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化学第1单元课题1 课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初中化学第1单元课题1 课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4 08:49: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初中化学第1单元课题1课时练习
1.(2022·宁夏石嘴山·一模)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酿制甜酒 B.84消毒液杀菌消毒 C.百炼成钢 D.冰块给水产品保鲜
【答案】D
【详解】A、酿制甜酒,酿制过程中有酒产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84消毒液杀菌消毒,消毒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百炼成钢,炼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块给水产品保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应选D。
2.(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中华文学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清风徐来 B.水落石出 C.伐薪烧炭 D.愚公移山
【答案】C
【分析】变化前后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
【详解】A、清风徐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水落石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伐薪烧炭中涉及到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愚公移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钻木取火 C.绳锯木断 D.木已成舟
【答案】B
【详解】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B、钻木取火过程中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正确;
C、绳锯木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D、木已成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故选B。
4.(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液氧汽化 C.木炭红热 D.酒精挥发
【答案】C
【详解】A、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液氧汽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木炭红热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2022·海南海南·模拟预测)下列常见的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酒精挥发
C.衣服晾干 D.冰雪融化
【答案】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常伴有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状态、形状的变化。
【详解】A、粮食中的糖类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由糖类变成酒精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
B、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晾衣服的过程中,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故选A。
6.(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在甲骨上刻字 B.用泥土筑城墙 C.磨制玉石饰品 D.烧制陶器瓷器
【答案】D
【详解】A、在甲骨上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泥土筑城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磨制玉石饰品过程中只有玉石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制陶器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陶、瓷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7.(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物质是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 B.盐酸除锈 C.红磷燃烧 D.冰块融化
【答案】D
【详解】A、苹果腐烂,苹果发生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盐酸除铁锈,铁锈消失,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红磷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块融化,由固体变为液体,没有新物质产生,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2·河南河南·模拟预测)洛阳“燕菜”是洛阳水席中的重头戏,它是一道用萝卜丝配以山珍海味烹制成的菜肴。下列制作工序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萝卜去皮清洗 B.萝卜切成丝
C.拌匀绿豆粉和萝卜丝 D.燃气加热上屉蒸“燕菜”
【答案】D
【详解】A、萝卜去皮清洗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萝卜切成丝,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拌匀绿豆粉和萝卜丝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燃气加热上屉蒸“燕菜”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2·湖南·模拟预测)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酒精燃烧 C.切割大理石 D.冰雪融化
【答案】B
【详解】A、矿石粉碎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正确;
B、酒精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切割大理石,是大理石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正确;
D、冰雪融化是雪融化成水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B。
10.(2022·山东济宁·模拟预测)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风化雨 B.百炼成钢 C.沙里淘金 D.滴水成冰
【答案】B
【详解】A、春风化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百炼成钢包含着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沙里淘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2022·湖南·模拟预测)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西瓜榨汁 B.天然气燃烧 C.冰雪融化 D.衣服晾干
【答案】B
【详解】A、西瓜榨汁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不符合题意;
D、衣服晾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2·湖南·模拟预测)在2022年长沙市洋湖水街春节元宵灯会上,灯火辉煌。灯会上的下列行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敲锣打鼓 B.彩旗飘飘 C.燃放烟花 D.捏制糖人
【答案】C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判断。
【详解】A、敲锣打鼓,是物体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彩旗飘飘 ,是物体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燃放烟花,燃烧时会生成大量新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捏制糖人,是物体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把握住变化的本质区别。
13.(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以下巴中特产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制作腊肉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B.酿造白酒的发酵过程
C.制作中草药时晾干水分
D.制作豆腐时用纱布滤浆
【答案】B
【详解】A、制作腊肉时将成品切块包装的过程中,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酿造白酒的发酵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制作中草药时晾干水分的过程中,只是改变了草药中水的形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制作豆腐时用纱布滤浆的过程中,只是将豆腐与滤浆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2·辽宁鞍山·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粮食酿酒 C.冰雪融化 D.铁水铸锅
