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培优训练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培优训练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03 16:4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声现象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  )
A.用声纳测量海底的深度 B.蝙蝠测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用仪器监听海啸
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一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正确是(  )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声音不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慢
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
4.广场舞俗称“坝坝舞”,一方面让老年人有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伴舞歌曲的声音也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场舞的伴舞歌曲是音乐,所以不能算噪声
B.伴舞歌曲之所以扰民,是因为音调过高
C.伴舞歌曲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D.当歌曲放得比较小声时,音箱没有产生振动
5.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魔术师有一种 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6.有关人的耳廓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没有耳廓很难看,所以主要作用是美观
B.耳廓是为人遮风挡雨的
C.耳廓主要防止杂物进入耳道中
D.耳廓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加清楚
7.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听到隆隆雷声预示可能要下雨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8.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由下述物质传播的顺序是( )
A.钢、空气、水 B.钢、水、空气
C.水、空气、钢 D.空气、水、钢
9.你听电话时能知道对方是谁,这是根据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特征中不同的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三种都可能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二、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70分
11.在高考和中考期间,考场周边有“禁鸣喇叭”的提示,这是为了减少_____污染.为了保护听力,声音强度不能超过_____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强不能超过_____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分贝.
12.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个特征:
(1)“雷声震耳欲聋”表示声音的________大;
(2)“小孩尖叫声刺耳”表示声音的________高.
13.由于____________,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14.在去年我县中学生文艺汇演上,李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观众耳中的。
15.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了18000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16.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________ .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 .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________ .(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________ 是正确的.
17.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
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变响,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变弱,音调变低.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变小,音调变得低沉;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后来人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多普勒效应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电磁波.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象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光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2)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工作的,仪器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与反射后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际测量中,若正在鸣笛的汽车静止,此时警察也静止不动,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现象.
(4)战场上,有经验的士兵从听到炮弹呼啸的声调越来越低,判断出炮弹正在_____他.(选填“靠近”或“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