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件(共10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件(共10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8 14:0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9张PPT)
排名 学校名称 星级
1 南京农业大学 ★★★★★
2 华中农业大学 ★★★★★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4 华南农业大学 ★★★★
5 中国农业大学 ★★★★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1.结合实例,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区域认知)
2.明确区位的含义,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说明这些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综合思维)
3.结合相关案例,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人地协调观)
根本 原因 直接原因 表现
经 济 发 展 城镇化推进 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形成远离城市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减少,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 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________生产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____________农产品需求增加
________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限制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气候 热量 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品种和耕作制度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光照 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水源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林牧业;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土壤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土壤的肥沃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 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的产品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策 法规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劳动力 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适宜分布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商品农业宜分布于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良种 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①“聚宝盆”说明这里物产丰富:棉花、瓜果、金属矿产等物产丰富
②“肥水不流外人田”:一方面说明这里物产多为自己所用(人口稠密,农产品消费量大,商品率低);另一方面反映出这里交通不便,物产难以外运(现代交通运输线路数量少,交通不便,且易受大雪等灾害的影响,农产品外运不便)。
农业类型 区位选择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林业 山地、丘陵地区
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
渔业 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
农作物 区位选择
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水稻 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平原地区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区
苹果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第(2)题,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种植小麦收益低,收割水稻后翻耕播种会增加生产成本,导致利润下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才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不经翻耕播种小麦不能提高产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水侵蚀作用小,水土流失不严重;当地水资源充足,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减少蒸发。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单产(kg·hm-2) 75 000 6 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