【答案】B
【详解】A、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铁水铸锅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2022·辽宁锦州·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榨汁 B.石蜡熔化 C.木材燃烧 D.汽油挥发
【答案】C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判断。
【详解】A、苹果榨汁,是物质的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石蜡熔化,是物质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木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汽油挥发,是物质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2·广东·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模拟预测)下列“防疫三字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戴口罩,挡飞沫 B.常消杀,灭病毒
C.多通风,空气好 D.少聚集,一米距
【答案】B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判断。
【详解】A、戴口罩,挡飞沫,起到过滤的作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常消杀,灭病毒杀菌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多通风,空气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少聚集,一米距,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2022·四川·一模)蜡烛燃烧和熄灭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吹灭产生白烟 B.烛芯变黑
C.点燃后蜡烛熔化 D.蜡油凝固
【答案】B
【详解】A、吹灭产生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烛芯变黑,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点燃后蜡烛熔化,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油凝固,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18.(2022·河南郑州·模拟预测)下列成语中,所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画蛇添足 B.挥汗成雨 C.以卵击石 D.火中取栗
【答案】D
【详解】A、画蛇添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挥汗成雨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以卵击石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中取栗,涉及到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19.(2022·广东湛江·模拟预测)下列防控疫情的措施中,防控原理与其他三项具有本质不同的是
A.酒精消毒 B.开窗通风 C.佩戴口罩 D.流动水洗手
【答案】A
【详解】A、酒精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开窗通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佩戴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流动水洗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0.(2022·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模拟预测)《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B
【详解】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类似于过滤操作,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涉及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的是雪景,属于物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述的是物体的运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2022·四川·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二模)四川古称天府,山川雄伟,民物丰殷,下列古蜀文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犁地耕田 B.水车灌溉
C.蜀锦文化 D.川剧吐火
【答案】D
【详解】A.犁地耕田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车灌溉的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蜀锦文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川剧吐火的过程中涉及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2.(2021·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东北育才学校化学活动小组四位同学分别归纳出下列结论,若物质变化:①若物质变化前后均为同一种元素,则这种变化肯定是物理变化;②物质变色了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③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④某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观察到放出气体,则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
【答案】D
【详解】①变化前后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物质的种类可能改变,故错误;②有颜色的变化不一定说明是化学变化,故错误;③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的爆炸就是物理变化,故正确;④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观察到放出气体,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故错误。故只有③正确。故选D。
【点睛】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标准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3.(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答案】D
【详解】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错误;
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由无色变为淡蓝色,故错误;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由无色变为蓝色,故错误;
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正确。
24.(2018·北京延庆·一模)由于气候的原因,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举办冬奥会,会大量使用到造雪设备。造雪机是让水在-15℃的蒸发器上结成冰,再通过冷却的空气输送到滑雪道,水结冰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答案】物理
【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5.(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灯泡发光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因为伴随有发光,放热等现象.( )
【答案】错
【详解】判断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光,放热等现象,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错。
26.(2021·陕西·韩城市新城区第四初级中学九年级学业考试)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
③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做氯化氢的气体。
④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⑤蔗糖易溶于水。
⑥西瓜榨汁。
⑦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⑧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
(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
【答案】(1)①⑤
(2)③⑦
(3)②⑥
(4)④⑧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①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做氯化氢的气体,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④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⑤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⑥西瓜榨汁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⑦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⑧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⑤。
