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气受热过程(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大气受热过程(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3 14:3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1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
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结合影响风的三种力,说明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区别。
结合等压线图,分析大气运动的受力情况,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力的大小及风向。
大气的受热过程
01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思考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辐射的能量最强的部分波长越短;因此,太阳属于____________;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_____________。
可见光
长波辐射
短波辐射
红外光
可见光
紫外线
CO2
H2O
吸收
散射
O3
反射
吸收
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和散射。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云层、尘埃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晴天是蔚蓝色)
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
P30
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大气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因而天空呈蓝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为什么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多?
(3)为什么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太阳能少?
→ → →
地势高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太阳能丰富
(2)为什么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丰富?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地 面








地面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部分被近地面CO2 H2O气体吸收
地面长波辐射
少量被大气吸收 、散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

宇宙空间
反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增温
结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大气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 。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面长波辐射
太阳短波辐射
思考:夏天当夜间没有太阳辐射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冷呢?
地 面








地面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部分被近地面CO2 H2O气体吸收
地面长波辐射
少量被大气吸收 、散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

宇宙空间
反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逆辐射
大气增温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热量传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P32
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我们还能为延缓全球变暖做些什么?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霜冻指作物生长季节气温剧降到0 ℃以下植株受害的气象灾害,深秋至次年早春常发生。
晴朗无风夜晚,地面辐射散热,且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保温能力差,气温下降,易成霜冻。
“不时不食”,讲的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然而,到了如今,冬天吃西瓜、夏天吃萝卜,反季节蔬菜大行其道,这又是为何呢?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试解释温室大棚的保温原理?
太阳辐射




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烟雾防冻
果园铺沙
温室大棚
地膜覆盖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P32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嫦娥到月球之后她能够愉快的生活下去吗?
思考
说明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
1.观察图2.10,找出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辐射途径。
2.说明上述辐射途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
3.说明月球表面昼夜差比地球表面大的原因。
地球有大气;白天,大气削弱太阳辐射,气温不太高;夜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夜晚不致下降太低。故地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较和缓。
月球无大气;白天,无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气温高;夜间无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气温低。故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学以致用
请运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现象
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
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出现“午穿纱”的现象;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损失热量多,至清晨近地面气温达到最低,故有“早穿皮袄”的现象。
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
地势/ 天气/下垫面
①地势
②天气
③下垫面
地势高
大气稀薄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昼夜温差大
天气晴朗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
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昼夜温差大
阴天
相反
下垫面
比热容大


白天增温速度慢
夜晚降温速度慢


昼夜温差较小(如海洋)
小 结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