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03 17:5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2.建国以来,中国航运经济取得迅猛发展,现在已成为航运大国,正向航运强国迈进。为保证船舶的使用寿命,船舶要进行防锈处理,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A.刷防锈漆
B.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船舶的零部件
C.给某些部位涂油
D.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
3.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以及“雪龙2号”的船身等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下列金属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制品表面镀保护层
B.改变金属结构制成合金使用
C.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
D.用稀盐酸定期清洗金属制品
4.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C.
D.
5.下列现象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6.空气中含①N2 ②O2 ③稀有气体 ④水蒸气等成分,其中与钢铁生锈有关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7.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Mg(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Mg2+和Fe3+
B.滤液中含有Mg2+和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
D.滤渣中可能含有Mg
8.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处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是CO
B.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通入CO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C.该实验可以观察到B处固体从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D.该模拟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气焊
10.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上有峡谷山群、尘埃风暴,昼夜温差较大。安全着陆无需考虑的因素是
A.火星地形地貌 B.探测器金属硬度 C.火星岩石成分 D.探测器外壳熔点
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②③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原理,关于该装置和反应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盛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前要先通CO,加热后B中出现浑浊
C.已知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b→c→d
D.这种方法“炼”出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最大的区别是不含碳
二、填空题
13.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建造高铁使用了大量铁合金,构成金属铁的粒子是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炼铁方法。现代工业利用高炉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
(3)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14.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___性。
(2)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用现象表示)。
(3)2020年6月21日,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制造样车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金属资源有限,不能再生。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
15.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黄铜和纯铜,硬度较小的是_____。
(2)生活中的铝制品都很耐腐蚀,原因是_____(用现象回答)。
(3)某工厂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滤渣中有Zn,则滤渣中除有Zn外,还一定含有_____。
②若滤渣中有Cu,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16.能源改变生活。
(1)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主要材料是铜,利用铜的___________性。
(2)风能属于____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3)除题中所说能源外,再写一种新能源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如图为CO还原Fe2O3的微型装置图,则A处V型管内的固体粉末由_______色逐渐变黑; B处V型管内的溶液变浑浊,现象为____;将尾气点燃,现象为_________。
18.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研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振荡 红色粉末全部消失,溶液呈棕黄色 粉末为Fe2O3
_________ 粉末为Cu
(1)写出“红色粉末全部消失”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____。
(2)取该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CO,然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实验装置如图:
①实验时,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若该粉末全部是氧化铁,在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其中B装置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CO。
③如果该实验没有装置B、C,实验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若用该方法制得铜16 kg,理论上需要硫酸铜多少千克?
20.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这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 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B
6.B
7.C
8.C
9.A
10.C
11.D
12.C
13.(1)原子
(2)节约资源或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即可)
14. (1) 导热 硬度大等合理答案 (2) 涂油(或喷漆;或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金属等合理答案)
15.(1) 纯铜 (2) Ag、Cu (2) Zn(NO3)2 (3) Cu(NO3)2
16.(1)导热
(2)可
(3)核能
17. (1) 红棕
18. (1) 无明显现象 防止一氧化碳和装置内的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2)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3) 一氧化碳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19.40 kg
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10.8 k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