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身边的方形物体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
年级:三年级
教材:上教版美术教材 三年级第一学期
--------------------------------------------------------------------
教材分析:《身边的方形物体》是《身边的世界》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通过让学生对方形和立体方形的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方形物体,在能正确表现立体感的基础上,添加物体特征,把方形物体画成某一种事物,并且根据所画内容再进行组合添加,完成一组立体方形物体,练习表现方形物体多角度的立体感。
学情分析:方形物体在生活中到处可见,但学生并没有这种意识,在本课中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立体物品,这些学生经常接触的方形物体能以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之前有画书包、文具盒等方形物体的经验,他们以往对方形物体有初步的认知,为本课描绘生活中的方形物体作了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方形物体不同视角立体感的画法,进行添加,表现方形物体并组合出有立体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讨论与创作过程中,学习对方形物体观察和表现的方法,绘画出立体的方形物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方形物体立体感的美,培养观察细致的品质与能力,感受表现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表现出不同视角方形物体的立体感。
难点:添加组合的方形物体立体有创意。
教具:教学课件、方形石膏模型、记号笔、彩铅。
学具:记号笔、纸、彩铅。
教学设计思路:
《身边的方形物体》是三年级的绘画写生创意课,运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方形物体进行教学。本课的教学从对比平面的方形和立体的方形开始,让学生了解立体方形的表现方法,再找一找生活中的方形物体,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体,用方形石膏模型绘画出不同视角的立方体的变化现象,让学生当场写生有利于更直观的发现立体方形的视角与表现,初步了解方形物体的透视原理,并且示范,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添加变化出具体的方形物体。学生尝试在自己绘画的立体方形上添加喜欢的事物特征,表现出生动的形象,随着对方形物体的想象,视觉空间变化很多,学生增加的细节和构思不断完整。将方形物体添画成生活中的物体,教师提醒添画的部分要注意立体感的表现和方形物体要统一。在完成单个方形物体后再进行添加,尝试绘画出一组方形物体,巩固方形物体立体感的表现方法。方形物体的组合要注意高低、大小、前后重叠的变化,组合有一定的创意。用方形物体作为画面主体,添加环境物,注意前后遮挡关系,完成完整的画面。
本课教学中,教师要纠正学生作业中明显不正确的方形物体表现方法:1.画出三个以上的面。2.线条方向偏差较大,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3.组合形体的观察角度不统一。
教学过程:
一、 对比与讨论
1.出示图片:
2.讨论:这两个图形有何不同?
教师:平面和立体。
3.说说生活中的方形物体。
4.出示生活中方形物体的图片。
揭示课题:身边的方形物体。
二、观察与尝试
1.出示立方体石膏。
观察、讨论其立体感的变化:看到的面的数量及形状有变化。
2.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并写生方形石膏。
作业要求:线条清晰,能表现出立体感。
3.交流:同一个方形物体为什么画出来的效果不一样?
4.观察图片:不同视角的立方体的变化现象。
三. 思考与添加
1.讨论立体方形可变成什么物体?
2.教师示范,添加细节。
3.欣赏学生作品
4.学生尝试将方形物体添画成自己喜欢的物体。
作业要求:添加简洁,能表现事物特征。
5.出示组合的方形物体图片。
6.教师示范添加,能表现一组方形物体。
提出作业要求:组合巧妙,立体有变化。
7.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四、欣赏与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已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
2.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3.评议:能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评价。
4.拓展:欣赏生活中有创意的方形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