
昼夜长短
南回归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昼短夜长
极夜
地球运动与气候
2
太阳直射赤道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赤道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北半球: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昼短夜长
太阳直射赤道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昼夜平分
地球运动与气候
2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有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北温带
南温带
北极圈
南极圈
无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海陆分布与气候
3
同纬度范围内,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同纬度范围内,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月
海陆分布与气候
3
同纬度地区,距海洋越远,大陆性增强, 海洋性减弱,温差越大;
同纬度地区,距海洋越近, 海洋性增强, 大陆性减弱,温差越小。
地形地势与气候
4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雨
爬升运动温度下降
100m
500m
1000m
1. 山脉对太阳辐射具有 屏障作用,山地阴坡和阳坡的温度、湿度有差异。
2. 山脉对低层空气的阻挡作用,山脉两侧水分、气温状况会有较大差异。
3.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气温随地势增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地形地势与气候
4
西侧位于安迪山脉的迎风破,降水多,植被茂盛。
东侧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植被稀疏。
人类活动与气候
5
城市
热岛效应
谢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