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前四单元复习试题(十九)(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前四单元复习试题(十九)(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2 23:0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前四单元复习试题(十九)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其作者是印度的作家、诗人泰戈尔,泰戈尔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文章紧紧围绕济南冬天“温晴”这一总体特点来写,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
C.书,又称“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我们学过的《诫子书》是东晋时期的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
D.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豆蔻”是指女子十三四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
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③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
④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⑤那年,他已经87岁了。
A.①⑤③②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⑤②①④ D.③①⑤②④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创造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将“创造”改成“开辟”。)
B.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方式”改成“方法”。)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度假村的建设,要力争做到合理开发,精心规划。(调换“合理开发”和“精心规划”的顺序,)
D.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贫困户能否顺利脱贫,关键在于贫困户立脱贫之志,勇于脱贫。(去掉 “能否”或在“立脱贫之志”前加一个“能否”。)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谱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 ;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 ;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B.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C.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D.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5.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勤奋是烈火,烈火能点燃希望的灯塔;勤奋是灯塔,灯塔可以照亮前进的方向。(暗喻、顶真)
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拟人)
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   (空灵 幽灵) 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坦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澄:_____ zhù:_____
(2)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_____改为_____。
(3)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三、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班级要开展“趣话‘叶’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积累知识]请写出两个含“叶”的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才艺展示]根据“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的意境描绘一个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感悟]古人咏叶常以“木叶”替代“树叶”,以此来传达更加沉郁的情感,如屈原《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大意是:秋风裘袅,洞庭湖水生波澜啊叶飘落),请你试着从以下角度辨析下面两组词语,体会它们之间微妙的区别。
词语角度 树叶 木叶
颜色 ( ) ( )
触感 ( ) ( )
疏密 ( ) ( )
(4)[实践运用]为了营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有些诗人会给意象着色,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这些佳句都用了红与绿这种对比色,请谈谈这种对比色的运用有什么艺术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绿叶”来比喻哪一类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甲]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上,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亦说乎: (2)思而不学则殆:
(3)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4)学者宗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10.请写出[甲]文段中的两个成语。
11.联系[甲][乙]两文,分条概括孔子备受后人敬仰的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
拓展训练
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尔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④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我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密密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橱馆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地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⑤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地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尔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她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拉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系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有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陶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一一奇异的,难以想象的孤独的世界,如蚕茧般的世界。
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⑩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根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选自《文汇报》2017年4月19日,有删改)
12.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运就看见外婆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2)将句子画线的内容改成“这里有各种颜色的鱼……”,好不好?为什么?
在水族馆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
14.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间和离开时都在门把上系了布,目的有什么不同?
1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16.发挥想象,在文章结尾加上一段“我”对外婆的真情告自。(不少于40字)
妻子的线上教学
①春日一抹晨曦,越过小区林立的高楼,透进我家玻璃窗时,妻子早已准备停当,端坐在电脑前,开始了她的“腾讯课堂”。妻子是高中语文老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她的学生全部处于“停课不停学”的居家学习状态。从3月1日开始,妻子根据学校安排,走进了直播间,开启线上教学。
②有着近20年教学工作经验的妻子,每天借助软件在家中上网课,不仅是她教学生涯的第一次,更是我们家的一件大事、新鲜事。家里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了,我们全家总动员给予支持。
③上小学的女儿喜欢睡懒觉,但现在跟着我们早早起床,担心发出声响扰乱课堂秩序,经常躲在阳台看书;3岁的儿子若是在妻子上课期间醒来,哭着闹着要妈妈时,我和丈母娘就手忙脚乱地给他套上衣服,抱起他往楼下跑;清晨跑步是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为了不影响妻子,只好按下奔跑的“暂停键”,在家中当暖男、做家务;就连饲养的一只喜欢鸣叫的牡丹鹦鹉,也被我送到亲戚家寄养。
④没有后顾之忧的妻子,将心思和精力全部倾注到了线上教学。为了将短短的30分钟的课上好、上出彩,妻子还是蛮拼的,从教案编写到课件制作,从知识点整理到词语标注解释,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做得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看着妻子网上教学如此辛苦,我和女儿调侃她说,别看准备工作做得那么完美,说不定人家是上线不上心,上课看视频玩游戏呢!
