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月夜忆舍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背诵、默写全诗,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
2.通过层层诵读方法的指导,初步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3.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学习重点〗
1.背诵、默写全诗,正确理解本首诗的意思。
2.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导入新课
(出示一轮明月图片)各位同学,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良辰美景,对月怀远,望月诉情。面对一轮明月,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名篇佳章。苏东坡望月思念弟弟,无独有偶唐代大诗人杜甫对着月亮写下了《月夜忆舍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首诗,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作品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五言律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三、预习设计
1.请把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补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⑷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___。
3.根据提示默写
⑴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⑴《行路难》的作者_____,字_____,号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被后世称为“_____”,与_____合称“李杜”。代表作有《行路难》,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诗歌。
⑵《水调歌头》的作者_____,字_____,号__________,宋代著名的______派诗人。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
⑶杜甫,字_____,自号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等,作品大多集于《__________》。
5.给加点的字注音
舍( )弟 戍( )鼓 大雁( ) 白露( ) 分散( )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标出节奏。
五、疏通诗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月夜忆舍弟( )
⑵戍鼓( )断人行( ),边秋( )一雁( )声。
⑶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⑷有弟皆分散,无家( )问死生。
⑸寄书( )长( )不达( ),况乃( )未休兵。
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研读诗歌
1.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你读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2.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别,杜甫为什么偏要说月是故乡明?
3.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两句诗概括了当怎样的生存背景?
4.全诗情感不仅仅停留在思乡怀人层面,尾联情感进一步升华,请明确指出深层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写作特色
2.主题归纳
四、拓展延伸
月亮是诗人的“宠儿”,写月的古诗词俯拾皆是,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
五、课堂检测
㈠理解性默写
1.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写弟兄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______”。这首诗的体裁是 _______诗。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在本诗中表达的情感。
4.下面诗句中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不同的是第____句(只填写序号)。
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②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收集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月夜忆舍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背诵、默写全诗,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
2.通过层层诵读方法的指导,初步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3.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学习重点〗
1.背诵、默写全诗,正确理解本首诗的意思。
2.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导入新课
(出示一轮明月图片)各位同学,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良辰美景,对月怀远,望月诉情。面对一轮明月,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名篇佳章。苏东坡望月思念弟弟,无独有偶唐代大诗人杜甫对着月亮写下了《月夜忆舍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首诗,感受诗人望月思弟的情感。
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作品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五言律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三、预习设计
1.请把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补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⑷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___。
3.根据提示默写
⑴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⑴《行路难》的作者_____,字_____,号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被后世称为“_____”,与_____合称“李杜”。代表作有《行路难》,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诗歌。
⑵《水调歌头》的作者_____,字_____,号__________,宋代著名的______派诗人。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
⑶杜甫,字_____,自号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等,作品大多集于《__________》。
5.给加点的字注音
舍( )弟 戍( )鼓 大雁( ) 白露( ) 分散( )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标出节奏。
五、疏通诗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月夜忆舍弟( )
⑵戍鼓( )断人行( ),边秋( )一雁( )声。
⑶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⑷有弟皆分散,无家( )问死生。
⑸寄书( )长( )不达( ),况乃( )未休兵。
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研读诗歌
1.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你读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2.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别,杜甫为什么偏要说月是故乡明?
3.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两句诗概括了当怎样的生存背景?
4.全诗情感不仅仅停留在思乡怀人层面,尾联情感进一步升华,请明确指出深层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写作特色
2.主题归纳
四、拓展延伸
月亮是诗人的“宠儿”,写月的古诗词俯拾皆是,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
五、课堂检测
㈠理解性默写
1.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写弟兄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______”。这首诗的体裁是 _______诗。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人在本诗中表达的情感。
4.下面诗句中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不同的是第____句(只填写序号)。
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②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收集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参考答案
三、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⑴先天下之忧而忧⑵云归而岩穴暝⑶野芳发而幽香⑷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
3.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⑴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诗仙 杜甫 古体⑵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豪放 词⑶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 诗圣 诗史 律诗 三吏 三别 杜工部集
5.shè shù yàn lù sàn
四、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五、1.⑴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⑵边防驻军的鼓声 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⑶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⑷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⑸书信 一直,老是 收不到 何况,况且
2.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露水从今夜起显得更凉更白,月亮永远是家乡的最亮最明。 虽有兄弟但都在战乱中离散,个个离家漂泊无法打听音讯。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六、1.战争频繁,战事紧张,戍鼓一敲,人们立刻消失。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突出了“月夜”的背景。
2.因为他爱自己的故乡,觉得故乡里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因为故乡里有记忆,有童年、有家,有美好。诗人书写有悖常理的语句恰恰符合了人之常情。
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4.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厌恶战争、忧国忧民的深层情感。
三、1.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思亲之情。
⑵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⑶感情悲怆深沉,风格沉郁顿挫。
2.抒发作者在“安史之乱”中对家乡和弟弟的思念之情。
四、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0.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㈠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㈡1.诗圣 五言律
2.这两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景中融入了诗人极强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具体体现。
3.“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是思乡之情;“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表达的是思亲之情;“况乃未休兵”表达的是忧国忧民,渴望安定的心愿。
4.③(“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是代表着思念(思乡)。第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月”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不同。其余表达的都是亲人、友人等是思念,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一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