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墨线的变化(教案)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 墨线的变化(教案)沪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0-06 10:2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墨线的变化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
年级:三年级
教材:上教版美术教材 三年级第一学期
--------------------------------------------------------------------
教材分析:《墨线的变化》是《美术》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走近名作》中的第二课,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第二节国画课。本课学习要求为:①用毛笔尝试画出中锋和侧锋,浓淡各异的墨线。②用墨线进行简单的创作。通过介绍齐白石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墨线变化,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初步了解中锋和侧锋的特征,引导学生欣赏传统国画中用线来表现的作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要“重视学习和传承祖国民族与民间优秀美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扩展体验感悟渠道,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基于以上理念,本课中为学生营造了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氛围。学生通过欣赏传统作品,了解传统绘画、初步认识墨线的技法。通过观察、尝试掌握中锋侧锋墨线的表现技法,欣赏大师作品中墨线的运用,让学生拓展视野,打开创作思路。最后,拓展欣赏大师作品,并了解传统水墨画,让学生感受水墨画的笔墨情趣,感悟民族文化魅力。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画的用笔方法,初步掌握中锋和侧锋的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示范,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用笔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中锋和侧锋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
墨线之间疏密,浓淡的表现。
四、教学准备:
毛笔、宣纸、墨汁、水等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示意图例
欣赏导入 播放课件:回顾上节课的要点,总结水墨画的基本规律。 师:我们看这幅画面,主要是什么构成的? 生:有浓有淡的墨点,还有墨线。 导入课题。 欣赏作品。 学生回答提问。 3.学生欣赏。
尝试发现 1.出示课件,欣赏齐白石作品。师:说一说这幅作品中墨线有什么特点? 2.教师讲解墨线的中锋和侧锋。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示范,了解中锋和侧锋的表现方法。) 3.引导学生尝试画中锋线条和侧锋线条。 教师出示要求:请尝试画出中锋和侧锋的墨线,并思考如何能够一笔画出浓淡的墨线。 (教学意图:发现问题,诱发思考,体会用笔用墨的技巧。) 4.教师巡视,展示学生成功的尝试结果。问:给大家说一说,你是如何做到的? (墨线有几种,中锋、侧锋还有逆锋用笔。 中锋:笔尖在线条中间运行。 侧锋:笔尖在线条一侧运行。 逆锋:反着笔毛的方向用笔。 关注墨色的变化。) 5.师:请区分一下什么样的线条是中锋、什么样的线条是侧锋。 (中锋:笔画两边都十分光滑的线条是中锋。 侧锋:笔画一边光滑一边毛糙的线条是侧锋。 偏锋:笔毫完全倒向一侧的线条是偏锋。 ) 6.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齐白石作品,简单介绍齐白石等大师作品,提醒学生欣赏画面墨线的运用。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范画,了解墨线的不同表现形式,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墨线的画法。简述作者事迹,让学生明白祖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7.出示现实中树的照片,引导学生用墨线来表现。师:看看我们刚才尝试练习的作品中的点,可以变成什么? 出示枯树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树枝、树干的生长姿态。 师示范画树。 (步骤:先从树根画起或从树干画起,注意树干的主次、疏密、粗细等。) 1.学生了解墨线变化。 2.认识中锋、侧锋。 3.学生尝试描绘,发现问题。 4.学生交流尝试经验。 学生回答。 5.学生拓展思维,加深对中锋、侧锋用笔的认识。 6.欣赏作品,了解中国画的特点,以及画面中墨线的运用。 7.拓展学生思维。举一反三,思考如何用墨线表现作品。
艺术实践 教师出示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画出中锋和侧锋,有深有淡的墨线。 提高要求:用粗细、浓淡变化的线条,画一丛树林。 学生作画。 (教学意图:分层次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展示评价 教师组织点评: 看看谁的作品中墨线变化最丰富? (教学意图:通过点评再一次强调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自评、互评。
拓展 揭晓谜底:欣赏传统中国画作品。(教学意图:拓展学生视野,了解水墨画线的绘画演变历史。) 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