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节 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天气、气温;知道百叶箱测量气温以及注意事
项;了解气温与人们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
科学思维:在讨论和分析生活现象中领悟天气与气候、气温的
关系。
探究实践在实验观测过程中对数据分析、整理和比较,发现科
学道理。
态度责任:关注生活中气温的重要性,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
关系。
复习导入
1、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
2、对流运动规律:
1)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气 ,冷空气 ,
2)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 的地方流向 的地方。
3、对流层天气复杂的原因:对流层显著的 和充
足的 ,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形成云、
雨、雪、雷电天气现象。
强烈的对流运动
上升 下降
冷 热
对流运动
水汽
新知讲解
冷暖、晴雨都是天气变化的表现。
在什么情况下蜻蜓会飞得很低?蚂蚁搬家往往预示着什么?许多动物的行为都与天气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那么天气是什么?天气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呢?
活动
你认识下列天气符号的含义吗?
小雪
中雪
大雪
雨夹雪
小雨
晴到多云
多云
阴天
阵雨
晴天
中雨
大雨
暴雨
雷阵雨
台风
新知讲解
一、 天气
1、天气: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
天气的基本要素:气温、气压、降水、湿度、风等。
天气特点:具有多变性。
(点击图片播放)
活动
说一说,下列可以描述天气的词语有哪些?
阴转多云 冬雨夏干 晴空万里 和风细雨
秋高气爽 冬暖夏凉 风和日丽 雷电交加
终年高温 飞沙走石 风雪交加 风起云涌
√
√
√
√
√
√
√
√
视频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2、气候:
气候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
气候特点:具有稳定性。
气候的常用词:
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秋高气爽、四季如春、春光明媚、莺飞草长、常年湿润、终年积雪、长夏无冬等。
新知讲解
二、 气温
1、气温:
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2、气温的功能:
气温是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它能告诉人们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3、温度单位:
摄氏度(℃)、华氏度(℉)
阅读
新知讲解
4、测量的气温:
(1)测量仪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等。
(2)测量位置:百叶箱
在气象观测中,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讨论
为什么气象观测中要把温度计放在离地1.5米的百叶箱里?
百叶箱离地1.5米主要与人体的躯干度活动的高度范围有关,而且这个高度可以真实地反映空气的温度。
百叶箱整体为白色,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反射辐射。
百叶箱要求避免阳光直射和淋雨但又要通风良好,箱门朝向北方安放,使百叶箱内的气温波动比箱外小,温度计读数更符合实际气温。
视频:
百叶箱
(点击图片播放)
思考讨论
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
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候?
一天中,最高气温往往出现
在午后2时左右;而最低气温一般
是在日出前后。
新知讲解
5、气温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
(1)动物的行为与气温变化有关。
如天热时,狗要伸出舌头。这是因为动物包括人类排汗是通过汗液的蒸发来降温,所以夏天气温高,狗觉得热了,舌头上出汗,就吐出舌头,汗不断的蒸发带走热量,以此来抵抗炎热。
(2)各种农作物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
每种农作物都有特定的最适生长温度,它们只能在特定的地区栽培和生长。如,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2℃;分蘖期是水稻生长最为旺盛的阶段,要求有较高的温度和较好的光照条件来促进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30℃;开花期最适温度为30℃左右,水温过低则会延长开花期,容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从而影响产量。
新知讲解
3、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也很大。
22℃是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
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
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讨论交流
1、你是如何抵抗高温与严寒天气?
抵抗高温:
如采用洒水、晚上开窗通风、白天关窗,使用空调等方法来抗高温。
抵抗严寒:
如采用多穿衣服、使用暖气、烤火等方法来御寒。
讨论交流
气压低、湿度大的天气下,蜻蜓因翅膀变软而飞得很低,天要下雨了。
蚂蚁搬家预示着可能天气要变坏。
2、你注意过在什么情况下蜻蜓会飞得很低吗?蚂蚁搬家往往预示着什么?
阅读
几种农作物的最适生长温度
课外活动
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
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全年高温,有旱雨两季
D.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A
课堂练习
2、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0点 B.12点 C.14点 D.16点
C
课堂练习
3、小华同学要测量家中的气温,为了使测得的温度更接近实际气温,温度计应放在( )
A. 朝南的阳台上 B. 客厅内
C. 朝北的后窗上 D. 楼梯单间
B
课堂练习
4、有关气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气温是指某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C.测气温的温度计通常放在一只漆成黑色的百叶箱中
D.一天内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
C
课堂练习
5、下图是玲玲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图,周二天气是( )
A.小雨、最高气温36 ℃ B.晴朗、最低气温26 ℃
C.多云、气温日较差10 ℃ D.阴天、气温年较差10 ℃
C
课堂练习
6、如图是某地10月6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当日的最高气温为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
(2)图中包含了 、 、 等的描述天气的相关要素。
16
午后2时
气温 降水 风
课堂练习
7、为了证实天气观测中温度计要安放在百叶箱内的必要性,小敏把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如下数据:
(1)求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内温度 ℃,箱外温度 ℃。
(2)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 ,这是由于 。
(3)百叶箱内外相比,气温变化较大的是 。
21.7
22.2
高 百叶箱外有阳光照射
百叶箱外的气温变化较大
课堂练习
8、海南岛的夏日里,每当烈日当空,地面温度就会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耐。傍晚前后,常会有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觉得空气湿热,过一阵后,特别是一阵风过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1)下列能反映上述现象的概念是 (填字母序号)。
A.天气 B.气候 C.气温 D.降雨
(2)文中叙述的大气现象是 (说出两个即可)。
(3)根据上面的描述推断海南岛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是
。
A
风、晴热、降雨
高温多雨
课堂总结
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如:刮风、下雨、雷电等;
2、天气基本要素: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测量气温的方法是使用百叶箱内的温度计;
4、一天气温最高的时间往往是午后2时,最低气温一般是日出前后。
5、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板书设计
天 气
基本要素
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
天气现象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刮风
下雨
雷电
动物的行为与
天气现变化有关
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测量仪器、单位
温度计、摄氏度℃
测量位置
百叶箱里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相关内容;
2、完成作业本相关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有条件的同学完成课外活动: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