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十二课
阿拉伯帝国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阿拉伯半岛
三洲五海之地
亚洲
非洲
欧洲
黑海
里海
地中海
阿拉伯海
红海
1、背景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生存危机、社会危机、信仰危机严重,人们渴望统一
材料一:半岛大多数阿拉伯人在六至七世纪时尚处在原始公社解体、国家产生的前夕。在这个阶段……氏族部落间盛行血亲复仇;奴隶和贫穷的民族成员不断起来反抗贵族的剥削压迫,贵族之间也经常为争夺水源和牧场而发生争斗。半岛上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材料二: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2、创立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7世纪初
穆罕默德(先知)
《古兰经》
独尊安拉
① 时间
③ 创立者
⑤ 经典
⑥ 教义
阿拉伯半岛
② 地点
④ 教徒
穆斯林(顺从者)
穆罕默德自称是真主安拉派到人间来拯救世人的使者(先知),宣扬顺从安拉的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这就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意为“和平”“顺从”,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穆斯林(顺从者)”
穆罕默德受到天使
吉卜利勒的启示
穆罕默德在传教
《古兰经》阐述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和基本宗教原理,又解答了广泛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即是伊斯兰教的精神源泉,也记载了古代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历史。还是一部社会法规和政治制度。
3、传播过程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① 610年
麦加
传教
政教合一的
阿拉伯国家的雏形
② 622年
迁居麦地那
建立
穆斯林公社
③ 630年
占领
麦加
④ 632年
穆罕默德
去世
半岛基本统一
氏族部落 穆斯林公社
部落血缘 成员皆兄弟姐妹
战争不断 禁止相互仇杀
阶级分化 公社内外事务需
贫富差距 听从穆罕默德决定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
叙利亚
波斯
阿富汗,印度西北部
唐朝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六:天宝十年(751)……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yì ,深入七百馀里,至恒罗斯城,与大食遇。
埃及
西班牙
北非
二、阿拉伯帝国
为什么阿拉伯的战士能如潮水般涌出阿拉伯半岛进行征战?
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
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为了争夺商路和土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二、阿拉伯帝国
探究: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关系
为主道阵亡的人,你绝对不要以为他已死去,其实他们还活着,在真主那里享受给养……谁为主道而战,以致杀身成仁,或杀敌致果,将赏获重大的报酬。
——《古兰经》
相互促进
扩张动力
推动传播
阿拉伯
帝国
伊斯
兰教
1、政权特点:
二、阿拉伯帝国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政教合一
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哈里发为专制政权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为一体,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三大权力系统。既是帝国元首又是伊斯兰教的宗教首领。
2、灭亡: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
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①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三、阿拉伯文化
材料一:
材料二:
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招揽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八年级教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1.地理优势
2.哈里发的重视
阿拉伯翻译运动
3.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阿 拉 伯 数 字
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所以得名为阿拉伯数字。
1.数学
2.医学
阿拉伯帝国的医学解剖图
《医学集成》、《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文学
材料一:英国学者罗伯特·布雷福特说:“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现代的欧洲文明就根本不会出现;如果没有他们,欧洲就不会扮演那么一种超越所有先前进步阶段的角色,如果不是受阿拉伯文明的影响,在十五世纪,真正的文艺复兴就不可能发生。”
材料二: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明确指出:“···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根据材料,评价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史上的作用。
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课堂小结
穆罕默德创
立伊斯兰教
宗教思想:独尊安拉
时间:7世纪
经典:《古兰经》
圣城:麦加
促进
阿拉伯半岛统一
阿拉伯帝国
时间:8世纪中期
特点:政教合一
地域:横跨亚欧非
促进
阿拉伯文化
成就:数学、医学、文学《天方夜谭》
评价:沟通东西方;卓越贡献
世界影响
推动传播
课堂训练
1、以下哪个地方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希望拜谒的地方( )
A.麦加大清真寺 B.“哭墙”
C.巴黎圣母院 D.圣索菲亚大教堂
2、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因为( )
A.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A
A
3、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国家的性质是( )
A.政教分离 B.政教合一
C.世俗政权 D.宗教政权
4、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
5、下列文学著作中属于阿拉伯文学的是( )
A.《荷马史诗》
B.《诺亚方舟》
C.《天方夜谭》
D.《大唐西域记》
B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