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4 08:4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加铁酱油”“高钙奶粉”中的“铁”“钙”指的是(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2.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3.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的铀-214,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小的铀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14,质子数为92,则铀-2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92 B.122 C.214 D.306
4.2021年5月15日07时18分,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火星车采用了钛合金等多种材料,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钛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其原子核上
C.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5.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Al3+—铝离子 B.2K—2个钾元素
C.F2—2个氟原子 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
6.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
A.F B.S2- C. D.
7.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液化石油气被压缩进钢瓶——分子的体积减小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种类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子的种类不同
8.二氧化碳骑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该技术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制冰过程中投入使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在跨临界直冷制冰循环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B.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二氧化碳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变化
9.一些洗手间中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可以用它很快将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下列选项正确、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0.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钟后玻璃管内出现一团白烟(如下图所示),白烟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的氯化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
B.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的速率相等
C.构成氯化铵的粒子不运动
D.该反应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再分
11.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反对。核污水中含有氚,右图所示为氚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氘原子( )
A.含有2个质子 B.核电荷数为1
C.相对原子质量为4 D.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2.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中子、电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13.下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15.X原子的质子数为a,它的阴离子Xm-与阳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
A.a-m-n B.m+n+a C.m+n-a D.m-n-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3分)
16.(9分)物质由粒子构成,请用微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钠原子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中,选择适当的粒子填空。
①可直接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有 。
②不带电(显电中性)的粒子有 。
③一定带正电荷的粒子有 。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①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构成氢气的粒子是 ;构成金属铁的粒子是 。
②使用水银温度计时,温度升高,水银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来解释是因为 。
17.(6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分析图1,①②③表示物质是由 构成的;④的名称是 ;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图2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3)已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则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18.(5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NH3中的质子数是 。
(2)C中x的值为 。
(3)B~F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
19.(6分)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原子的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1个电子,C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和D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 、B: 、C: 、D: 。
(2)画出原子A和离子C的结构示意图。
原子A: ; 离子C: 。
20.(7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周期表的横行叫做周期,纵列叫做族,分为主族、副族、Ⅷ族和0族,主族用字母A表示,共有七个主族,依次用IA、ⅡA……表示,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元素周期表,可发现同一周期接近尾部的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到第三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它的原子序数为 .
(3)氯离子(Cl-)的质子数是17,则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
(4)在元素周期表中,He元素不排在ⅡA族而排在0族的依据是 。
(5)11~18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实验步骤】
a.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b.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c.接着甲同学仿照课本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观察到颜色改变的是烧杯 (填字母)。
d.乙同学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将适量浓氨水滴在棉花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滤纸条上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分析讨论】(1)进行操作a的实验目的是 。
(2)两位同学再次做图2所示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什么变化,而试管口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产生这种现象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
【实验结论】分子具有 的性质,同时实验还说明了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22.(8分)如图所示是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金箱的实验现象,请结合现象分析原子的内部结构。
(1)绝大多数a粒子通过,说明 。
(2)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说明 。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的结构模型为 (填字母)。
(4)上述现象说明,原子的体积主要取决于 。
四、计算题(本题共6分)
23.已知1个X原子的质量为9.296×10-26kg,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又知X原子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求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
(2)求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参考答案
1-5 BCADA 6-10 DCDBA 11-15 BBACB
16.(1)11 失去 (2)① 分子、原子 ②分子、原子、中子 ③质子、原子核
(3)①氧分子(或O2) 氢分子(或H2) 铁原子(或Fe)
②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后增大
17.(1)离子、原子、分子 原子核 核电荷数
(2)得到 02- (3)三(或3)
18.(1)14.01 10 (2)8 (3)DE BCD
19.(1)Al Cl O Na (2)
20(1)非金属 得到 (2)镁 12 (3)18
(4)He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电子数是2,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5)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21.【实验步骤】红 A 从试管口到试管底滤纸条逐渐变红 对比,便于观察
【分析讨论】(1)作对比,证明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浓氮水与酚酞溶液滴反了 【实验结论】不断运动 浓氨水
22.(1)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2)原子核带正电,a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C (4)核外电子的运动区域
23.解:(1)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1个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1个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的比值,因此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量约为4,
(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设X原子的质子数为x,则中子数为x+4,可得x+x+4=56,则x=26,因为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
答:(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2)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