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培优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培优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2 17:1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培优试卷
一、单选题
1.“水是生命之源,氧气是生命之气”。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支持燃烧
B.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略大
D.无色气体
2.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是 (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水蒸气 D.氧气
3.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4.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
A.人体吸入的气体全部都是氧气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D.人体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的火焰可用嘴去吹灭
B.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C.酒精灯不用的时候,必须盖上灯帽
D.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6.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食物腐败 C.光合作用 D.金属生锈
7.某兴趣小组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根据现象作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出现水雾,说明石蜡中含有氢、碳元素
C.用一个烧杯将燃着的蜡烛罩住,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一般需要氧气
D.燃着的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8.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时,若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g,液体一般取1~2mL
B.用托盘天平称取12g氯化钠,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应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并且先用酒精灯内焰预热再进行加热
D.洗涤试管时,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
9.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集气瓶 C.量筒 D.燃烧匙
10.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人体吸入的气体全部都是氧气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D.人体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盲人摸象 B.南辕北辙 C.火中取粟 D.绳锯木断
12.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变黑 D.实验4烧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
13.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
A.甲—①,乙—① B.甲—①,乙—②
C.甲—②,乙—② D.甲—②,乙—①
14.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
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
C.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像皮塞孔中
D.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
15.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U形管内水面A处上升,B处下降
B.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若U形管内水面仍然保持相平,原因可能是澄清石灰水的量不足
D.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放小白鼠的瓶中,木条熄灭
二、填空题
16.仔细分析以下几个过程: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②木炭用于取暖;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④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⑤钢铁可能会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⑦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⑧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⑨酒精(乙醇)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⑩在16.6℃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
请分析上述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
17.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给的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环节;
②“呼出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环节;
③“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_环节;
④“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环节;
⑤“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_环节;
⑥“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填上述序号)
18.现有下列实验仪器:
(1)给仪器b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到 ,加热时b中的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g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其容积的 。
(2)写出下列操作所引起的后果。
①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②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 ;
③倒持滴管 ;
④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
⑤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 ;
⑥用嘴吹灭酒精灯 。
三、实验题
19.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填序号)
A 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 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 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_____在试管架上晾干。
20.小华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样品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实验1的现象是甲瓶中小木条继续燃烧,乙瓶中小木条熄灭,说明   ;
(2)实验2的现象是  ,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参考答案:
1.A2.C3.B4.A5.A6.A7.D8.D9.A10.A11.C12.B13.D14.D15.C
16.①⑦⑩ ③⑤ ④ ⑥⑧ ②⑨
17.提出问题 得出结论 猜想与假设 收集证据(或进行试验) 设计实验 反思与评价 ①③⑤④②⑥
18.(1) 酒精灯 , 1/3 ,g 2/3 。
(2)① 引发火灾 ;
② 玻璃容器炸裂 ;
③ 液体倒流,腐蚀胶帽或污染试剂 ;
④ 污染原瓶试剂 ;
⑤ 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 ;
⑥引起火灾或爆炸 。
19.向着手心 倒放 A 预热 倒放
20.(1)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含量低 ;
(2) 乙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