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前五单元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前五单元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3 22: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前五单元复习试题(二)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2.选出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3.【诵美文,歌赞家乡】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4.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论语》,让“我”感到痛苦,少年鲁迅也不喜欢《天演论》。
B.藤野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为人正直的人,他和寿镜吾都是鲁迅非常尊重的老师。
C.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他对辛亥革命是非常欢迎的,但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和重用。
D.《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封建孝道思想的著作,鲁迅针对“卧冰求鲤”“孔融让梨”“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棱镜(líng) 花苞(bāo) 吝啬(sè) 端庄(duān)
B.池畦(wā) 睫毛(jié) 化妆(zhuāng) 掩饰(shì)
C.高邈(mào) 干涩(sè) 凄冷(qī) 莅临(lì)
D.静谧(mì) 绿茵(yīn) 娇媚(mèi) 粗犷(guǎng)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
语段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①(趴 伏 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xiāo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语段二: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②(喜悦高兴愉快),q 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菜畦( )云xiāo( )
花团锦簇( )q ( )盼
(2)结合语境,为语段①②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不是动词的一项是( )
A.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B.从草间直窜向云霄
C.就有无限趣味D.独自躺在床上
(4)语段二中的画线句使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当时_____________的心情。
三、综合性学习
7.下图是乘风组绘制的鲁迅和艾青的足迹图,并标注了对应作品。请参考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请你在A处填上对应的地点,B处填上对应的作品。
(2)组员在整理中发现,行走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请你从两位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人物的足迹和名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辣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丙】
初,操壮关羽之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使张辽以其情问之,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耳。”辽以羽言报操,操义之。及羽杀颜良,操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刘备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操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8.【甲】诗是曹操的《___________》,【乙】文作者是___________。
9.对【甲】诗【乙】文的理解,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描写秋日沧海壮阔的景象。 B.【乙】文详述平定南乱的艰苦历程。
C.【甲】诗作者表达报效国家的壮志。 D.【乙】文作者满怀临危受命的焦虑。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1.解释【丙】文中的加点词。
(1)使张辽以其情问之( )
(2)吾极知曹公待我厚( )
12.对【丙】文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羽尽力封存了曹操的赏赐,拜见并上书后辞别
B.关羽尽力封存了曹操的赏赐,写信(向曹操)辞别
C.关羽把曹操的赏赐全部封存,拜见并上书后辞别
D.关羽把曹操的赏赐全部封存,写信(向曹操)辞别
13.下面是三位同学围绕“三国英雄”展开的讨论,请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同学一:【乙】文作者是名垂青史的英雄,他在【乙】文中表达了______________之情,感人至深。
同学二:读了【丙】文,我认为曹操是英雄。他厚待与刘备“誓以共死”的关羽,真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大人物。
同学三:关羽也是英雄。由【丙】文中“奔刘备于袁军”和“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可见其知恩图报,令人钦佩。
五、现代文阅读
(乙)阅读《父亲的病》一文,回答下面小题。
明天就请陈莲河。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服它。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匾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14.陈莲河在给“父亲”治病过程中用了哪些药和药引?
15.“败鼓皮丸”能“治病”的原因是什么?最终这副药起作用了吗?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它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鸣”,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叙写了“我”第三次养猫的经历。
B.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愤怒→悔恨→无奈→悲痛。
C.猫的含冤受屈与“我”的狂暴武断形成对比,为后文写“我”的难过与后悔作铺垫。
D.选文表达了对人类虐待动物的批判之情,希望全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
17.结合全文,说说文中原句比改句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
(原句)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改句)我以为真是“畏罪潜逃”了。
18.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作用。
六、作文
19.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感受、见闻和想法吧?请任选一个方面,自拟题目,把它写下来,不少于5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
6. qí 霄 cù 企 伏 喜悦 C 反问 喜悦、幸福
7.(1)A:仙台 B:《大堰河——我的保姆》(《芦笛》《铁窗里》《太阳》《煤的对话》《春》《笑》《黎明》《复活的土地》等亦可)
(2)示例一:我选鲁迅。鲁迅的求学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从绍兴到南京,他见识到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他阅读《天演论》,认识自己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越发明显,准备走上救国的道路;从中国到日本仙台,他认识了为人正直善良,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在看电影事件中也见到了中国人的麻木和弱小,认识到自己只有弃医从文才能从精神上解救中国人。
示例二:我选艾青。艾青的诗歌创作之路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从巴黎到上海,他改绘画为写诗,在狱中抒发对自己的保姆——大堰河的挚爱与怀念,认识到借诗歌去思考国家命运,表达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从上海到延安,抗日战争和延安生活让他认识到诗歌能够驱逐黑暗,展现中华民族的振奋精神与英雄气概,如《向太阳》中,土地和光明成为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
8. 观沧海 诸葛亮 9.A 10.(我)担心先帝对我的托付没有效果,以致伤害了先帝的英明。 11. 派\派遣 最\极其\非常 12.D 13. 报先帝而忠陛下 爱才惜才,宽厚 杀颜良
14.用的药:原配的一对蟋蟀、平地木十株、旧鼓皮制成的败鼓皮丸。 15.水肿又名鼓胀,这位庸医则用打破的鼓皮做成的丸药治疗水肿,即企图利用字面上的意思治疗疾病。不可能起作用。说明陈莲河是庸医,只会耽误对病人的医治;也说明当时世人的愚昧。
16.D 17.示例:原句把“我以为”放在后面,构成倒装句,突出强调了“我”的武断和自以为是,为后文揭示真相埋下伏笔,比改句表达效果更好。 18.内容上:“我”妄下断语,冤枉了第三只猫,致使它含冤而死,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表现了“我”的愧疚和忏悔。“永不”表现了“我”决绝的态度。结构上:以永不养猫结尾,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9.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
校园,是人才的摇篮,是除了家之外的第二个处所。人们提起校园时,往往想起书声琅琅,想到学生在课堂全神贯注地听课,老师娓娓地讲课。但是,我理想中的校园可不尽如此,它更多承载的是学生的欢歌笑语,充溢着师生的快乐。
我爱校园,它培育一代代的莘莘学子。我理想的校园生活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老师在讲台上的谆谆教诲。那还有老师任职吗 那是当然,老师的作用是在于一旁的提醒与指点迷津,当然还有至关重要的督导。那么学生干嘛呢 除了学习以外,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呢 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老师牵引式学习,而是自主性学习,课程不再有界限,课题自己钻研,以兴趣为主。让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被充分地挖掘。
校园不仅仅是学习园地,更是文化娱乐的传播地。学校每周二晚为电影之夜,让学生也作为影评人来观赏电影。每两周举办厨师才艺大比拼,同学们在品尝食物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自创招牌。每天都有课程班充实同学的学识。每月都有科技文化节,将科技与文化汇聚舞台,让学生的每月的探索得以展示。丰富的娱乐节目,使校园生活便不再单调。每一学期,各位同学的学习成果经同学投票,老师审查,评出校园的学期奖,有丰厚的奖品,鼓励同学再接再厉。
我理想中的校园生活是否让你心动呢 让我们努力奋斗,将这理想中的生活变成真实的生活,让梦想走进现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