(2)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③⑦。
(3)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②⑥。
(4)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④⑧。
27.(2022·全国·九年级)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能;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用途有______;酒精挥发的物理变化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
【答案】 ①②③④⑤ ⑥ ⑦ ⑧ ⑨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等。
【详解】①无色透明描述的是物理性质;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描述的是物理性质;③易挥发描述的是物理性质;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描述的是物理性质;⑤能溶解碘等物质描述的是物理性质;⑥易燃烧描述的是化学性质;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描述的是酒精的用途;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根据上述叙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④⑤;化学性质有⑥;用途有⑦;酒精挥发的物理变化是⑧;发生的化学变化有⑨。
28.(2018·北京·北大附中模拟预测)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
(1)不同物质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根据用途、状态、性质、组成、构成等,对物质进行分类。根据所学知识,自拟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
①电灯通电发光;②水是无色液体;③纸张燃烧:④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⑤硫在氧气中燃烧;⑥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的;⑦冰融化成水;⑧胆矾晶体研磨成粉末。
Ⅰ被分类选项的序号为_____;Ⅱ分类依据为_____。
(2)已知一般情况难溶的氢氧化物受热都发生分解,产生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而可溶性氢氧化物受热不发生分解反应。请写出加热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此实验在试管中进行,则此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答案】 ①⑦⑧ 物理变化。(或②⑥,物理性质或③⑤;化学变化。合理给分) 蓝色固体变黑色,试管口内壁有水滴
【详解】(1)根据题目分析,这八种情况主要是描述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因此在四种分类中任选一种,如选择①⑦⑧,这三种物质都发生了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分类依据是物理变化。
(2)Cu(OH)2是难溶的氢氧化物受热发生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氧化铜是黑色的,同时有水生成,则此反应的实验现象是蓝色固体变黑色,试管口内壁有水滴。
29.(2018·江西·赣州市赣县区横溪中学一模)①二氧化硫是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它的密度比空气大;③加热并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④三氧化硫也可以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⑤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⑥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⑦二氧化硫可以用于消毒杀菌;⑧二氧化硫易液化;⑨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
(1)以上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属于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是__,属于二氧化硫化学用途的是____,属于二氧化硫实验室制法的是_____(填序号)。
(2)写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答案】 ①②⑧ ③⑨ ⑤⑦ ⑥
【详解】(1)①二氧化硫是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它的密度比空气大;⑧二氧化硫易液化;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③加热并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⑨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这些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⑤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⑦二氧化硫可以用于消毒杀菌;属于二氧化硫化学用途。
⑥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属于二氧化硫的制法。
(2)二氧化硫加热并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0.(2019·福建厦门·中考模拟)阅读有关酒精的短文回答问题:酒精是一种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用途有_____;
【答案】 ①②③④⑤ ⑥ ⑧ ⑨ ⑦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酒精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能溶解碘等物质,没有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酒精易燃烧,经过了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酒精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属于用途;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点睛】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31.(2018·山东临沂·中考模拟)(1)_________ 叫做物理变化,________ 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
(2)________ 叫做化学性质,________ 叫做物理性质
(3)下列叙述中,________ 是物理变化,______ 是化学变化;________ 是物理性质,________ 是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钢铁生锈 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答案】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的物质生成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③④ ②⑤⑥ ⑧ ①⑦
【详解】(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3)①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性质;②钢铁生锈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③灯通电发光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④冰雪融化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⑤煤气燃烧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⑥铜器上出现铜绿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⑦镁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是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③④是物理变化,②⑤⑥是化学变化;⑧是物理性质,①⑦是化学性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初中化学第1单元课题1课时练习
1.(2022·宁夏石嘴山·一模)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酿制甜酒 B.84消毒液杀菌消毒 C.百炼成钢 D.冰块给水产品保鲜
2.(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中华文学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清风徐来 B.水落石出 C.伐薪烧炭 D.愚公移山
3.(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钻木取火 C.绳锯木断 D.木已成舟
