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3 16:4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过程——
1640年
1775年
1789年
1681年
1868年
1933年
二战后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
革命
俄国1681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
罗斯福
新政
社会保障制度
确立
巩固
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英国超长待机女王——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他们谁才是政治权力的中心?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学习目标: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了解革命的长期性和曲折性;知道《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国历史进程
都铎王朝
央格鲁撒克逊诸国 5世纪中叶
七国时代 600-870年
威塞克斯王朝 829-1016年
诺曼底王朝(法国人) 1066-1154年
金雀花王朝 1154-1399年
兰开斯特王朝 1399-1461年
约克王朝 1461-1485年
都铎王朝 1485-1603年
斯图亚特王朝 1603-1714年
七国时代
都铎王朝的标志
伊丽莎白二世
1917年至今为温
莎王朝;2021年
4月9日菲利普亲
王去世(99岁)。
伊丽莎白一世
(1533-1603)
都铎王朝
最后一位君主
目录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二 资产阶级革命发生
三 《权利法案》

继承“王在法下”的传统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材料一:12世纪初,英格兰出现了一位好战却又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他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除阿基坦公国的全部领地。为了维持战事,约翰王加紧了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到了1215年春天,愤怒的贵族们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1215年6月15日,面临绝路的约翰王,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刀光剑影下,贵族代表与国王进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锋和妥协,最后,《自由大宪章》——这份和平停战宣言终于签署了。
1 . 英国议会的来源——《自由大宪章》
(1)颁布时间:1215年。
一、继承“王在法下”的传统: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由二十五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具有否决国王命令的权力。
——《大宪章》第六十一条
英国国王与贵族们签订《大宪章》
西欧古谚——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2)内容:
①国王不得侵犯贵族、教会的权利;
②不经贵族会议同意,国王无权征税。
(3)意义:《大宪章》第一次提出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 的基本原则。
材料一: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上议院又称贵族院,议员不由选举产生,部分是世袭贵族。下议院又称平民院或众议院,主要职权是立法、监督财政和政府。议员由每个郡从年满21岁、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男子中选举产生,任期5年。很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成为下议院的议员。
①组成:议会由上下两院构成,上院(贵族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平民院或众议院),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英国上议院
英国下议院
伦敦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
早期议会
(4)发展: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上院(贵族院):贵族
下院(平民院/众议院):骑士、平民
议会
②影响:自从有议会开始,想要加强王权的英国国王与限制王权的议会之间就一直存在矛盾。
材料一:“亨利建立了一个独立的英国教会,他成为英国国教的首脑,为了确保贵族的支持,亨利没收了罗马教会的土地分给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6世纪,王权(都铎王朝)与议会斗争的新情况。
16世纪,亨利八世在英国进行宗教改革。
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在英格兰推行重商主义,发展海外贸易。
2. 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材料三:“都铎王朝时期的英国议会不但没有停止活动,它的作用反而得到加强,为王权服务。主要由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代表组成的议会下院,在王朝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总是无条件地批准国王提出的法令;世袭贵族由于得到国王大量封地,由他们组成了上院对王国也是俯首听命。”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凭借地处大西洋的海上优势,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扩张,极大地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毛纺织手工工场遍及英国城乡,资产阶级成长起来。不少贵族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成为“新贵族”。
骑士
平民
分化
新兴的资产阶级
封建贵族
从事资本主义工商业
新贵族
(经营资本主义工商业)
旧贵族
政治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经济上: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知识补充
路德派
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
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自封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导者,正式成立了英国国教会,即新教教会(圣公会)。
特点:不承认罗马教皇的领导地位;只认可《圣经》;宗教仪式相对简单等。
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对教会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教
宗教改革
基督教
1054年
天主教
东正教
天主教
1517年
基督新教
西敏寺
詹姆斯一世鼓吹"君权神授",称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
他曾三次解散议会,直接开征新税,提高关税,还实行肥皂、纸张、盐、煤等的专卖权。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使得国库资金入不敷出。
君权神授
王权专断
强行征税
(2)17世纪,王权(斯图亚特王朝)与议会的较量。
资产阶级
新贵族
政治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经济上:自由发展资本主义
对立
矛盾激化

