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前五单元复习试题(十八)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种环境气氛里,他们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着一种淳朴本色的美。
B.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由衷赞叹:“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C.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
D.平桥村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 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_ 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 ,好不热闹!
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
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二、基础知识综合
6.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忘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辨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yì( )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nüè( )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选自郑振铎的《猫》)
(1)上面一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在原文用横线画出并改正在下面。
( )改( ) ( )改( )
(2)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汉字。
三、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是中学生绕不开的话题,为此,初三·1班将开展“未来之光——护眼行动”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调查]
(1)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我们准备对初三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你为问卷设计两个问题。
[请你转述]
(2)班主任王老师对金晶同学说:“我们班想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听说你的邻居李叔叔是眼科专家,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两点半到班上来做这次讲座,你问问他能来吗 ”
第二天,金晶应该怎样向李叔叔转述王老师的话
四、对比阅读
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8.辨其音·走进文本: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好语似珠 B.好学不倦
9.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悟其理·丰富思想:《礼记》中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请摘抄下面诗中告诉了我们“至道”的诗句,并将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批注在相应位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句: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
11.取其精·学以致用:《论语》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选择其中一句作座右铭,你会选择哪句?为什么?
温馨提示:①座右铭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选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论语》中的其他语句。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是一盏灯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 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色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闪着一双绿光的狼、碗口粗的蟒蛇、吸血的蝙蝠,各种千奇百怪的野兽,还有……
儿子想哭。儿子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儿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突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
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到了,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 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了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种: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突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钱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 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选自《2017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2.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13.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微弱的月色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2)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14.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
1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6.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地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
17.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①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②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③
18.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19.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
20.请你谈谈对“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
2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作文
22.你家是否养过动物?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记忆?请以你收集到的资料和你生活中的见闻为素材,写一篇与动物有关的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4.C
5.C
6.(1) 忘 妄 辨 辩
(2)益、虐
7.⑴示例一:你认为导致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示例二:你知道预防近视的措施有哪些?
示例三:为保护视力,你会做什么?
⑵示例:李叔叔,您好!我们班明天下午两点半将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我们班主任王老师想邀请您来做这次讲座,不知您能否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
8.B 9. 不也很快乐吗?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10.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批注: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要用乐观的精神看待社会人生。
11.示例一:座右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理由:我以此句为座右铭是为了警醒自己学习时要边读书边思考。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只有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学得扎实深刻。
示例二:座右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理由: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我以此句为座右铭是为了激励自己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都要坚守气节,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
12.①儿子(14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路,在父亲带领下走出森林。②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房帮助他走出困境。 13.(1)(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森林的黑暗和恐怖,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2)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松。(或:外貌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的艰辛。) 14.父亲没有看到灯光。理由:父亲说看到了灯光,不过是对儿子的安慰。①父亲的身高只比儿子高半个头;②从迷路到小木屋的漫长过程中,儿子多次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都是黑乎乎的;③父亲进小木屋时,“长舒了一口气”,表明他心里一直没有底。 15.示例:①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有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②充满智慧。迷路后,父亲用善意的谎言“前面有灯光”激励着儿子跟着走出森林。(或:乐观坚强、有担当、对儿子有着深沉的爱……) 1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儿子在成长困境中的引领作用,如一盏灯,照亮并温暖儿子一路前行,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17.①春夜小麦 ②饱满 ③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柔和美好)。 18.(1)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2)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带有递进关系的动词,充分表现了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 19.写“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 20.“手指上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加美好柔和。因为敬畏与感恩,更加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21.示例:只有奋斗的岁月和成长的生命才有醉人的芳香和永恒的价值。就像我们的青春,岁月流逝,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以辛勤的耕耘去获取人生的精彩,才能将岁月的“葡萄”酿成生命的“美酒”,并永存为人生的“诗篇”或“画卷”。
22.参考例文
我家的小狗
天气阴沉沉的,风从窗缝挤进来,扑在脸上凉嗖嗖的,这是一个很容易勾起人伤心事的天气,又恰好在一个伤感的秋季,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你,鼻子一酸,视线变得愈来愈模糊了。
两年前妈妈从狗贩手中救下了你,当时的你才那么小,巧克力色的鬈毛软软地贴在身上,在阴暗的铁笼中待了那么久,你看世界的眼神都是陌生怯懦的,连睡觉都要人抱着。
爸爸总是皱着眉头看着你:“太小了,牙都没长齐,还是个杂种的泰迪,不好养”。但在我和妈妈的竭力争取下,你还是被留下了。从此,你有了家,有了名字——巧克力。
我把狗粮泡软了给你吃,却因为没有经验让你经常吃不饱而患上贫血;我每天都要在网上抄一大堆养狗知识;宠物医生的每一句话我都会牢记心里。爸爸的态度也慢慢地转变,偶尔会带你去楼下散步,虽然你胆子太小,见人就跑。
半岁时,你染过一次严重的皮肤病,不停地脱毛,生虱子,身上大片大片满是皮屑的裸露皮肤。我每天上学只能干着急,是爸爸和妈妈天天为你搽药膏,捉虫子,持续了整整半年。
你越长越漂亮,身体也渐渐结实了,开始露出你顽皮的本性:咬坏牙膏、撕碎卫生纸、打翻垃圾篓……爸爸总是边收拾便扬手,作势要打你,你却安安静静地蹲在那,歪着脑袋可怜兮兮望着他,最终那只大手也只是轻轻拍了拍你的头。
我知道你还是只聪明的狗,看见我换鞋就会在门口等着出门;工作日的早晨总是乖乖地待在阳台等我们回家;会找到在沙发下藏了几个月的网球……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都像一颗巧克力糖,在我心里化成温暖甜蜜的一片,笼罩着我的心,连胸口都是暖暖的。
可是上帝似乎也爱上了你,在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出国旅行时,妈妈把你寄养在了宠物店,他们带你出去玩时,你却不小心被一辆电动车带走了。妈妈强忍了一个多月,旅行结束时才告诉我这一噩耗。心里一根弦当时就崩断了,泪水止不住地落下来,一滴一滴砸在心口,火烧火燎的痛感,像从生命中被狠狠地挖走了一大块,怎么也愈合不了。
我抬头看看天,云层似乎更加阴郁了,我不知道,那么胆小的你在天堂,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在思念着曾经拥有彼此的时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