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提优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分。)
1.水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水分子间隔变化 B.水分子大小变化
C.水分子种类变化 D.水分子质量变化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新元素的化学性质
B.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新元素的原子结构
C.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某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
D.利用元素周期表查找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有关分子的叙述:①只有同种原子才可构成分子;②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④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事实能用分子或原子间有一定间隔解释的是( )
A.汽油要密封保存 B.花香四溢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D.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得快
5.下图表示不同领域中元素含量的示意图,其中能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是( )
6.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被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显电性
B.失去1个中子后显十1价
C.质量相当于1个氨(He)原子的质量
D.在现有的元素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所有的原子都由质子,电子、中子构成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8.我国的“稀土元素”储量居世界首位,镝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下图所示是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镝为非金属元素 B.镝的元素符号可写为dy
C.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 D.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g
9.下图所示中代表离子的是(说明:数字代表质子数,“+”代表原子核所带电荷的电性,黑点代表核外电子) ( )
10.下图所示中“·”“○”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是( )
11.下图所示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表示一种原子
C.②属于金属元素
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12.如图所示是座式酒精喷灯,其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燃,待灯壶中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蒸发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中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13.三种元素的粒子Xm-、Yn+、Z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核内质子数的关系为( )
A.X=Y=Z B.Y>Z>X C.X>Z>Y D.Z=Y>X
14.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则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B.铁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因此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铁代替磷
C.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则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1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但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②“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③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④“Al3+”和“3N”中的“3”都表示粒子的个数⑤、和表示的粒子都带电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⑤ D.②⑤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16.(5分)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下列粒子。
2个氢原子: ;2个二氧化硫分子: ;2个镁离子: 。
(2)“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由 构成;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由 组成。
17.(4分)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m=13,则该粒子所对应的元素符号为 。
(2)若m=17,n=8,则该粒子是 (填序号)。
①原子 ②阳离子 ③阴离子
(3)若该粒子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且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
(4)若该粒子是原子,且对应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氮元素的相似,则m= 。
18.(6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中A是 。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3)图2中若A为氧原子,则方框内的数值是 ;若A为氧离子,则方框内的数值是 。
(4)图2中A、B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相同。
19.(6分)小青和同学们一起绘制了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 ,②的微观实质是 。
(2)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3)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
(4)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
20.(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
(2)画出元素②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3)元素④的离子符号为 。
(4)元素③和元素⑤组成的物质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5)①②③④⑤五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填元素符号)。
(6)He、Ne、Ar、Kr等都属于 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都不 ,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1.(10分)图1所示是某同学做的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进行实验时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向试管A、D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后,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2所示连接好,并将试管D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试管E中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回答)。
22.(10分)下列是卢瑟福为探究原子结构而做的实验。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a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填字母,下同)。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a粒子(含有2个质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粒子从氮原子中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粒子一定是 。
四、计算题(本题共6分)
23.已知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A原子的质量为5.146×10-26kg,若以1个氧原子质量的为基准计算相对原子质量,请完成下列各题。
(1)求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
(2)若A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求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参考答案
1-5 ACCCA 6-10 BACDA 11-15 DCBAB
16.(1)2H 2S02 2Mg2+ (2)氢原子和氧原子 碳元素和氧元素
17.(1)Al (2)③ (3)S2- (4)15
18.(1)原子 (2)氯化钠 (3)6 8 (4)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19.(1)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原子 氢原子与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水分子,氧原子自身结合成氧分子 (2)H、O (3)A (4)不相同 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20.(1)1 (2) (3)Al3+ (4)离子 (5)H、O、Al (6)稀有气体 活泼 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He为2),原子结构都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
21.(1)作对比(或作对照) 实验 (2)试管C中的酚酞溶液比试管B中的先变红
(3)①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4)不污染环境且节约药品(答案合理即可)
22.(1)不会 原子核 (2)B (3)D (4)质子
23.解:(1)若以1个氧原子质量的为基准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设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x,则中子数为x+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十中子数,可得x+(x+1)=31,则x=1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
答:(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