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说课稿
寻兴发感动
促三方互动
目录
说教材
01
说教法
04
说学情
02
说目标
03
说教学设计
05
说忧惧
06
1
说教材
1
教材
单元
群文
说教材
生命的思考
2
说学情
3
说教学目标
重
点
难
点
3
说教法
5
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
1
兴发感动说
2
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
兴发感动说
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
活动一 听音频诵读全文,整体感知,寻找感动点
听音频诵读
感动点
赤壁
怀古
活动二 品连接·赏景
词人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
用四字概括赤壁之景的整体特点
独特化意象
个性化字词
艺术化手法
豪迈
设计意图
思维:
设置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想象与联想,提升形象思维;教给学生鉴赏景色的一般方法,提升逻辑思维。
审美
透过壮阔雄奇的景色感受苏轼的豪迈
思维
鉴赏景色
活动三 品连接·赏周瑜
分析周瑜形象
及塑造手法
诗 句 周瑜的形象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功成名就
诗句 周瑜的形象 诗人的感动点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幸福美满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英俊儒雅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功成名就
屡遭不幸
白发早生
壮志未酬
活动三 品连接·赏周瑜
知人论世,
寻找感动点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群策群力共同赏析周瑜形象
学会多方面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知人论世,通过表格将诗人与周瑜对比,形象直观,帮助学生找出苏轼与周瑜的连接点
读苏轼,要读出豪迈,但不能只是读出豪迈,悲慨与豪迈结合才是苏轼。
--叶嘉莹
活动四 理解兴发的情感内容
人生如梦还是人间如梦?
江山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
湮灭
/涌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浪淘尽
设计意图
审美:鉴赏诗歌中豪放与悲慨并存的诗人形象,强化学生对于生命的思考
02
01
语言:自主解读词汇、理解语义,感受语的灵活性、创造性。提高用语能力,增强表达的个性化
赤壁之景和赤壁之人兴发了苏轼的感慨触动,这种感慨触动是豪迈的,也是悲慨的。同时,这种感慨触动也感染了历代读者。对“一尊还酹江月”历代评论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他积极豪放的体现,有人认为这是他消极悲慨的体现,你怎么看?
活动五 迁移提升,写出自己的感发
1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思想碰撞,多元生成
3
更新学生对苏轼的认知,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学会口头上的文学短评,为完成单元写作任务夯实基础
设计意图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思想碰撞,多元生成
学会口头上的文学短评,为完成单元写作任务夯实基础
外物
01
诗人
02
读者
03
感
兴
板书设计
景
典
设计意图
巩固旧识
预习新知
得法于课内,形成图式,迁移运用,得益于课外。
作业设计
1.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全文,结合导学案的助读材料找出诗人兴发感动的点。
2.针对你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感而发的点,参考单元任务导学区,写一段文学短评。
作品 原文原句 诗人的感动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
6
说忧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