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气压带和风带(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气压带和风带(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3 12:2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三章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3、大气环流形成原因:
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1、大气环流的概念: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大气环流的根本能源:太阳辐射
4、大气环流的意义: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南极
北极
---单圈环流
赤道
赤道
a.条件: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匀质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b.在赤道与极地间画出热力环流
赤 道 低 压 带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2
4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7
6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1
3
5
8
9
10
(2)三圈环流
条件:地球匀质;高低纬间热量差异,自转(地转偏向力)。
低纬环流(北半球)

东北信风
被迫下沉
0°N上空
30°N上空
30°N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热力作用
动力作用
赤 道 低 压 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西

极地东风






西

极 地 东 风
5、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零三六九低高相间
小于可定全球风
信风东风方向同
立体图
动态图
6.气压带和风带的气候特点与气候类型
冷干
冷湿
暖湿
热干
热湿
根据等压线和等温线判定气压带(连线)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7.读出下图字母和数字代表的气压带风带
侧视图
剖面图
极点图
局部图
二、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2.气压带宽度:
赤道低压带20°,其它10°。
风带宽度:
信风、东风15°,西风20°。
1.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3.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约10°
60°
30°
30°
60°
零三六九北夏南冬中二分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

判定北半球二分二至
读下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图-----判定北半球二分二至的节气和日期
135°W
读下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图-----判定北半球二分二至的节气和日期
读下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图-----判定北半球二分二至的节气和日期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存在,就有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影响海陆气压分布
地面 季节 比热容 夏季 冬季
陆地 较小、 升降温快
海洋 较大、 升降温慢
冬季
低气压
高气压
热低压
冷高压
冷高压
热低压
高气压
低气压
夏季
1.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2.南半球:绝大部分是海洋,海洋面积广,气压带基本成带状分布。
三、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a.60°N.1月.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副极地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
亚洲高压形成:冬季(1月),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南移,亚欧大陆放热大于吸热,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北美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副极地低压
低压
高压
b.30°N.7月.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高压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7月
北半球冬夏季节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
60 N
30°N
亚 欧 大 陆


西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1月
亚速尔
高压
亚洲(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1)写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________, 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
(3)D地7月盛行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图为“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2分)  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2分)
(2)西北(2分) 寒冷干燥 (2分)
(3)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2分)
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完成2—4题
2、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 )
A.①为太平洋副高 B.②为副极地太平洋低压
C.③为大西洋副高 D.④为亚洲高压
3、若图中①为低气压中心且位于北纬30°与东经70°交点附近,则( )
A.布宜诺斯艾利斯所在纬度白天比黑夜长B.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罗正遇上干燥炎热季节 D.北京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
4、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
a.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 b.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c.冬季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d.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
A.ab B.bc C.ac D.cd
(1)图中所表示的是 月气压分布图,图中I处中心气压值在1036百帕以上,其气压名称是 。再过半年,I处所在大陆最突出的气压中心名称将是 。
(2)此时朝鲜半岛主要吹 风,其气候特点是 。
(3)据此图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是 。
5.读气压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1 蒙古—两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
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2).西北(偏北) 寒冷干燥
(3)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呈块状分布。
6.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7.图示月份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
A.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北风
B.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南风
C.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北风
D.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南风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读图,回答6~7题。
C
C
B
四、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寒冷干燥,风力强劲。
a.东亚季风(冬季风—西北季风)
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温暖湿润。
b.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季风)
东亚季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的成因:
1.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北移)有关。
c、南亚季风
冬季东北季风温暖干燥;夏季西南季风高温多雨
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夏季,印度洋和亚欧大陆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亚欧大陆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分析南亚夏季盛行西南风的主要原因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季风现象
东南季风
1月(澳夏季)盛行西北季风---高温多雨;
7月(澳冬季)盛行东南季风---炎热干燥。
“季风区地理分布图”
C
3.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①季风盛行时( )
A.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
C.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 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
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
C
A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以下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 )
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
C.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 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6.R、Q两地( )
A.1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1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
C.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D
B
7.读《南亚季风风向》图,回答
(1)表示南亚雨季的是 图,表示旱(凉)季的是 图.
(2)甲图表示的是 季,乙图表示的是 季.给南亚带来大量降水形成雨季的是 季风,南亚降水主要集中在南部和 部.
(3)南亚的气候主要是 气候,这种气候在南亚最显著的特征是 。
一月盛行______风;7月盛行______风,该风主要成因是______ .
(4)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
(5)目前威胁印度最大的气象灾害是______,这是由于______风的活动不正常导致 的.当该风______(字母)时会造成洪灾,______(字母)时会造成旱灾.
A.势力强 B.势力弱 C.来得早 D.退得晚 E.退得早 F.退得晚
“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西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东部季风气候由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这是对我国气候分布的描述,这段描述使用用“东部”、“西北部”、“西南部”、“自南向北”等表示方位词汇,清晰的勾勒出我国气候分布的空间格局。类似的方法,还见于对地形分布、人口分布等的描述中。可见,按照方位描述特定区城内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地理描述的常用方法。
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
自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