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3 19:3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微信是一种聊天交友的工具。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中,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项羽 B.张骞 C.曹操 D.华佗
2.“汉武盛世”大型汉代文物展上出现了石天禄神兽像(下图),是汉代的祥瑞之物,既像老虎,又像狮子。狮子生于中亚一带,之前未见于中原地区。影响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司马迁写成《史记》
3.秦汉时期为建立和巩固大一统格局,增设不少机构。下图在西北方向的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汉代管理机构是( )
A.行中书省 B.西域都护 C.安西都护 D.伊犁将军
4.小明同学在复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时,绘制了如下时间轴。对此,解说合理的是( )
A.西域指甘肃阳关、玉门关以东的地区
B.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公元前1世纪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D.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相距210年
5.公元前60年,宣帝命郑吉监护西北方各国的安全,因总领两道,遂号都护。……其职责为管理屯田及兼护南北二道之通畅,一般任期3年,直属中央调遣。下列不能体现材料有关西域都护府的观点的是( )
A.监护西北各国安全 B.保护交通要道
C.为了开辟丝绸之路 D.加强中央对西域的管辖
6.在下列村料中,属于研究“古丝绸之路”第一手史料的是( )
A.长篇历史小说《张骞大传》 B.连环画《安西都护府》
C.邮票《玄奘西行求法》 D.丝绸之路上唐代遗址出土的罗马金币
7.“草头”是常熟居民喜食的一种蔬菜,它的学名叫“苜蓿”,从下面示意图可知( )
A.战国时常熟地区就开始食用“草头”
B.“草头”的传入与丝绸之路有关
C.“草头”原产于中原地区
D.“草头”的到来与长城的修建有关
8.西晋《古今注 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 )
A.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B.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汉朝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 D.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
9.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0.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等食物应该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11.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一带一路”合作呈现十足韧性——中欧班列逆势增长,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一带一路”源于西汉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下面示意图中空缺处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是( )
A.洛阳 B.咸阳 C.长安 D.敦煌
12.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名字,主要是因为( )
A.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影响深远而广泛,名称准确生动
B.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C.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人们好记
D.张骞通西域后命此名字
13.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路线正确的是( )
A.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B.长安—西域—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欧洲
C.长安—西域—中亚、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西域—欧洲—中亚、西亚
14.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商路 B.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今洛阳
C.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丝和丝织品是贸易的主要货物
15.“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这句话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民族融合的加强 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中外文明的交流
16.考古专家在龟兹国遗址(古西域国之一)中发现了“龟兹五铢钱。”其外形酷似汉武帝的五铢钱,正面铸篆书“五铢”,背面铸龟兹文符号,故又称“汉龟二体钱”。这一文物可用于说明( )
汉武帝五铢钱 龟兹五铢钱
A.吐蕃风情与中原汉文化的交融 B.中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C.西域政权对汉文化的认同趋势 D.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原因
17.下图是丝绸之路河南段的4个遗址,它们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恰恰代表了丝绸之路上的城址、门址、关隘遗址、道路遗址这几种不同的遗产类型,这“一城一门一关一道”突出地反映了丝绸之路河南段遗产的特点和价值。据此可知( )
A.丝绸之路,始于隋唐 B.洛阳文明,源远流长
C.中原文化对世界贡献巨大 D.河南是古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
18.广州亚运会的主题歌是《亚洲之路》。为迎接广州亚运会而举办的“亚洲之路”活动,创意来自古代丝绸之路,旨在以“两条丝路拥抱亚洲”。结合所学知识,“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的地方是( )
A.非洲西海岸 B.波罗的海
C.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D.孟加拉湾
19.暑假期间,一同学设计了如下旅游路线:“东南海港→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这一路线在古代历史上是( )
A.张骞出使西域路线
B.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C.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D.文成公主入藏路线
20.东汉明帝时,派一位使者出使西域。他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他是( )
A.张骞 B.甘英 C.班勇 D.班超
21.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被封为定远候。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
③恢复西域与汉朝的联系④大败匈奴,使其无力与西汉对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2.请仔细观察下图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材料二 图二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实现中国与周边、与亚欧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将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的发展,也使中国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图二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什么?
(2)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3)参照图二请将这条商路的起点①、终点⑤及②的地名填在横线上。
① →② →③新疆→④西亚→⑤
(4)现在的新疆是图二商路上的重要地区之一,西汉政府为加强统治,对该地区如何进行管理?这样做有何历史意义?
(5)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今天“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C
6.D
7.B
8.A
9.C
10.B
11.C
12.A
13.A
14.B
15.D
16.C
17.C
18.C
19.B
20.D
21.B
22.(1)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2)图一为图二开通奠定了基础。
(3)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⑤是欧洲。
(4)设置西域都护;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
(5)可促进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