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H2S B.P2O5 C.AgNO3 D.H2O
2.“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金属 D.维生素
3.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4.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5.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是金属元素
B.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
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混合物都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B.纯净物只是有一种物质组成
C.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冰水属于混合物
7.有关空气中一些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可作保护气 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氧气可起助燃作用 D.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9.“”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 D.
10.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11.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结合图示,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C. 表示核内有3个电子
D.离子符号是Li+.
12.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证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A.A B.B C.C D.D
1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现象 解释
A 气体易被压缩 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B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热胀冷缩 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D 水结成冰 因为分子发生了变化
A.A B.B C.C D.D
1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装置气密性很好),下列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时铜粉换成碳粉,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用酒精灯在铜粉处加热时,不能推拉注射器
C.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实验结果偏小
D.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是整个装置内气体总体积的
二、填空题
1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___。
17.至2020年12月,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1)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研究发现月球岩石中含有钙长石(CaO· Al2O3· 2SiO2),钙长石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月壤中含有丰富的资源,如核燃料氦-3,请写出氦元素的符号______。
(3)卫星上的微型电子仪器常采用银锌电池,银锌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换情况是______。
(4)为避免月球样品被污染,采集回地球的月球样品必须存放在充满氮气的密封箱内,利用了氮气的性质是:______。
18.中科院已研制出石墨烯芯片,石墨烯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碳。请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碳是第___________周期的元素;
(2)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
(3)与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②和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19.2019年为“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1)表中“ ”的位置所对应的元素名称为 _________ ;
(2)C属于 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_______ ;
(3)Mg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 ,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_________ ;
(4)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的约輸 古迪纳夫被称为“锂电池之父”,他发现的钴酸锂(LiCoO2)是锂电池的正极材料。钴酸锂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 。
20.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①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得到”或“失去”)电子。在已知的粒子结构中表示的是原子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若粒子③带有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粒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_。上述粒子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
三、实验题
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 4OmL 的试管作 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先检查气密性,其方法是: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 刻度处推至 15mL 刻度处,_______,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2)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 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在_______ 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 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除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 白烟外,还可观察到_______,最后活塞前沿将在_______刻度处;
(3)若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 如:_______.
22.某同学设计了在导管口系一个有很多小孔的气球(如图)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成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以得出的有关空气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你还可以得到氮气的一些性质: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
(4)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C
6.D
7.D
8.A
9.C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原子
17.(1)4
(2)He
(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化学性质稳定
18.(1) 二 12.01 (2) ③ NaCl
19. (1) 氟元素 非金属 (2) 6 (3) 10 +3
20.(1) 得到 ①⑤ (2) Al3+ ②③④⑤
21. (1) 松开手后,注射器活塞前沿仍回到20mL刻度处, (2) 12mL 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 (3) 8mL 试管口的橡胶塞被冲出或注射器活塞被冲出或试管爆裂
22.(1) 将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耗尽 水倒吸进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2)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无色 (或无味 不易容于水) (3)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红磷量不足 装置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