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3 17:5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1.“84消毒液”可用于新冠状病毒肺炎的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 NaCIO)的现象为:。则X的化学式是
A.ClO2
B.H2
C.H2O
D.Na2O
2.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制取硅的现象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
A.Cl2
B.H2O
C.HCl
D.SiH4
3.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4.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火法炼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CO B.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C.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该反应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5.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反应物是纯净物
6.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7.下列关于现象:的读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
B.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C.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D.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9.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0.将一定质量木炭跟少量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充分反应。下图一定不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物质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图像是
A. B.
C. D.
11.碱式碳酸铜受热能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请你判断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
12.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
选项 实验事实 观点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
B 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分的
C 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D 5mlL水和5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 微粒间存在间隔
A.A B.B C.C D.D
13.在现象中:“+”表示______,“△”表示______。生成的气体符号为“______”,难溶化合物的沉淀符号为“______”。
14.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1)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从微观看,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
(2)水是由________ 构成的,从微观看甲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
15.“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请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①2个氧原子:_______;②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A~D是不同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①已知12号元素是镁,写出B的粒子符号_______。
②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写出该反应的现象_______;
②从示意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写一条即可)。
1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该反应中的生成物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
(4)该化学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画微粒符号)。
17.加热氯酸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
(1)利用装置甲制取氧气。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②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氧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③为了获得较干燥的氧气,适合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将2mg氯酸钾和mg高锰酸钾混合加热,测得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X表示______________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图像。
②据图分析,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18.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若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取氧气,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氢气,若用装置G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
(5)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现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5.5g,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10.7g。求: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
②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
19.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利用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C2H6O),其中包含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的反应()。每生产2.3t乙醇,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
20.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X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材料,取11.2g X在O2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0g CuO、8.0g MgO。
(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O2的质量为多少克。
(2)通过计算求X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
6.C
7.B
8.A
9.A
10.C
11.D
12.A
13. (1) 和 加热 (2) ↑ ↓
14. (1) 乙 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分之间间隔变大 水分子 (2) 水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为一个氧分子
15.(1) 2O
(2) Mg2+ C 200.60
(3)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16.(1)2:1:2
(2)化合反应
(3)可能
(4)、
17.(1) 酒精灯
防止收集排出的空气,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向上排空气法
(2) KCl 反应后高锰酸钾质量减少
18.(1)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2)F
(3)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4)②
(5)AE或AF
(6) 4.8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
19.4.5t
20.(1)4.8(2)1: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