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2 15:3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项脊轩志》教学预设
《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作者借一阁抒写对大家庭聚散的悲喜之感,对三代女人的悼念之情。事,是日常生活琐事,情,是天地人间至情。读这篇文章,不能不为文中的情所打动,感动之余,不能不思考:文章何以能够如此打动我们?
在众多名家评论中,我选用了两句回答了这个问题,一句是明代王锡爵:“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之思,溢于言表。”一句是明末清初黄宗羲:“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从这两句名家评论中,可见前人对《项脊轩志》细节描写和感情真挚的特点也颇为赞赏。我以名家评论激发学生通过咀嚼文句、鉴赏细节来体悟作者的可喜之情和可悲之情,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归有光散文“事细而情深”、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特点。
具体课堂的设计主要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第一,作者的情感是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在于让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找寻文章的关键句,初步把握作者情感。第二,围绕悲和喜作者叙写了哪些人事?表达了什么样的喜和悲?这是对文章的具体感知,对文章做内容的分析。第三个问题是作者是如何抒发这种悲和喜的?通过语言品味,鉴赏细节,感知作者平淡叙述中索隐藏的深情。
课堂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欣赏共享为形式,所以在我示范了对细节的鉴赏感悟后,我让学生去找一些比较传神的细节,写写自己的感悟。先是组内的交流,然后是全班的一个共享。写关于细节的感悟,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任务,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人情思,在与文本作者的笔墨的撞击中,既能收获到文学写作技巧,又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情感的意蕴,进而完成我的教学目标。历来,文言文教学总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而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尽量去摆脱这种不好的氛围,积极去创设开放性话题,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品读去畅谈个人观点,从而获得其个性化体验。这也算是对文言文教学做出一点尝试吧。
需要说明的是,我利用一个课时与学生共同解决该文言文篇目中的字词运用难点,然后将对文本情感把握这一课时放到了这节课上。我的本节课教学设计是作为《项脊轩志》第二课时,是以疏通字词为前提的,疏通了文意,学生才能更好的体悟作者的情感。因此我在课前疏通字词,主要是出于课堂容量和学情的考虑。
《项脊轩志》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2、通过咀嚼文句,理解本文“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体会文章语言质朴而动人的特色。
3、通过品读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的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功业未成的感慨。
【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2、品读细节,理解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功业未成的感慨。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朗读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名家评论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散文杰作,这篇文章被誉为“明文第一”,说它是明代最好的散文,好在哪里呢?
明代王锡爵:“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之思,溢于言表。”
归有光为自己的小屋项脊轩作志,真切地表达了一种欢愉和惨怛之思。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感
文中就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作者的这种欢愉和惨怛的情感,哪一句?(一起读一读)
板书:喜 悲
三、咀嚼文句,感受“可喜”之情
作者居住在项脊轩,到底有哪些可喜之事呢?一起读一读第一段,看看: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引导预设:
从哪里感受到作者的喜呢?为什么是这句?
月夜之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融入了作者的情,只有心境快乐的人才能感受到如此珊珊可爱之景。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景的特点:雅(庭院里除了桂,还有兰桂竹木)
白昼之景:白日小鸟,以动衬静,静谧中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个字概括:静
作者置身在项脊轩这样幽雅的环境中做什么?
“偃仰啸歌”是什么意思?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是古代文人高雅之事,是读书人的一种情怀;歌:吟诵。偃仰啸歌(模拟一下古人读书的情状)或俯或仰或长啸或吟诵,归有光的读书生活多么自在,多么怡然自得啊!板书:怡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什么意思?达到了一种“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只有心静之人才能听到大自然的一切声响,才能听到“人闲桂花落”时桂花落地的声音。
一间老屋又小、又破、又暗有什么可喜的呢?项脊轩前后有什么变化?