捍卫“王在法下”的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经济重心的转移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的壮大
新贵族的出现
国王鼓吹“君权神授”的思想,推行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矛盾激化
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能满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经济要求吗?
二、捍卫“王在法下”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 .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1625年,查理一世继位。继续无视英国议会的传统,寻找种种借口,巧立名目,任意征税。
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
内容:重申查理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征税;不经法院判决不能随意逮捕人;和平时期不能随意在居民家中驻军。这份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
结果: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于1629年下令解散议会,从此,英国进入长达11年的无议会时期。
查理一世
2 . 革命前奏:《权利请愿书》
(1)时间:1628年。
(2)目的:限制国王权力。
(3)结果:查理解散议会从1629年至1640年11年间,形成无议会统治的局面。
材料一:1637年7月,查理一世强令苏格兰接受英国国教,目的是把专制统治推行到苏格兰,引起苏格兰人民的愤怒。1638年苏格兰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发动了起义,并于1639年攻入英格兰北部。由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序幕。
阅读课本P81,梳理革命的发展过程。
导火线:1638年
苏格兰人民起义。
斯图亚特王徽
议会上议院
1640年重开议会议会提出限制王权。
1642年——1648年,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
3 . 革命进程
(1)第一阶段
内战开始:查理一世拒绝议会 要求并挑起内战。
克伦威尔
(1599-1658年)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独立派的首领,信奉
清教(加尔文教)思想。
在1642年一1648年两次内战中,克伦威尔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1644年7月取得马斯顿荒原战役胜利;1645年6月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1648年8月底,内战宣告结束,国王查理被抓获。
革命示意图
马斯顿荒原
纳西比
3 . 革命进程
(1)第一阶段
1649年5月19日
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成为英国国王中唯一一个被处死的国王。
查理一世面带微笑,态度从容,为了维持自己王者的尊严,冷静的说:死亡对我并不可怕,感谢上苍,我已准备好了。他先朗诵了自己做的一首诗,然后泰然自若的称自己是人民的殉道者,自己走到断头台前,结束了49岁的一生。
材料: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3 . 革命进程
(1)第一阶段
护国公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由于军功脱颖而出,1653他解散议会,自封“护国公”,实行军事专制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英国陷入群龙无首状态。 议会中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决定复辟旧制,但前提是承认议会的权力。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查理二世
(1630-1685年)
1661年4月,查理二世正式加冕为不列颠国王。
即位之初他就与强势的议会妥协,谨慎地行使其有限王权。1685年查理二世无嗣而亡, 52岁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位。他是最后一位信奉天主教的国王。
詹姆士二世
(1633-1701年)
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 并于1687年解散议会。1688年6月王后生下一子,这就加大了建立一个天主教王朝的危险。
威斯敏斯特宫
欢乐君主 行享乐主义
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接其女玛丽和女婿入
主英国,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威廉率军登陆
詹姆士二世拒绝法国国王援手,他信任的主
帅临阵倒戈。最终逃亡法国避难。
3 . 革命进程
(2)第二阶段:一场不流血的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
议会
王权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封建势力
1938
1649
1640
1660
1688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导火索:苏格兰人民起义
光荣革命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革命爆发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实行独裁统治
4 . 革命特点和启示
1642
内战爆发
1653
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怎样的特点?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1)特点: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和不彻底。
(2)启示: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1707年苏格兰和英格兰正式合并
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为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双王加冕
斯图亚特王朝
起义
战役
5 . 革命意义
对世界: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对世界近代史影响深远。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历这么多磨难确立的统治秩序靠什么来维护呢?

谱写“王在法下”的新篇
——《权利法案》
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1689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双王一起加冕。加冕的前提是必须先签署《权利法案》。
三、谱写“王在法下”的新篇:《权利法案》
1 . 时间:1689年。
2 . 机构:议会。
玛丽和威廉接受《权利法案》。
议会允许国王存在,君国王承认议会权利这说明了什么?
3 . 实质:议会和国王妥协的产物。
①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②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③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征收捐税。
限制财政权
限制立法司法权
4 . 内容:
材料三: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据材料,概括《权利法案》颁布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从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世界的中心。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张新宁:《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
5 . 影响:
(1)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3)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2)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4)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资本主义社会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人治
法治
民主
专制
封建社会
《权利法案》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趋势?
知识拓展——君主立宪制
定义:保留君主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特点:议会形式国家最高
权力,君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确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使国王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巩固: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体现出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的民主理念。把王位
继承用议会立法固定下来。并进一步限制王权,保证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权利。
责任内阁制形成:18世纪,选民直选议员组成下院;下院内多数党领袖成为首相(立法权、行政权,国家最高决策者);首相组织内阁(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和首相负责)。
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的议会”
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的国王”
议会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
对议会负责
内阁
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对议会集体负责
国王
形式任命
统而不治
掌握国家大权
监督内阁
国家权力中心
当今除英国外,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日本
明仁天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4.革命过程
(1)詹姆士一世时期
(2)英国法律和政治传统
(1)开始:
(3)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6)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查理一世时期
(4)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5)克伦威尔专权统治
(7)光荣革命
5.《权利法案》
(2)初步胜利:
2.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1649年
1640年
3.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6.影响: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课堂小结】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资本主义产生,较其他国家发达 B.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C.查理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处死查理一世    B.成立共和国
C.发生“光荣革命”   D.颁布《权利法案》
3.据新华社伦敦5月12日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人民宪章》
【课堂练习】
4.阅读英国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大事件
材料2:宪政体制让企业家可以在最小程度的政府干预下,追求经济利润。到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英国因为这些政策而成为最富裕的国家。 ——《新全球史》
(1)阅读材料1示意图,说出字母A、B、c所代表的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2中的“宪政体制”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是如何确立的?
A.议会重新召开
B.光荣革命
C.颁布《权利法案》
制度:君主立宪制度
确立: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