⑤妻子的回答出乎我们意料,她说,上网课与平时比起来,最大弊端是少了肢体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倘若课前功课做得不充分,授课时就很难生动起来,吸引孩子、让孩子们喜欢网课就是一句空话。难怪妻子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原来是从孩子们的切身感受出发的,学习效率始终被她放在首位。
⑥每次上课,妻子都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春风化雨般传授教学内容,时不时进行提问,提醒孩子们要跟上节奏,避免离线或做与学习无关的小动作。倘若课堂上有吃“夹生饭”的,妻子要求他们及时反馈,做到随问随答,力争不让一个孩子带着问题进入下一关。
⑦有一天,我们正吃午饭,有孩子发来信息,说对某个知识点有疑惑。妻子立即放下碗筷,飞奔到电脑前迅速打开“腾讯课堂”,顺手把课本拿到键盘上,耐心解答,担心对方没听懂,又打电话过去,确认对方理解后,才放下心来。
⑧线上教学占用妻子时间最多的要数作业批改的环节。以前上课,妻子负责两个班的教学任务,每天的作业量也不少,可那是分班上课,作业不会扎堆。开启线上教学后,两个班100个孩子同时在线,几乎同时上传作业,等一个不落批改完成,简直就要看得眼花缭乱。
⑨然而,妻子还是坚持当天作业当天清零,只为更好地掌握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
⑩疫情之下,妻子坚守在“腾讯课堂”,竭尽全力去为课堂做准备,认认真真备课,随时解答孩子们的问题,准时完成教学任务……我相信,还有很多和妻子一样的人,他们在疫情期间虽然工作比以往辛劳,但乐在其中;他们全心全意进行教学工作,帮助每个孩子得到提高。我相信,在疫情之后,我们的所有努力都会有所收获;当孩子们回到学校时,定会从这段经历中学到很多很多……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文章围绕妻子的“线上教学”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18.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9.“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六、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母的爱,像一条河。它恬静,泛着微微涟漪;它清澈,看得见河底的块块卵石。
请以《爱》为题目,记录下生活中充满浓浓亲情的爱的片段吧!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5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C
6.(1) chéng 贮
(2) 坦 毯
(3)空灵
7. (示例)叶落归根 叶公好龙 [才艺展示]雄鸡报晓,残月未落,诗人行于崎岖的山路,看见槲叶飘落,因天未大亮,道旁的白色枳花似乎照亮了驿墙。 绿(或“红”) 黄(或“褐”) 柔软(或“湿润”) 硬(或“脆”,或“干燥”) 绵密 疏朗 [实践运用]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绿叶’’比喻在取得成就的人物背后付诸帮助、默默奉献的人。
8.(1)同“悦”,愉快。(2)疑惑。(3)离开。(4)尊崇,敬仰。 9.(1)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2)我读孔子的书,心里想象着他的为人。 10.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富贵浮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11.①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②孔子有谦虚的学习态度。③孔子有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④孔子有坚守大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
12.①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②我带她出去闲逛;③我解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④我上班时将地反锁在家里;⑤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 13.(1)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在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
(2)不好,因为不合说话者的身份,通过对外婆质朴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的惊奇和意真。 14.在“我”家生活期间,外婆是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离开时,是为了提醒我。 15.①奇异的世界。她出来闲逛,喜欢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②难以想象的世界。她,总是糊里糊涂,也记不住回家的路;③孤独的世界,她在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是孤独的。③如蚕茧般的世界。她想回到家乡,那里有她思念的食物,有她思念的旧人,但又舍不得离开。 16.外婆,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我没有能力弟带你离开这里,却希望你在我身边,忽视了你孤独与无助,忽视了你对故步的思念,让你受苦了,希望回到故乡,你的世界能够不再孤独。
17.①全家总动员,为妻子网上教学创造环境;②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妻子认认真真备课;③为让学生们跟上网课节奏,妻子及时解答疑问;④为更好地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妻子及时批改作业。 18.运用动作描写,“立即放下”“飞奔”“迅速打开”“耐心解答”“立即拨打”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有疑问时妻子立即为其解答的情景,突出了妻子对学生的关爱和线上教学的认真负责,表达了对妻子忘我工作的赞美。 19.①对工作认真负责。课前认认真真备课;课后不管作业批改难度有多大,都坚持当天作业当天清零。②关爱学生。当学生有疑问时,总是第一时间给学生解答。
20.爱
我是你过河的桥,我是你乘凉的树,我是你风尘仆仆刹那间歇脚的房屋,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心里有爱。
——题记
  夏日的午后,蝉声如织,喝着奶奶泡的蜜茶,彼时正在埋头做作业的我,倍感香甜,舌尖品咂着茶的无尽芬芳,看茶烟氤氲缭绕间,模糊却又清晰的望见家人对我的那份“爱”,往事如茶烟层层浮现于我的眼前……  
  我五岁那年,我跟随着妈妈到别人家拜年。到那里,说着爸妈在家里教我的那些什么“恭喜发财”“身体健康”,我带着孩子的天性进了主人儿子的房间。“哇塞!好多玩具啊!”我随手拿了个玩具起来玩,主人儿子说:“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吧!”“好啊,一起玩!”这时,我正要走过去,却看见桌上有三个红包,于是邪恶的念头在我心中滋生了……  
  玩了许久许久,妈妈喊要回家了,我急忙对主人儿子说:“那里有块积木,去拿过来吧!”趁他转身,我连忙拿了个红包塞进我口袋里,又对他说:“拜拜,我们要回去了!你自己玩吧!”就这样,跟随着妈妈走出主人家,心惊胆战的,生怕被发现。  
  回到家里后,妈妈一进门就接到了一个电话,我急忙跑回房间里去。在房里,奶奶正在看着报纸,笑着说道:“乖孙儿,你回来了,让奶奶抱抱!”这时,妈妈“啪”的一声推开门,手里拿着一把棍子,冲着我喊道:“你给我过来,我今天就要打断你的手!让你还偷拿别人东西!”我顿时被吓到了,不敢走过去,奶奶连忙扔开报纸叫道:“怎么啦怎么啦?为什么要打孩子啊!”奶奶挡在我跟前。这时,爸爸也来了,他似乎全都明白了。奶奶还在阻拦着,妈妈拿着棍子却又红润着双眼。奶奶求情道:“他还只是孩子嘛,不用计较那么多了,过去就让它过去吧,以后记住不要就行了嘛!”“妈!爱他,还要会爱他!您这样会害了他的!您这样做,他以后就会不分是非,蒙蔽自我!您这不是爱,而是会祸害他终身的溺爱!”爸爸朝奶奶大吼了一声,奶奶顿时傻了,她也看着我不舍地走开,害怕的我正等着爸爸的挨打。这时,爸爸却抚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给我说了一些话,一些对“爱”、对人生异常重要的话……  
  匆匆已过11年,一家人闲坐小院,望庭前花开花落,观天上云卷云舒,那份悠然自得,岂是外人能知……  
  夏日的午后,蝉声如织,有喝着奶奶泡的蜜茶,依然是淳朴香甜的味道,爱,在人生转折中已改变成另一种形式……这种爱,是真正的爱、毫无杂质的爱。爱里,微加了一点葱葱茏茏的小幸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