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30 09:4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答案:(1)海平面 (2)垂直 (3)亚马孙平原 (4)巴西高原 (5)青藏高原 (6)刚果盆地 (7)安第斯山脉 (8)大陆架 (9)大陆坡 (10)密集 (11)稀疏 (12)海拔低处 (13)海拔高处 (14)平原 (15)海洋
1.陆地地形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
通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表示地形的高低。
(1)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是指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的高度差。如下图所示:
甲地海拔:1 500米
乙地海拔:500米
两地相对高度:1 500米-500米=1 000米
辨误区 海拔与相对高度的不同
海拔的参照点是海平面,是固定不变的;相对高度的参照点可以改变,是不固定的。
(2)五种地形类型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地形类型21世纪教育网 主要特征 共同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平原 较低(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 地面起伏小
高原 较高(500米以上) 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 较高(500米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 较低(500米以下)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谈重点 盆地的特征
盆地没有一定的海拔限制,只要求四周高,中间低。
(3)世界著名地形
①两大山脉带
山脉带 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组成 太平洋东岸的科迪勒拉山系主体是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分布 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部 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
走向 南北走向 大致呈东西走向
②著名的高原、平原、盆地和山地
地形 地形区名称 分布及其特点
高原 青藏高原 位于中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巴西高原 在南美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平原 亚马孙平原 在南美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盆地 刚果盆地 在非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山地 喜马拉雅山脉 位于我国西南边境,海拔一般在6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西部,全长近9 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例1-1】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43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 689.43米 B.9 003.43米
C.8 999.43米 D.9 000.43米
解析: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首先确定两点的海拔,二者之差就是相对高度;计算时,注意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其海拔是-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 844.43米-(-155米)=8 999.43米。
答案:C
【例1-2】 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崎岖不平的一定是山地
B.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解析: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点。地面崎岖不平的是山地和丘陵,不只是山地。地面起伏小、广阔平坦的是平原和高原,不只是平原。高原相对高度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答案:D
【例1-3】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非高原
解析: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亚洲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答案:B
2.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一样,也是起伏不平的,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等。
海底地形示意图
海底地形 含义
大陆架 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海沟 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万多米
洋盆 大洋中最广阔的部分
大洋中脊 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谈重点 大陆架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
大陆架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是海洋中最富饶的海区,不仅盛产海洋水产品,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析规律 马里亚纳海沟
太平洋底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11 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例2】 下列地形,属于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不大,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的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盆 D.海沟
解析: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不大,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坡度较陡;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洋盆是大洋底部最广阔的部分。
答案:A
3.学看地形图
(1)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含义
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把陆地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②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谈重点 等高线的特点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并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
析规律 等高距的含义与特点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相隔的高度差一般相同,叫等高距;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2)等高线地形图
①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如下图所示: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坡陡的地方,表示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表示等高线稀疏。
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如下图所示: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常用“”表示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
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形似马鞍
陡崖 等高线重叠、相交处
谈重点 山谷和山脊的区别
山谷和山脊从形状上看是一样的,最容易混淆,要看清楚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在山谷中经常存在河流,因此河流也是山谷的标志。
释疑点 山顶和盆地的区别
山顶和盆地的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但数值不同。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的是山顶,从四周向中间逐渐降低的是盆地。
析规律 歌诀记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判断地形地势图,关键是读等高线;
同一线上高度等,同幅图上高差等;
坡陡线密有陡崖,坡缓线疏易攀爬;
鞍部内有同心圆,山谷曲线向内弯。
(3)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①含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样的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
制作原理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着色规律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特点 优点 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形态
缺点 高程表达不准确,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被忽略了
【例3-1】 下列四幅图表示不同的地形部位,地形部位的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解析:①②两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③有闭合的等高线,是山顶或盆地;④位于山顶之间,是鞍部。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例3-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沿B虚线和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山顶M与A,较高的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处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用“”表示,为山顶;B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C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D处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为鞍部;E处有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叠相交,为陡崖。
第(2)题,H点所在的等高线是400米,G点处在200米等高线上,二者相对高度是200米。
第(3)题,沿B处虚线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平缓,易攀登。
第(4)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数据变化规律,A、M两点海拔高,是山顶,且M处多了一条等高线,海拔比A处高出约100米。
答案:(1)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2)200
(3)B 此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平缓
(4)M
4.陆地五种地形的特点比较
【例4】 在陆地五种地形中,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的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解析:平原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小;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答案:C
5.辨认地形部位
(1)利用握紧的拳头辨认地形部位:
A—山顶,B—山脊,C—山谷,D—鞍部,E—陡崖。
(2)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特征不同
等高线图 地形名称 等高线特征
山顶 等高线呈闭合状,且四周低,中间高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
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
陡崖 等高线密集到重叠相交
【例5-1】 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顶 ③鞍部 ④山脊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等高线呈闭合状,且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
答案:A
【例5-2】 有关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处是山顶 B.B处是山谷,C处是山脊
C.D处为陡崖 D.E处为鞍部
解析:A处等高线闭合,越向里海拔越高,是山顶;B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C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D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E处位于两山顶之间,是鞍部。
答案:B
6.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等高线和地图基本要素的结合
一般给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然后在图上要求计算两地的实地距离,判断各个地理事物的相对方向。这要求把地图的基本要素知识迁移过来。
①根据等高线上的数值可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形态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如下图所示:
(2)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农业布局、工程建设、交通和军事等方面。
①农业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②修建水库库址和水电站坝址
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处。水电站坝址一般选在峡谷处,原因是水量大、落差大、工程量小。
③道路修建
公路、铁路线的选址一般要选择坡度平缓、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④修水渠或引水管
遵循水可自流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流。
⑤河流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例6-1】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在乙地的________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
(2)图中B点海拔是________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大于________米而小于________米。
(3)甲、乙两地的实地直线距离是________米。
(4)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________(C或D)处。
(5)如果在甲地拟建一座工厂,有人建议建化工厂,也有人建议建自来水厂。你认为哪个建议合理?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可知:甲地在乙地的西南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海拔在800~1 000米之间,B的海拔是600米。相对高度是两点海拔之差。
第(3)题,先量出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计算得出。
第(4)题,小河应在山谷处,图中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
第(5)题,因为甲位于城镇河流的上游,水质清洁,污染少;建化工厂有可能污染下游水源,所以只能建自来水厂。
答案:(1)西南 自北向南 (2)600 200 400 (3)750 (4)D (5)甲地适合建自来水厂。甲处位于流经城镇河流的上游,水质清洁,污染少;建化工厂会污染下游城镇水源。
【例6-2】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解析:③地为丘陵地形区,附近有河流,且为阳坡,光、热、水条件较好。纬度位置为30°N附近,适宜茶树的生长种植。
答案: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