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节气候基本特征-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第2节气候基本特征-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2 12:1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气候基本特征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目录
课标
引领方向
1
2
3
4
基础
自主落实
难点
互动突破
总结
思维导图
1
课标
引领方向
课标·引领方向
基础·自主落实
难点·互动突破
总结·思维导图
课标·引领方向
考点 课 标 解 读
中国的自然环境 气候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简要分析气候的影响。
2
基础
自主落实
课标·引领方向
基础·自主落实
难点·互动突破
总结·思维导图
一、季风气候显著
1.冬、夏季风的性质及影响
名称 成因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①冬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和 一带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 风 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地势高)、南岭以南(纬度低)的其他大部分地区
②夏季风 洋、印度洋热带洋面 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 季风 东南季风:东部地区;西南季风:西南、华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西伯利亚
蒙古
偏北
寒冷干燥
太平
西南
温暖、湿润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1)写出下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A 区;B 区。
山脉:
① 、② 、③ 、④ 、⑤ 。
季风
非季风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脉
(2)季风区受 影响显著,降水 ;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全年都比较干旱。我国的 区面积广大。
夏季风
丰富
季风
(3)季风异常与我国的旱涝灾害
的强弱、进退还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
①正常年份
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
夏季风






②读下图,回答:
雨季 时 间 注
A 雨季 约4月~5月 9月雨带南撤,10月基本撤出我国大陆
B 雨季 约6月~7月即“ ”季节 C 雨季 约7月~8月 华南
江淮
梅雨
华北
③异常年份
夏季风很 的年份,雨带迅速推到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 ;反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 。可见
导致我国 灾害频繁。



季风活动的不稳定
旱涝
④降水分布
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 ,容易引发 灾害;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 于西部,南方 于北方,年降水量呈现出 的规律。

旱涝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二、气候复杂多样
(一)温度带
1.冬季
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 —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分布特点: 。
秦岭
淮河
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2.夏季
分布特点:除 等地外,我国 。
最低气温在 (地势高);最高气温在吐鲁番盆地(地势最低;盆地不易散热)。
青藏高原
夏季普遍高温
青藏高原
3.温度带
温度带 ⑥ 区 ⑤ 带 ④ 带 ③ 带 ② 带 ① 带
作物特点 喜 。 喜 。 喜 。 主要农作物 、小麦 、马铃薯、 、大豆 、 、花生 、 、 。 熟制 青藏高原
寒温
中温
暖温
亚热




青稞
春小麦
玉米
冬小麦
棉花
水稻
甘蔗
油菜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二)干湿地区
1.“雨极”和“干极”
“雨极”—— ,“干极”—— ;
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 — 线。
台湾的火烧寮
新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秦岭
淮河
2.干湿地区的划分 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干湿地区:
① 、② 、③ 、④ 。
①、②分界线大致接近 mm等降水量线;
②、③分界线大致接近 mm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800
400
(三)气候类型





1.五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序号 气候类型 气 候 特 征 分布地区
① 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的北方地区
② 秦岭—淮河一线
以南的南方地区
③ 滇、粤、台三省
南部和海南省
温带季
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
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热带季
风气候
全年高温,
降水分旱雨两季
(三)气候类型





1.五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序号 气候类型 气 候 特 征 分布地区
④ 西北内陆地区
⑤ 青藏高原
温带大陆
性气候
冬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高山高
原气候
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2.对应的气候类型连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气温
温度带
降水
干湿地区
气候类型
…… ……
一月 0 °C等温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毫米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3.气候特征、原因及影响:
主要特征 原 因 影 响
气候复杂多样
使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南离印度洋也较近,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
①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②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3
难点
互动突破
课标·引领方向
基础·自主落实
难点·互动突破
总结·思维导图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可以简记为:大-阴-贺-巴-冈。可以想象这样的情境:阴天阴得很沉(大阴),下得雨很多,能喝够八缸水(贺巴冈)。
1.字头记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广
我国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
北方昼长比南方短
北方得到的热量小于南方
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
距离和地形对冬季风的削弱与阻挡
冬季风使北方降温幅度大
冬季风对南方影响小
北方更冷
加大南北温差
纬度位置
冬季风
2.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2.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一些
北方昼长比南方长一些
北方得到的光热与南方相差不大
我国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气温相差不大
3.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地为湿润区的原因
+
纬度高,气温低
植被覆盖率高
湿
蒸发微弱
3.简图记忆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东部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1月0℃等温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地区
4
总结
思维导图
课标·引领方向
基础·自主落实
难点·互动突破
总结·思维导图
总结·思维导图
谢谢观看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