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前四单元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前四单元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2 23: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前四单元复习试题(五)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qí) 粗犷(kuàng) 侍弄(shì) 憔悴(qiáo)
B.应和(hè) 收敛(liǎn) 截然(jié) 惭愧(kuì)
C.绽放(zhàn) 贮蓄(chù) 淡雅(yǎ) 惨淡(cǎn)
D.黄晕(yùn) 倜傥(dǎng) 高邈(miǎo) 娇媚(mèi)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③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
④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⑤那年,他已经87岁了。
A.①⑤③②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⑤②①④ D.③①⑤②④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语段,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文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一髻儿”一词中,“髻”字的读音是________。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把“_______”改成“_______”
(3)“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句中,“镶”的词性是_______。
(4)B句中“秀气”一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这句话中的“好像”是比喻词,这种说法是( )的。
A.正确 B.错误
(6)A句“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吧,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辣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丙】
初,操壮关羽之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使张辽以其情问之,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耳。”辽以羽言报操,操义之。及羽杀颜良,操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刘备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操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8.【甲】诗是曹操的《___________》,【乙】文作者是___________。
9.对【甲】诗【乙】文的理解,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描写秋日沧海壮阔的景象。 B.【乙】文详述平定南乱的艰苦历程。
C.【甲】诗作者表达报效国家的壮志。 D.【乙】文作者满怀临危受命的焦虑。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1.解释【丙】文中的加点词。
(1)使张辽以其情问之( )
(2)吾极知曹公待我厚( )
12.对【丙】文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羽尽力封存了曹操的赏赐,拜见并上书后辞别
B.关羽尽力封存了曹操的赏赐,写信(向曹操)辞别
C.关羽把曹操的赏赐全部封存,拜见并上书后辞别
D.关羽把曹操的赏赐全部封存,写信(向曹操)辞别
13.下面是三位同学围绕“三国英雄”展开的讨论,请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同学一:【乙】文作者是名垂青史的英雄,他在【乙】文中表达了______________之情,感人至深。
同学二:读了【丙】文,我认为曹操是英雄。他厚待与刘备“誓以共死”的关羽,真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大人物。
同学三:关羽也是英雄。由【丙】文中“奔刘备于袁军”和“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可见其知恩图报,令人钦佩。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窗牵牛花
风中箫
十五岁的她,叛逆、倔强,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去酒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不管母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打骂,都无济于事,她依然如故。母亲毫无办法,常常暗自垂泪。
那次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去爬山,偏找没路陡峭的地方走,结果摔下山来。所幸并无大碍,只是右腿骨折。打上石膏,医生说,需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右腿不能乱动,更不能下床。
病房里静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不见了。她躺累了,挣扎着想起身,腿却钻心地疼,只能再躺下不动。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 】疼袭来,她心里忽然漫过无边无际的恐惧,反复纠缠着母亲问:“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亲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说:“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她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呢,嚷嚷着难受,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母亲日夜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
因为疼痛和难受,病房里的时光,慢成了黑白的长镜头,昼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母亲把家里的君子兰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说,这是你十岁时从外婆家搬来的,刚开始你勤快地天天浇水,差点浇坏了……她转过头,望一眼那苍绿的君子兰,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几天后,从君子兰旁边拱出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探头探脑的。开始让人以为是棵小草,随着叶子渐渐长大,母亲冲着她惊讶地说,原来是一棵牵牛花啊。她侧头望过去,细细的茎蔓,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欢。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茎蔓便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白的墙,白的床单,那一【 】新绿格外引人注意。
牵牛花的茎蔓攀着竹竿一圈一圈向上爬,她一圈一圈数着,1、2、3……她想起了蹦跳着一级级数台阶的快乐,想起了走在阳光下轻快自在的感觉。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曾经拥有那幺多快乐和幸福。
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
早上醒来,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心里满是期待:牵牛花的蔓又长高了没有?当然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纤细的茎蔓那样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顶端,伸出毛茸茸的触角张望着。母亲用竹竿搭了个小花架,它顺着爬了上去,把一个窗台缠绕得绿意盎然。
寂静的病房里,她安静地望着窗台上的牵牛花。以前,她见过路边的牵牛花,但她从来不知道,牵牛花的藤蔓是如此蓬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飞快地生长,不知疲倦。每天清晨,它都会让她惊异,呀,又长高了。
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跟着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
