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教学设计
课题 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季风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我国气候的一般特点。中国幅员辽阔,纬度跨度较大,距离海洋远近相差较大,加上地形高低错落,山脉重叠,使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大特征。我国季风气候类型多、分布广、特征典型、季节性强,干旱地区广,因此提出怎样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的问题。同时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一些气象灾害及必要的预防措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初步建立正确的科学大气环境观和气候资源观,树立因地因时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类型和分布;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气候资源的利用;知道寒潮、台风、洪水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及危害。科学思维:利用资料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影响;了解一些气象灾害的形成、影响及预防。探究实践:利用地图分析我国东部的气候类型及分布位置。学会根据气候资料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态度责任:正确认识国情,初步建立正确的科学大气环境观和气候资源观,树立因地因时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 东部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及影响;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影响;知道一些气象灾害的防洪措施。
难点 理解某地的农业、动植物形态及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影响气候的因素,提出问题:夏季风能到达我国西部地区吗?结合图片说明西北部气候特征与东南部季风气候不同 复习引入季风气候
讲授新课 活动:1、读图,我国分布着哪些类型的季风气候? (我国主要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你能描述出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位置吗? (我国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一、我国的气候特征每年春节,东北三省正处在冰天雪地的季节,而海南省却是风和日丽,一片温暖的景象。 我国地域广大,气候的地区差异明显。 1、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为季风气候区。 2、我国的主要气候特征: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等。 3、我国降水的特点: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4、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特征: (附视频)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活动:读图,根据哈尔滨、上海、广州三地的年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如图 2-58),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特点 :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全年降水比较丰富。 读图,说一说并结全教材82页内容,了解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 (1)冬季风: 来源: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风向:偏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以外, 其余各地均受影响 (2)夏季风: 来源: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偏南 性质:温暖、湿润 影响范围: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风底期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说一说活动:根据教材82页内容分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会带来哪些影响?(夏季: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冬季: 北方: 大雪→阻碍交通、害虫冻死,保护庄稼不受冻 “雪暴”→冻死牲畜 寒冷→北方作物生长期长,能够积累更多的营养 南方: 温暖→农作物的成熟期较短,有利于培育反季节蔬菜,丰富菜篮子) 归纳:5、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特点: 夏季: 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沛。 冬季: 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6、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2)瑞雪兆丰年: 北方作物生长期长,冬季的大雪不但会冻死一些危害农作物的害虫,而且会像地毯一样保护庄稼不受冻害。因此,有“瑞雪兆丰年”的农谚。3)南方的气候温暖,农作物的成熟期较短。海南省就是利用其“暖冬”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丰富了人们冬季的菜篮子。活动:在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找出 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干旱、半干旱)的地区。(二)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1、我国干旱气候区域: 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华西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 干旱地区:新疆地区、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中东部、青藏高原大部分 活动:根据图中乌鲁木齐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分析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特点1、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特点2、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很大; 特点3、全年降水量稀少; 特点4、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大。 )2、西部干旱气候特点: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很大;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大。3、西部干旱、半干旱的原因: 西北部地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受大陆的影响很大。 