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说课稿
大家好!我授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爬天都峰》。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
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
陡的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的事情。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
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在人与人
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这篇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耐人寻味。
所以在本节学习中,我将利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
体会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
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四年级学生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感情。”四年级已经有了一定得知识的积累,大多数学生已经做到正
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要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人物对话,学生要
想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对于理解课文内
容、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是需要老师指导.
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完成。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
中学习、运用语文,发展学生的个性”的要求,我根据教材特点,确
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并能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指导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句中爸爸的话:“你们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过程:
根据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学生交流爬山的感受,引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这一环节先出示本课的生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掌握情况,采用先
读后记再听写的的形式来检查。然后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三、精读课文,探索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我又设计了四步:
第一步:感知天都峰的样子。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读中 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在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想象和感悟,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来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
第二步:朗读第一次对话,体会勇气的力量。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就不会学习。”学生不
仅要“学答”,更要“学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
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里,我引导
学生质疑:小女孩刚刚还在犹豫不决,是什么原因让她下定决心要爬
天都峰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3、4、5自然段,让学生想象小
女孩和老爷爷心里所想,以体会勇气的力量。
第三步:朗读6、7自然段,体会爬山的艰难。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奋力“、“一会儿,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朗读,来体会爬山的艰难。
第四步:朗读第二次对话,领悟互相道谢的原因。
本环节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讨论:他们为什么互相道谢?让学生领悟到他们是从别人身上汲取了力量,互相鼓励,所
以战胜困难。从而也体会了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并通过谈收获,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面对困难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五、作业设计:
为了照顾全面学生,我设计了层次化的作业。作业超市里面出示
了三道题,让学生在作业超市里自主选择一项或两项来完成。
板书设计:
大家都知道板书是微型教案。板书集中体现教学目的、重点、难
点、 教学过程, 体现教学的特色与特性。所以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
爬天都峰
高 陡
奋力 终于
我 汲取力量 老爷爷
以上就是我对《爬天都峰》的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中我会进一
步总结、反思、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