她再也数不清牵牛花的蔓绕了竹竿多少圈,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的阳光。
牵牛花开的季节,她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她回学校认真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
多年后,她接母亲来家里住,母亲看着满阳台的牵牛花,笑:“怎么都是牵牛花?”她笑:“喜欢啊。”她忽然想起问( )( )那年,那盆君子兰一直都放在室内,怎会长出牵牛花啊( )( )母亲淡淡地说:“我特意种上的。”
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
她记得,就是从那时起,她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
14.在文中【 】内填写恰当的量词。
15.在文中( )内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性格变化的过程。
17.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心,也跟着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心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
她再也数不清牵牛花的蔓绕了竹竿多少圈,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的阳光。
(2)她回学校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
18.说说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的理解。
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
19.你认为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回答。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地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
20.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①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②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③
21.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22.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
23.请你谈谈对“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
2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作文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主角,不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不只是纵横赛场的体育明星,不只是改革大潮里的风云人物。一张过去的照片、一段温馨的视频、一个难忘的生日、一次有趣的活动、一场激烈的比赛……你都可能是当中的“主角”。
请以“这一次,我是主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D
6.(1)jì
(2) “文” “纹”
(3)动词
(4)“秀气”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冬天济南小山的秀美小巧)流露出作者的爱怜之情。
(5)B
(6)拟人(比拟)
7. (1)C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B项两句中,“满地香”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故B项不可以作为对联。
8. 观沧海 诸葛亮 9.A 10.(我)担心先帝对我的托付没有效果,以致伤害了先帝的英明。 11. 派\派遣 最\极其\非常 12.D 13. 报先帝而忠陛下 爱才惜才,宽厚 杀颜良
14.阵 抹 15.: “ ? ” 16.叛逆、倔强、乱发脾气;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珍惜。 17.(1)从动词、形容词入手,能举例赏析。
(2)从比喻句入手,说出本体、喻体的相似点,赏析“悄然开放”。 18.“愣在了一旁”,是因为她没料到那改变了她人生轨迹的牵牛花竟然是母亲特意种下的,直到现在“她”才明白母亲为了她的成长付出了怎样的苦心;“心里缠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一句,一方面是说她回忆起了母亲为了改变她“特意种下的”牵牛花,另一方而说明此刻她心里“缠绕”的是母亲那浓浓的母爱。 19.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母亲;面对叛逆的女儿,母亲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用别具一格的方法耐心引导她,鼓励她;母亲用母爱帮助女儿度过了成长的叛逆期。
20.①春夜小麦 ②饱满 ③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柔和美好)。 21.(1)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2)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带有递进关系的动词,充分表现了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 22.写“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 23.“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加美好柔和。因为敬畏与感恩,更加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24.示例:只有奋斗的岁月和成长的生命才有醉人的芳香和永恒的价值。就像我们的青春,岁月流逝,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以辛勤的耕耘去获取人生的精彩,才能将岁月的“葡萄”酿成生命的“美酒”,并永存为人生的“诗篇”或“画卷”。
25.这一次,我是主角
漫漫人生路,也许第一次站在舞台上会胆怯,但从此学会勇敢;也许第一次站在舞台上会犹豫,但从此学会果断。站在舞台上,我就是主角,是人生的主角!
那是在初一进校不久的时候,我班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老师让我准备参加这次比赛,看着老师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也没好意思拒绝,就摸着脑门,支支吾吾地答应了。可那时我哪会什么演讲啊!此后的每天晚上我都在刻苦地背诵着演讲的内容,读着那些熟透的枯燥乏味的黑字,学着大人的语气、语调和表情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着,有模有样的模拟表演着。
大约在一个星期后,比赛开始了。看着我前面的选手一个个的进场退场,我胆怯了,犹豫了。生怕自己哪里一个字读错了,哪里添字漏字了,怕看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怕听到同学们的议论声与说笑声,怕看到老师那充满着期待最后却变成失望的眼神。心似锤子似的敲打着,使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但是,紧张的一刻始终是要到来的。主持人喊出来我的名字,我羞怯的缓慢地走上台,此时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都看向了我,一双双眼睛使我不由自主的抿了抿嘴唇。这时,心里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你准备了这么多天的演讲,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到来吗?难道你此时就要放弃了吗?自信点,你可以的!你就是这舞台的主角。顿时,我心里忽然有了一种说不出的勇气,一种源源不断的力量,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大声响亮地开口了:“同学们,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我自信而又不失优雅的说着每一个字和每一个词,手也不自主地随着摆动起来。
终于,漫长的演讲结束了,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为我喝彩着,老师向我投来了敬佩的目光。我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短短的几分钟,让我觉得像几年那么漫长,但我凭借我的自信与勇气坚持了下来。我在心中为自己祝贺!
这一次,我是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