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同步练习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活动课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同步练习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2 10:5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课 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同步练习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2分)
(本题4分)2019年8月18日,冰岛官员及科学家前往首都东北面的奥克火山,为形成于700年前的OK冰川举行特殊葬礼,并在原址立下题为“为未来的信”纪念碑,以悼念因全球气候变化失去的这座冰川。下图示意“冰岛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分)冰岛面积的 11.5%有冰川分布,是因为该岛(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 ②外流河数量多,水源充足
③处于高纬地区,终年气温较低 ④气候湿润,全年降水较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分)全球气候变化( )
A.导致矿产资源不断减少 B.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C.造成人类垃圾无节制排放 D.导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
3.(本题2分)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行为中,能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的是(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下班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4.(本题2分)下列哪个事例不能反映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
A.柑橘树在零下9度以下会受到毁灭性冻害 B.俄罗斯人冬季喜欢喝烈酒
C.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变化不大 D.新疆吐鲁番人“早穿皮袄午穿纱”
(本题4分)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5.(2分)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 )
A.学生上学私车接送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6.(2分)根据图示信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 )
A.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 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 D.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本题4分)2020年6月至7月,某探险队按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2分)关于图中各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描述合理的是( )
A.①地气候炎热,人口稀疏
B.②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C.③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D.④地河流终年不冻
8.(2分)造成①④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文因素
(本题4分)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图1为典型的北欧圣诞贺卡图片,图2为南半球澳大利亚悉尼海滩上的圣诞狂欢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分)两张圣诞图片中( )
A.北欧的圣诞老人穿着更单薄些 B.两地圣诞节都可以玩堆雪人游戏
C.北欧人的平安夜比悉尼更长 D.两地圣诞节都可晒日光浴
10.(2分)产生两地圣诞节日习俗不同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两地( )
A.地势高低不同 B.气温高低不同 C.宗教信仰不同 D.人口多少不同
11.(本题2分)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③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④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本题2分)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 )
A.地形条件 B.气温条件 C.肥力条件 D.抗病条件
13.(本题2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
A.降水量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本题6分)2021年11月25日,北京天空再现“北京蓝”。据气象部门报道,当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仅为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2分)能反映北京当时天气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5.(2分)在当时的卫星云图上,北京所在地区的颜色为( )
A.蓝色 B.白色 C.绿色 D.红色
16.(2分)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山西实现“山西蓝”的有( )
①周边村镇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 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④倡导低碳生活,增强全民减排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20分)
17.(本题2分)全球气候变暖:
(1)产生原因:人类燃烧_______,并大量_______,大气中的_______含量越来越多,使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温升高,造成气候气候异常变化。
(2)异常表现:
①北半球春天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约10天。
②北极冰川_______、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雪融化。
18.(本题2分)气候与民居
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各具特色,主要体现在____和____方面。人们通常就地取材,根据当地环境进行设计,建造适应当地气候的房屋。
19.(本题2分)异常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气候发生异常会造成____、____和____等灾害,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很大。现在,人们逐渐加强了对气候的____,以减少这些灾害带来的损失。
20.(本题2分)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如 会改善局地气候;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局地甚至全球气候的恶化。
21.(本题2分)人类活动不会对气候产生任何影响。
22.(本题2分)目前,地球气温的逐渐________和 ________ 污染,已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
23.(本题2分)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影响,而人类活动反过来又会影响气候。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图。
A.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海平面上升 D.两极冰川融化
E.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F.淹没沿海低地平原
24.(本题2分)气候与能源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开发利用光能、热量、水分和风能等气候资源,如中国西北及沿海诸省,_______资源丰富,可进行风电资源开发。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相比,这些气候资源不但可以再生,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5.(本题2分)我国古代,往往用”上知天文,_____“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
26.(本题2分)气候与生产
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气候对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____的影响最为显著。
三、解答题(共48分)
27.(本题15分)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五十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 环保书《发烧的地球——温室效应(漫画版)》内容简介:地球发烧了!崩塌的南极冰川,呼啸的强热带气旋,白化的珊瑚,濒危的大熊猫,冬日里肆虐的蚊虫,不断爆发的传染病……地球发烧了!让我们跟随本书主人公到世界各国实地考察,去认识温室效应增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去聆听大自然无声的控诉。为控制温室效应的增强,行动迫在眉睫!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地球发烧了”是指全球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28.(本题15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停止实施其“国家自主贡献”,停止对绿色气候基金捐资等出资义务。2019年11月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声明称,美国已通知联合国,宣布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的程序。根据《巴黎协定》规定,退出过程需要一年时间。这意味着,2020年11月4日就成为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的日子。这让世界气候变化又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与此同时,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预计是有气象记录以来三个最热的年份之一。
(1)图1中A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C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A、B、C三地所处的纬度接近,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①为_____________气候,④为_____________气候,①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④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的四种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气候大致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______线之间。
(4)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29.(本题18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到了天寒地冻的“冬三月”,人们需要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黄帝内经》),下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1月均温10℃-22℃)范围示意图”。
(1)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呈___________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终年高温的赤道附近地区仅有乙处山地气温适宜避寒,因为随海拔___________,气温会___________。
(3)结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1月适宜避寒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A_______(气候类型名称)、B亚热带季风气候、C_______(气候类型名称)和D地中海气候。
(4)读“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即1月均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中甲地虽然适宜避寒区面积大,但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避寒胜地,主要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A 6.C
7.B 8.A
9.C 10.B
11.A
12.B
13.B
14.A 15.C 16.D
17.(1)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砍伐森林 二氧化碳
(2)融化
18. 建筑材料 房屋结构
19. 洪涝 干旱 寒潮 监测
20.植树造林
21.B
22. 升高 环境
23.
24.风力
25.下知地理
26.农业
27.(1)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人类活动
(2)气候变暖
28.(1)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因素或海陆位置
(2)热带沙漠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少雨(全年炎热干燥) 全年高温多雨
(3)全年高温 南回归 北回归(位置可互换)
(4)贴近生活,言之成理即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多植树造林,绿化生态环境;c.近距离外出时,以步行、骑自行车代替汽车;f.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技术,诸如风能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潮汐能等替代燃煤、燃油发电。)
29.(1) 带(状) 纬度因素
(2) 升高 逐渐降低
(3)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4)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该地1月份气温较高;降水少、气候干旱;不适宜人类活动,因此没有发展成为避寒胜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