4、西北部干旱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我国西北部地区气温较差大,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如棉花、瓜果的品质非常好。5、生物形态和行为适应干旱气候 例子1、仙人球适应干旱气候的特点: 仙人球的茎粗大是贮成水分的地方、叶子退化成针刺状是为了减少水的蒸发。 例子2、抬尾芥虫的行为: 抬尾芥虫在大雾的夜里抬起屁股是为了让凝结在身上的水沿着身体流到嘴里,这是 它们主要的获得水分的方法。 例子3、骆驼对极旱荒漠环境的适应: 骆驼有三个胃,其中第一胃较大可贮大量的水,夏天骆驼一次饮水最大可达40-60kg,足供3天体内代谢的需要;骆驼在每天饮水时昼夜体温差可达2℃,但若3-5天不饮水以及其他脱水情况下,体温变化范围可达6℃。脱水及环境极为火热时,骆驼也能够通过行为的变化来适应高温及转换能量:清早地温变热前,骆驼多卧地,将四肢隐藏于体下,以便 减小吸收地热;太阳升起后,骆驼将其头、面部对着太阳,以更使体表尽量减小吸收辐射热;而且在白天,骆驼也会不断改变其位置,以减少太阳的直接辐射。骆驼遇到暴风雨时会选择避风处顺风而卧,使全身发抖以增加产热。 活动:说一说,本地常出现的、破坏性较大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二、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 1、寒潮 定义: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 成因:强冷高气压活动引起的。 频率:每年袭击我国的寒潮平均约有 5 次。 影响:寒潮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北方还会出现扬沙天气。 阅读:寒潮对电力和交通的影响2、台风:(附视频)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我国东南沿海是台风的重灾区。 (1)台风眼:台风中心,这里风平浪静, 云量很少。 (2)狂风暴雨区: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3)利弊:台风会吹倒大树和危房,造成经济损失, 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又可缓解东南沿地区的旱情和酷暑、湿润气候、改善环境等。 (4)当台风来临时,我们不要待在大树下和电线杆旁,也不能躲在危房中。在海上航行的船舶要进港避风。 3、洪水(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附视频) 成因:持续性暴雨、台风是引发洪水的主要自然因素。人类的一些活动也会引发洪水或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危害:淹没农作物、淹没汽车,冲毁房屋、道路、桥梁,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讨论:有哪些人类活动可以引发洪水或加大洪水的危害?4、其他气象灾害: 我国的气象灾害种类较多,如干旱、沙尘暴、冰雹、 霜冻等气象灾害,也是比较常见的。 读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划分,可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因体会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季风气候明显让学生充分了解和理解本地季风主要冬季风和夏季风结合夏季风和冬季风说明东南部的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重视教材,体会可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将零碎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不同气候有不同的利与弊,体会辩证法以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通过讨论交流,理解灾害产生的原因,从而知道对策与防范
课堂练习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D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秦岭—淮河C.黑龙江省黑河—云南省腾冲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2、下面有关我国天气或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旱涝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B.我国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C.台风只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四省D.寒潮只在冬季发生,并对我国大部分地区产生巨大灾害3、甘肃敦煌壁画能保存至今,原因之一是该地区气候干燥,壁画不容易受潮变质,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B )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4、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多盖尖顶瓦房,主要原因是( B ) A.尖顶瓦房比较美观B.当地降水多,雨季长,尖顶有利于排水C.该地常有台风光临,尖顶可以减少对台风的阻力D.南方雨天多,光照不足,尖顶有利于屋内的热量聚集5、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A )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6、台风来临时,①站在大树下躲雨、②蹲在电线杆旁避风、③躲在临时搭建的遮雨棚下避风、④逃进破旧房屋暂时躲雨,上述行为中错误的是( D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洪涝 (洪涝/地震)、干旱、台风和寒潮等。(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华北 (华北/西北)地区。(3)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 南 (南/北)的地区。(4)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东南沿海)地区。(5)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北方大陆 (北方大陆/南部海洋)与冰雪洋面。(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撒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可以暂时躲在 小开间 (小开间/大开间)的墙角。 (第7题图) (第8题图)8、读“我国东部部分城市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 (1)从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和温度配合的特点是: 降水多气温高(雨热同期) 。(2)A、B、C、D四幅图中,与杭州气候类型最为相似的是 C 图(填代号),造成A、 D城市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纬度位置 (填“纬度位置”或“地形”)。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我国的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冬季,我国东部盛行从冬季风, 气温低,降水少。夏季,盛行夏季风,气温高,降水充沛。 3、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西北地区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但日照充沛,有利于植物积累营养。 4、我国是一个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台风、干旱、洪涝、霜冻、沙尘暴、冰雹等。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