“余稍为修葺……” 小屋原本破旧、狭小、阴暗,经过作者的修缮变得焕然一新。 板书:新
小结:小屋原本破旧、狭小、阴暗,经过作者的修缮变得焕然一新,轩内积书,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构成了一种和谐清雅的小天地氛围。作者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着读书的无穷乐趣。此段不言一个喜字,而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
我们再次齐读文章的第一段,读出一种怡然自得、偃仰啸歌的境界。
过渡语:小小的项脊轩见证了少年归有光读书的快乐与满足,但是人生路上有喜必有悲,作者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他写了哪些可悲的人和事呢?
板书:家族、先母、大母、亡妻
四、鉴赏细节,理解“可悲”之情
作者写家族分离,回忆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往事,读了以后,我们感到浓浓的悲伤之情。其实作者写这些悲伤的事情也就寥寥的几百个字,但是读了以后让我们仿佛走进了归有光家的这间小屋,仿佛听到了母亲的话语,听到了祖母的言语。作者为什么能将感情表达的如此真切感人呢?
明代黄宗羲:“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
黄宗羲的这段话道出了归有光文章的一大特色,就是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内心的感情。
1、举例鉴赏
那我就在叔伯分家一事中,看到了这样一个细节的交代: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作者前文已经交代“内外多置小门墙”,后面又补充说“始为篱,已为墙”,这是否显得累赘呢?
篱和墙有什么区别?从篱到墙的变化,阻隔的不仅仅是现实空间距离,更是人心,是亲情!“已”是什么意思?不久,说明时间快。体会一下作者从中寄托的情感。
从篱到墙,这样一个细节的交代,让我们感受到了感情的隔膜,感受到了作者对家族分家无奈的哀痛。
仔细看看这一部分文字,还有哪些地方特别能体现作者对家道败落的无奈悲叹?
“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语言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家族衰敗的哀痛。
“东犬西吠” “鸡栖于厅”……
那对“鸡栖于厅”,我有这样的感悟:
“鸡栖于厅”,中国自古讲求聚族而居、四世同堂,“厅”是团结和睦的象征,昔日厅堂之上,大家聚在一起,而如今人去鸡栖,人心涣散,家道衰败的这种凄凉与萧条之景,透出作者对大家庭分裂败落的可悲之情。
2、作者在对家族、母亲、祖母、妻子的回忆中还有哪些细节描写特别传神,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就其中一两个细节写写你的感悟。
学生自由发言
①回忆母亲生前之事,有哪些细节?
有关母亲的描写其他同学还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吗?
a“某所,而母立于兹”,首先造成一种触景伤情的气氛
b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门扉:儿寒乎?欲食乎?一个普通的动作,一句平常的话语,体现的是母亲在世时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读来让人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
“叩门”如果换成“拍门”,怎么样?
c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生发的,老妪也哭了,可见母亲是一个善良的人。
这样慈爱、善良的母亲却早早离开人世了。作者八岁丧母,对母亲的印象已经模糊,他只能在老妪的转述中想象母亲慈爱温柔的样子,只能在母亲对姐姐的关怀中想象母亲读自己也是这样的嘘寒问暖,人已逝,爱已空,归有光对母亲的思念就只能在对这句话的千百遍地回味中寄托了。读一读老妪转述的这句话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起慈母的点点滴滴,不由令作者悲从中来。
②回忆祖母,写到了哪些细节?细节中体现了什么?
a大母过余曰 (“过”字体现了祖母对这位自幼丧母的孙子的无限关怀)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表面嗔怪,实则是对孙儿身体的关切,读书用功的喜悦)
b比去,以手阖门 (疼爱,不打扰孙儿用功,也防止别人来打扰)
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寄以殷切期望,希望他能重振门楣,光宗耀祖,但“自语”,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殷切的期待,又不想给孙儿过多的压力。)
c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对归有光的一种激励,一种期待“顷之”一种急切的期待)
想象一下这个年事已高的祖母,这个小脚女人,尽管行动不便,却还是挪动颤巍巍的脚步,不一会儿就捧来了那曾经象征显贵与荣耀的象笏,那虔诚的动作,那期盼的言语,归有光记得如此真切,如此清晰。
d归有光实现祖母的期待了吗?补充资料: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来思考:为什么回忆“先大母” 会“长号不自禁”?这“长号不自禁”中除了表达对祖母的怀念之情外,还包含了他怎样的悲叹呢?
