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京师乘风雪 乘:这里是“冒”的意思
越长城之限 限:界限
B.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循:顺着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偻: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的样子
C.世皆谓之天门云 云:云气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漫:弥漫
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负:背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几:几乎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阴,济水东流
B.顺流而东也
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至于斟酌损益
B.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生,亦我所欲也
D.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5.下列句子从修辞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B.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C.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D.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泰山的尊称,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历代帝王封禅的神山,是佛、道两家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B.五鼓,古代无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晚七点起更,五鼓相当于早晨三至五点钟。
C.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郭”,外面一道为“城”。“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D.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故阴谷为山北面的山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游灵岩记
姚 鼐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余雉①,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 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澈,寒光动寺壁。 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②”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泝③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泝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有改动)
【注】①雉:城墙面积的计量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②政和:宋徽宗的年号。③泝(sù):同“溯”,逆流而上。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
B.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
C.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
D.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隆,年号,是一种纪年的方式。如贞观是唐太宗年号,康熙是清圣祖年号。
B.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称阴历。
C.城墉,即城墙,古代建筑在城市四周作防守用的墙。
D.姚鼐,清代散文家,与方苞、戴名世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泰安出发来游灵岩。灵岩是座巨大的石山,周围像用石头垒起来的城墙,只有南边缺了口,灵岩寺就在南边的柏树林中。
B.作者最初与朱子颍约好来游览灵岩,恰好朱子颍有公事,他就派泰安人聂剑光陪作者一起,朱子颍最终也没有来灵岩游玩。
C.灵岩寺左右有很多竖立的石头,石头上面有很多古人的刻字。这些石头有的嵌入壁中,有的“取石为砌”,作者看到石阶上有“政和”的字样。
D.作者在文章最后明确指出此次游灵岩有个遗憾,即更加幽邃的琨瑞山没有来得及游览。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
(2)积雪林下,初日澄澈,寒光动寺壁。
16.全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
登泰山记
1.C 2.C 3.A 4.C 5.D 6.C 7.A 8.D 9.B
10. (1)缺口南面有重叠的山岭遮蔽着,条条的溪流环绕着。
(2)柏树林下布满了积雪,初升的太阳显得明朗清澈,积雪的寒光映照在寺庙的墙壁上,使墙壁好像在晃动。
11. 第一部分写灵岩及灵岩寺的幽绝。第二部分,先交代朱子颍因公事未能同游,然后叙述自己在聂剑光的指引下涉水越岭,游历灵岩山以及介绍琨瑞山的情景。
参考译文:
泰山以北大山很多,而灵岩最为有名。我于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四从泰安来灵岩游览。灵岩的形状像石砌的城墙,高千余丈,周围环抱着的群山像个玉环,但南面为群山的缺口。缺口南面有重叠的山岭遮蔽着,条条的溪流环绕着。从山岩到溪流,凡有一点儿平地,都种植柏树,柏树覆盖着高高的山岭,塞满了深深的崖谷,而灵岩寺就在这柏林中。柏树林下布满了积雪,初升的太阳显得明朗清澈,积雪的寒光映照在寺庙的墙壁上,使墙壁好像在晃动。寺后的山崖上凿开岩石作为石龛,用来安置佛像,酌量它的高度大约在接近崖顶的地方,陡峭壁立不可直上,侧身攀缘,才能上去。登上灵岩山就只见四周的群山,山势如奔马,形态奇特而有异趣,山势如帷幕张开,又像军队在行进。山岩尽头有泉,乾隆皇帝来巡游时,命名为“甘露之泉”。寺内的和尚拿出器具,舀取让我们尝尝(甘露之泉的水)。回头去看寺院左右的竖立的石头,大多是宋代以后的人刻上去的,有的嵌入壁中,又有的被取来当作台阶,上面刻着宋徽宗“政和”的字。
我当初与(泰安知府)朱子颍相约来游灵岩,恰好朱子颍有公事,于是他派泰安人聂剑光陪我。聂剑光指着灵岩山的北谷说,逆流而上向东行,越过一道山岭,就进入了琨瑞山。大概灵岩山的溪水向西流,汇集中川流入济水,琨瑞山的水向西北流入济水,都属泰山北谷的溪流。据传说晋代名僧佛图澄的徒弟叫竺僧朗,曾住在琨瑞山,有时在灵岩寺为人们讲说佛经。所以琨瑞山的山谷叫朗公谷,而灵岩则有一块朗公石。在前秦苻坚时期,竺僧朗在琨瑞山大建殿阁楼房,十分壮丽,后来逐渐倒塌废弃。而灵岩寺自宋代以来,庙宇修建更加兴盛。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边靠近大路,来游玩的人一天多似一天。但是到琨瑞山,它的岩谷更加幽深,景色更加奇丽。我来不及去,写信告诉朱子颍:“子颍以后来游,可沿泰山的西坡,观赏灵岩,向北到达历城,然后逆流向朗公谷东南行,到达东面长城岭下,沿着泰山的东坡,来返回泰安,这样山的四面都可游赏了。”夜晚住在长清县的张峡,姚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