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习题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习题课件(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2 21:0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目标导航
思维导图
知识要点
历史图片
解题技巧
课堂探究
过关训练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
2.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
3.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学习目标 1.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了解造纸术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2.识记两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及其成就。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意义和张仲景被称为“医圣”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掌握《史记》的作者、体例、内容及其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知道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及其发展状况,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一、造纸术的发明
1.发明:   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改进:
(1)朝代:   。
(2)人物:   (宦官)。
(3)改进之处:创新造纸原料,提高了纸的   ,价格便宜,易于   。
 推广 
 质量 
 蔡伦 
 东汉 
 西汉 
(4)影响:
①书写材质的变化:纸逐渐取代   ,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   ,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②外传:造纸术辗转流传于世界各地,是中国对 _
的伟大贡献之一。
世界文明
 书写材料 
 简帛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著有的《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他还发展了“   ”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   ”。
2.华佗:东汉末年名医,擅长用   、汤药为人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   ”,创编出了“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五禽戏 
 麻沸散 
 针灸 
 医圣 
 治未病 
 伤寒杂病论 
新课标补充知识:扁鹊、《黄帝内经》
扁鹊:生活于春秋战国之际,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他总结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三、历史巨著《史记》
1.史书:《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   体通史。
2.作者:   (西汉)。
3.治史态度:实地考察,多方搜集史料;公正记事,爱憎分明,   。
4.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到   时的史事。
5.影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记》   ,所记人物   ,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形象生动 
 文笔优美 
 汉武帝 
 黄帝 
 秉笔直书 
 司马迁 
 纪传 
 史记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
(1)太平道:创立者是   ,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2)五斗米道:创立者是   ,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张陵 
 张角 
2.佛教:
(1)起源地:公元前6世纪的   。
(2)创始人:   (又称释迦牟尼)。
(3)主张: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主张   。
(4)传入:张骞通西域后,通过   传入中国。
(5)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丝绸之路 
 众生平等 
 乔达摩·悉达多 
 古代印度 
造纸工艺流程图
蔡伦像
纸本地图
张仲景像
马王堆汉墓帛书
居延汉简
《史记》书影
司马迁像
《伤寒杂病论》书影
五禽戏
华佗像
河南洛阳白马寺
四川成都青城山
C
★(2020广东)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
(  )
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  B.专制统治禁锢思想
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  D.纸张促进文化交流
【解析】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纸的使用日益普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根据材料可知,章学诚认为纸的应用影响人们书写文章、文辞的变化,由普遍短小精炼转变为多显冗长枝蔓。故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没有突出简牍的成本问题;B项,材料没有体现专制统治禁锢思想;D项,材料没有反映文化交流的情况。故选C项。
1.【教材材料研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1)查查看:材料一的元兴元年是公元哪一年?
答案:
研读:我国常见的纪年法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现代常用“公元纪年”。材料中的“元兴元年”属于年号纪年法,通过字典和互联网等工具可以查阅或换算出对应的公元纪年。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
材料二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2)想一想:材料二中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研读:结合语文课所学知识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进行文言文翻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含义:虽然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的正义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之死就比羽毛还轻。
2.【史料研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东汉末年疫病大流行,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著作。这部著作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及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仲景的著名医药学著作名称和这部著作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主要主张。
材料中的医圣是张仲景,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人尊称他为“医圣”。根据材料可知他的这部著作中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主要主张是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名称:《伤寒杂病论》。主张: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研读:
答案:
马王堆汉墓帛书
居延汉简
A.甲骨 
B.铜器 
C.简帛 
D.纸张
一、单项选择题
课堂过关(难度★)
(一)知识点:造纸术的发明
( )1.下图为我国考古发现的秦汉时期的书写材料。它印证了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前,秦汉