4.(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液氧汽化 C.木炭红热 D.酒精挥发
5.(2022·海南海南·模拟预测)下列常见的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酒精挥发
C.衣服晾干 D.冰雪融化
6.(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在甲骨上刻字 B.用泥土筑城墙 C.磨制玉石饰品 D.烧制陶器瓷器
7.(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物质是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 B.盐酸除锈 C.红磷燃烧 D.冰块融化
8.(2022·河南河南·模拟预测)洛阳“燕菜”是洛阳水席中的重头戏,它是一道用萝卜丝配以山珍海味烹制成的菜肴。下列制作工序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萝卜去皮清洗 B.萝卜切成丝
C.拌匀绿豆粉和萝卜丝 D.燃气加热上屉蒸“燕菜”
9.(2022·湖南·模拟预测)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酒精燃烧 C.切割大理石 D.冰雪融化
10.(2022·山东济宁·模拟预测)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风化雨 B.百炼成钢 C.沙里淘金 D.滴水成冰
11.(2022·湖南·模拟预测)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西瓜榨汁 B.天然气燃烧 C.冰雪融化 D.衣服晾干
12.(2022·湖南·模拟预测)在2022年长沙市洋湖水街春节元宵灯会上,灯火辉煌。灯会上的下列行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敲锣打鼓 B.彩旗飘飘 C.燃放烟花 D.捏制糖人
13.(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以下巴中特产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制作腊肉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B.酿造白酒的发酵过程
C.制作中草药时晾干水分
D.制作豆腐时用纱布滤浆
14.(2022·辽宁鞍山·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粮食酿酒 C.冰雪融化 D.铁水铸锅
15.(2022·辽宁锦州·中考真题)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苹果榨汁 B.石蜡熔化 C.木材燃烧 D.汽油挥发
16.(2022·广东·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模拟预测)下列“防疫三字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戴口罩,挡飞沫 B.常消杀,灭病毒
C.多通风,空气好 D.少聚集,一米距
17.(2022·四川·一模)蜡烛燃烧和熄灭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吹灭产生白烟 B.烛芯变黑
C.点燃后蜡烛熔化 D.蜡油凝固
18.(2022·河南郑州·模拟预测)下列成语中,所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画蛇添足 B.挥汗成雨 C.以卵击石 D.火中取栗
19.(2022·广东湛江·模拟预测)下列防控疫情的措施中,防控原理与其他三项具有本质不同的是
A.酒精消毒 B.开窗通风 C.佩戴口罩 D.流动水洗手
20.(2022·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模拟预测)《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1.(2022·四川·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二模)四川古称天府,山川雄伟,民物丰殷,下列古蜀文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犁地耕田 B.水车灌溉
C.蜀锦文化 D.川剧吐火
22.(2021·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东北育才学校化学活动小组四位同学分别归纳出下列结论,若物质变化:①若物质变化前后均为同一种元素,则这种变化肯定是物理变化;②物质变色了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③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④某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观察到放出气体,则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
23.(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24.(2018·北京延庆·一模)由于气候的原因,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举办冬奥会,会大量使用到造雪设备。造雪机是让水在-15℃的蒸发器上结成冰,再通过冷却的空气输送到滑雪道,水结冰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5.(2022·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灯泡发光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因为伴随有发光,放热等现象.( )
26.(2021·陕西·韩城市新城区第四初级中学九年级学业考试)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
③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做氯化氢的气体。
④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⑤蔗糖易溶于水。
⑥西瓜榨汁。
⑦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⑧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
(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
27.(2022·全国·九年级)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能;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用途有______;酒精挥发的物理变化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
28.(2018·北京·北大附中模拟预测)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
(1)不同物质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根据用途、状态、性质、组成、构成等,对物质进行分类。根据所学知识,自拟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
①电灯通电发光;②水是无色液体;③纸张燃烧:④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⑤硫在氧气中燃烧;⑥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的;⑦冰融化成水;⑧胆矾晶体研磨成粉末。
Ⅰ被分类选项的序号为_____;Ⅱ分类依据为_____。
(2)已知一般情况难溶的氢氧化物受热都发生分解,产生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而可溶性氢氧化物受热不发生分解反应。请写出加热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此实验在试管中进行,则此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9.(2018·江西·赣州市赣县区横溪中学一模)①二氧化硫是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②它的密度比空气大;③加热并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④三氧化硫也可以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⑤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⑥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⑦二氧化硫可以用于消毒杀菌;⑧二氧化硫易液化;⑨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
(1)以上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硫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属于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是__,属于二氧化硫化学用途的是____,属于二氧化硫实验室制法的是_____(填序号)。
(2)写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0.(2019·福建厦门·中考模拟)阅读有关酒精的短文回答问题:酒精是一种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用途有_____;
31.(2018·山东临沂·中考模拟)(1)_________ 叫做物理变化,________ 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 ,
(2)________ 叫做化学性质,________ 叫做物理性质
(3)下列叙述中,________ 是物理变化,______ 是化学变化;________ 是物理性质,________ 是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钢铁生锈 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