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36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36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2 08:4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中国古代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视频导入:秦军之强,秦军威仪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钱穆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秦灭六国;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措施。
学习提示:知道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的区别。
知识结构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秦灭六国
一、秦灭六国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相关史事:贏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贏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①人民希望结束战乱,实现统一;
②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③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准备充分。
教学视频:秦统一天下的原因
2、统一过程:
(1)灭六国:
前230-前221
(2)拓展疆域:
北进南下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8年灭赵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寿春
临淄
邯郸
大梁










咸阳

前221年
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3、秦朝建立:
(1)建立时间:
公元前221年
(2)都城:
咸阳
(3)君主:
嬴政
4、秦朝疆域:


长城

西
南海
5、统一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成为历史主流)
问题思考
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相关史事
相关史事: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
皇帝制
相关史事: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知识拓展
想一想,下列材料体现了皇帝制有什么特点
材料1: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号曰皇帝。
材料2: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3: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
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2、中央制度:
三公九卿制
行政
军事
监察
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由皇帝决断。
丞相下辖九卿,官职完备。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
3、地方制度:
郡县制




郡尉(军事)
郡守(行政)
监御史(监察)
县尉(军事)
县令(行政)
县丞(刑狱)
有秩(民政)
三老(教化)
啬夫(赋税)
游徼(治安)
里正

亭长
教学视频: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监察
行政
军事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郡县制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思考探究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对比
比 较 项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建立基础 血缘 按地域划分(地缘)
传承制度 王位世袭 皇帝任免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爵位、土地管理权 只有俸禄,无封地、无土地管理权
与中央之间的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地方分权) 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
政治体制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历史影响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
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小篆通用全国。
书同文
李斯(前284-前208)
《峄山石刻》
作用:政令顺利推行、顺畅沟通、文化交流与发展、影响汉字演进和发展。







2、统一货币、度量衡
圆形方孔半两钱
铜量
作用: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铜权
度-长度:秦一尺约今23.1cm
量-容积:秦一升约今202ml
衡-重量:秦一斤约今250g
3、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筑驰道、凿灵渠
车同轨
五尺道
直道
灵渠
秦军在直道上行进想象图
秦灵渠示意图
作用: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
材料研读
想一想,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介绍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和车轨的措施。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的交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发展。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统-车辆和道 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
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4、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教学视频:北击匈奴开疆拓土
秦长城遗址
知识拓展
在陕西临潼东边的骊山北麓,有一座巨大的陵冢,这就是秦始皇陵。据史书记载,骊山陵墓里面修建了恢宏的地下宫殿,藏有无数奇珍异宝。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陵墓东侧1500米处发现了巨大的陪葬坑,里面有众多的兵马俑。在三座大型兵马俑葬坑里,埋葬着约8000件陶制兵马俑,还有上万件兵器,100余乘木制战车。秦陵兵马俑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成就。
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
夯实基础
1.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共设“三公”,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下列官员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
A.负责管理军事 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C.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D.掌管国家财政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丞相负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C项正确;太尉负责掌管军事,排除A项;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事务,排除B项;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夯实基础
2.“虽然他的帝国最终只维系了14年,但他的制度却成为后世所有帝王将相参照模仿的对象。”材料里的“他”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的贡献是( )
A.统一货币、文字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D.实行郡县制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创立了郡县制,这一地方行政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D项正确;A项是金融、文化,B项是中央制度,C项是交通方面,均不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故选D项。
夯实基础
3.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在何时( )
A.公元前二世纪初期 B.公元前二世纪末期
C.公元前三世纪初期 D.公元前三世纪末期
【答案】D
【详解】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公元前221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而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故属公元前3世纪末期,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夯实基础
4.下图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采取的一项措施。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经济的交流
B.巩固国家的统一
C.促使书写更加简便
D.推动书法艺术发展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秦朝统一文字的史实。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如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因此,统一文字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统一文字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秦统一后的文字,笔画并不简便,排除C项;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东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中国古代史
谢 谢!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