时期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是
C
A.蔡伦 
B.贾思勰 
C.毕昇 
D.宋应星
( )2.东汉时期改进下图所示工艺技术的是
A
(二)知识点:张仲景和华佗
( )3.医圣祠,坐落在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城市、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它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人们尊为中华“医圣”的墓祠纪念地。材料中“医圣”的成就是
A.四诊法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麻沸散”
C
( )4.下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练习“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祖冲之
B
(三)知识点:历史巨著《史记》
( )5.司马迁著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事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下列历史事实在《史记》中能查到的是
A.武王伐纣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西晋统一全国  D.华佗发明“麻沸散”
A
( )6.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追求的东西不同啊!)他在遭受酷刑后,努力追求的“东西”是
A.仗义执言,策动大臣们上书为民请命
B.报仇雪恨,策划组织活动反对汉武帝
C.饱读诗书,游历汉朝各地的名山大川
D.发愤著述,秉笔撰写不朽的历史巨著
D
(四)知识点:道教和佛教
( )7.(教材母题:教材P77知识链接改编)佛教经书中的一些用语,逐渐融汇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大千世界”“因果”“皆大欢喜”“彼岸”等。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是源自佛教的《维摩诘经》。这说明
A.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B.佛教是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
C.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 
D.佛教和道教都起源于中国本土
C
( )8.余秋雨先生曾经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一言,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与它相关的宗教是(跨学科·语文)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C
素养提升(难度★★)
( )9.20世纪80年代,在甘肃天水发现一张西汉初年的地图,这张残图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软而薄,出土时呈深黄色,后来逐渐变成了灰色。纸面光滑平整,用黑色细线绘出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这张地图的发现说明(历史解释)
A.甘肃天水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B.西汉时期我国已出现造纸术
C.蔡伦生活的年代史书记载有误 
D.西汉时期纸的使用较普遍
B
西汉纸本地图
居延汉简 马王堆汉墓帛书  
A.纺织技术的革新,促进经济的发展
B.汉字字体的演变,促进文明的发展
C.书写材料的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
D.文书格式的改进,提高行政的效率
( )10.对以下一组图片的主题及其影响解读准确的是(史料实证)
C
东汉造纸工艺流程图
A.发明了“麻沸散”  B.被称为“医圣”
C.发明了“五禽戏”  D.医术精湛
( )11.下表是“华佗行医”在古代不同文献中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华佗(历史解释)
D
历史记述 出处
“(佗)……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 〔西晋〕陈寿《三国志》
“魏有华佗,设立疮科,剔骨疗疾,神效良多”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
( )12.《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历史解释)
A.丰富史书内容  B.确保内容真实
C.维护封建统治  D.提高史书质量
C
二、非选择题
1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国新闻网《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2021年5月13日
材料三 中国古代最具历史意义的创造是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突出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所作的最重要贡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称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李忠杰《马克思恩格斯怎样看待中国文明和中国经济社会结构》
(1)材料一中,孔子“智慧”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学习中,你可以借鉴他的哪些教育“智慧”?(6分)
核心思想:“仁”。(2分)
教育“智慧”: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主张“有教无类”;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④注意“因材施教”;⑤提出“温故知新”;⑥教育学生谦虚好学;等等。(一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思想?根据材料,我们应如何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创新?(6分)
作者:张仲景。(2分) 思想:“治未病”。(2分)
做法:现代社会中,中医药研究要与时俱进,要加强中西医结合,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2分)
(3)材料三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作用不可估量且最为悠久的是哪一项发明?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想。(4分)
发明:造纸术。(2分)
感想:①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要坚持科教兴国;
④青少年应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开拓创新。
(任答一点即可,2分)
知识拓展: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
1.公元纪年的由来:以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作为公元纪年开始的标志,我国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这一纪年方式。
2.公元纪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以元年为界,元年前称为公元前××年,元年后称为××年。每一个10年为一个年代,例:30年代指××30—××39年。
3.世纪纪年:一个世纪为100年,前20年为世纪的初期,后20年为世纪的末期。如由年代换为世纪,百位上加1,其他不变,例如公元1840年就是19世纪,只要在百位“8”上加1就行了,公元前也是如此,例如公元前2070年,即公元前21世纪。如由世纪换为年代,需知道一个世纪的跨度,例如19世纪指从1800—1899年。但是注意,公元前6世纪指从公元前599年至公元前500年。比如,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请转化为世纪纪年,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末。而像1999年澳门回归,就是20世纪末。
4.计算年代: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差,例如司马迁(公元前190—公元前145年),他的年龄应该是190-145=45,而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和减去1,例如光武帝(公元前6—公元57年),他的年龄是6+5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