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1.硝酸铵是一种氮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使用硝酸铵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和运输时密封防潮
B.结块时用铁锤砸碎再用
C.施用时不宜与碱混和使用
D.给农作物施肥后及时盖土
2.垃圾分类投放,实现回收利用。如生活废旧镉电池内的硫酸镉(CdSO4)回收后可作为生产新电池的原料,硫酸镉属于
A.氧化物 B.盐 C.碱 D.酸
3.粗盐提纯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时为了让粗盐加速溶解,尽可能的多加入一些水
B.过滤时玻璃棒必须靠在滤纸上方的漏斗壁上以防止滤纸破损
C.蒸发时需要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粗盐可以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
C.电解水实验中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2
D.海水淡化是向海水要淡水的一种方法
5.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
A.氯离子 B.硫酸根离子 C.碳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
6.在人的血液中,如果钾元素含量偏高,会引起心脏衰竭,甚至死亡;如果钾元素含量偏低,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功能,这时就需要补充钾,一种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混合物是
A.KNO3 B.K2CO3 C.KCl D.KOH
7.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B.蒸发时,将蒸发皿中晶体全部析出后才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D.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8.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
9.今年夏粮又获丰收,再显中国饭碗自信,其中化肥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尿素[CO(NH2)2]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
C.含氮量为31.5%的硝酸铵(NH4NO3)化肥样品为纯净物
D.化肥虽好不能滥用,过度施肥会造成土壤退化和水体污染
10.“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是纯碱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11.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Na2SO4等杂质,为获得精盐进行如下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NaCl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解10g粗盐所需水的最少质量
B.只调换“过量的NaOH溶液”与“过量的BaCl2溶液”的顺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尽BaCl2和CaCl2
D.若称得精盐的质量为8.5g,则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是85%
12.粗盐提纯实验包含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量取10mL水 B.溶解粗盐
C.过滤悬浊液 D.蒸发滤液
13.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一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氢原子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3)标注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4)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它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
15.如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____。
(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15%),用于煎炼海盐。
①1000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氯化钠的质量约为________g。
②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将“上等卤水”在100℃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g溶液中含水100g、NaCl 39.8g、MgCl27.65g及其他成分2.55g。将150g此溶液降温至20℃,有_______g NaCl析出(溶解度见表)。此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MgCl2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
温度/℃ 20 60 100
溶解度/g NaCl 36.0 37.3 39.8
MgCl2 54.8 61.3 73.0
16.下面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
(2)操作A中托盘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
(3)操作B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4)操作 C过滤时倒入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 (填序号)______;
A.过滤速度慢 B.滤纸破损 C.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5)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其中有的错误会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盛有CO2的试管中,振荡;然后将止水夹K打开。
(1)A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_____ 。
(2)打开止水夹K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
18.小文同学做粗盐(含难溶性杂质)提纯的实验并计算精盐产率,下图是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
(1)操作②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写一条);
(2)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3)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4)操作①溶解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会使所得精盐的产率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9.疏松多孔的CaO具有良好的CO2捕捉性能。研究表明草酸钙(CaC2O4)热分解最终可以制得疏松多孔的CaO。如图为草酸钙热分解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其中反应I中生成一种能燃烧且有毒的气体。
(1)图中X的值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反应Ⅱ过程中A点的固体物质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据图分析,CaO捕捉CO2的反应温度应______(填“高于”或“低于”)800℃。
20.化学小组为测定某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25.0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CaCO3+2HCl═CaCl2+H2O+CO2↑
(1)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是_____g。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C
6.C
7.D
8.C
9.C
10.D
11.D
12.B
13.(1) 溶解 过滤 (2) 蒸发
14.(1)3H
(2)CH4
(3)
(4)
15. (1) 蒸发结晶 150 (2) 海水中氯化钠浓度低,浪费燃料 3.8 没有 (3)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4.8g氯化镁,而该溶液中氯化镁只有7.65g,能全部溶解
16. (1) 铁架台 防止腐蚀天平的托盘 (2) 胶头滴管 C (3) 在蒸发操作是没有用玻璃棒搅拌,造成液滴飞溅,溶质的质量减小
17.B中澄清石灰水流到A中,A中液体变浑浊
18.(1)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④①②③
(4)偏低
19.(1)解:的值为草酸钙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质量。
答:图中x低于的值为25.0。
(2) CaCO3、CaO 低于
20.(1)8.8(2)8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