板书:功业未就、有负厚望(自责愧疚)
他心念光宗耀祖,却屡次失意,在祖母死时,仍未中第。想到祖母的殷殷期望,回忆祖母的那句“他日汝当用之”的笃定,种种心伤涌上心头,于是“长号不自禁”。这里已不是单纯的悲伤了。也包含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和自责愧疚的心情。
小结: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分家的时候,作者没有哭;回忆母亲的时候,他情动与中,却还只是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可此时,他的感情闸门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感情是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
③哪些细节能体现作者怀念妻子的悲凉之情?
a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夫妻伴读,情投意合,伉俪情深。(一问一学,表现夫妻之间情投意合,夫唱妇随,生活美好温馨)
b小妹们都好奇羡慕,说明妻子经常提起,对婚后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能转述姐妹之间的悄悄话,说明夫妻感情亲密。从妹妹的好奇之问中可见,妻子并没有说实话。足以说明妻子对轩的喜欢,这里留下了他们种种美好生活的记忆。
补充:其夫妻之情在当时有否特别之处?
在封建社会中礼教盛行,特别是宋明时期,那些封建士大夫即便是夫妻相处也有很多的繁文缛节,男尊女卑,丈夫总是高高在上,女子却要受到许多的约束。归夫妇的情感在当时是非同一般的,他们俩人无话不说、两情无猜、琴瑟相和,可以“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不受约束,身心自由,可见其平等、和谐的夫妻关系,非同一般的恩爱。
作者回忆妻子,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可见对妻子的一片深情。这些往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回忆起来,伤感不已。
c我为什么“室坏不修”,即使“使人复葺”却“多在外,不常居”?(心境)
室坏不修,妻子死了,再无心情去修缮小轩,含蓄地写出了内心的忧伤。怕睹物思人——欢乐不再(吾妻死) 久卧病无聊 依靠,依赖——内心惨淡,精神无所寄托。六年的夫妻生活,太短暂了,以至于那一份爱还来不及温存就已经冰凉彻骨。妻子死了,“南阁子”的存在刹那间失去了应有的生机,连自己也仿佛失去了一半的灵魂,久病无聊时复葺的南阁子,也许早已不似从前。妻子死后连续两年,他卧病不起,生活中没有人间亲情的温慰,思想上没有人间亲情的润泽,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枯燥乏味,那么的百无聊赖。“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他再也无法在里面生活下去,只得躲走他乡,离开这个撕碎他肝肠的伤心地。可见,妻子的死对他的打击是如何之大。
d写“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棵枇杷树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睹物思人,看到树就想起妻子的音容笑貌,欢声笑语,如今亭亭如盖的树还在,而亭亭玉立的人已不在。树在人亡,物是人非。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正如李清照在《武陵春》词中所写:“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
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里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借助这枇杷树表现得极为真挚动人。作者的感伤之情表露得非常含蓄深沉,给人“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所谓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托物抒情,比直接写怀念妻子更有韵味。都说时间会冲淡悲伤,而归有光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却是与日俱增,犹如这棵枇杷树越长越茂盛。
齐读作者的亡妻的思念,感受物是人非的悲伤之情。站在庭院中,看到妻子生前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亭亭之树已长成,而亭亭之人已逝去,无限的怅惘,几多哀愁几多相思几多离苦,都尽在其中了。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从平凡的小事和细节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深情,其实项脊轩中亲人的一举一动、小轩的一草一木都情深似海。
当记忆成为一种姿态,归有光选择归于平淡,那些“悲”与“喜”或许会永留心底,相伴余生。归有光走了,留下的只是一间叫“项脊轩”的书房,以及那些平常琐碎中难赋的浓浓深情。
小小项脊轩,成了作者家庭变异和身世遭遇的见证,这里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与悲哀……
书海啸歌、庭阶寂静、桂影斑驳,几多憧憬几春秋;
  老妪追怀、祖母殷望、妻子相敬,一度思亲一怆然。
六、课后作业
结尾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请据此展开合理想象,运用细节描写画面内容,表现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