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开水沸腾 B.铁锅生锈 C.煤气爆炸 D.食物变质
2.下列关于蜡烛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一吹即灭,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将蜡烛放入水中,无明显现象,说明蜡烛难溶于水
C.燃烧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参加反应的蜡烛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说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探究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C.探究条形磁铁周围磁场的分布
D.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4.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它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酸雨的形成 B.石墨变成金刚石
C.干冰升华 D.氢气遇明火爆炸
5.不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蒸发皿 C.燃烧匙 D.试管
6.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B.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C.铝丝用作导线 D.用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生铁制铁锅
B.氧气供给呼吸
C.用木炭除去鞋柜、冰箱内的异味
D.用食盐水来选种
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0.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⑤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30分)
11.(5分)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②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及时熄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这么做的目的是平衡气压,方便再次使用时易于取下灯帽,促使生成的水分挥发,利于点燃酒精灯。
(3)如图③所示,试管内壁沾有污渍时,清洗试管一般用 (填仪器名称),再用蒸馏水冲洗。
(4)实验完毕,图中处理仪器方式正确的是 (填序号)。
12.(5分)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④酒精可燃烧,⑤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⑥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⑦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
(2)化学性质有 。
(3)物理变化有 。
(4)化学变化有 。
(5)酒精的用途有 。
13.(2分)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较的实验操作中吹气和换气时应缓慢进行的目的 .
14.(11分)同学们已经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过探究了,请你完成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片石蜡放入水中,石蜡会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如图所示),图中b、c分别是 、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变黑(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发现烧杯内壁有 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了 和 .请写出石蜡燃烧这一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5.(7分)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中:
(1)怎样得到两瓶空气和两瓶呼出的气体?
(2)探究过程: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
比较项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含氧气多少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中
含二氧化碳多少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含水蒸气多少 向干燥的玻璃片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