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活动中, 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师:今天上课老师带来一个问题,大家今年几年级?
师:我这个问题的主角是二年级的小朋友。有一天我跟二年级小朋友上课,大家看,这是什么运算?
师:我在跟二年级小朋友讲这一个除法算式的时候,他对我意见很大,你猜他是什么意见?
师:小朋友们,现在有的小朋友说我不知道二年级小朋友会想什么问题,有的说他肯定是这样想的,他认为15÷3应该是这样写的。
师:跟他想的一样吗?商是几?(5)
师: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指正确写法)
生:如果有余数的话,那哪里写余数呢?
师:我当时也是这么回答他的。我说那是因为还没学到,有一种除法叫有余数除法。
【与孩子讨论除法的笔算写法。】
师:我们来看看,平心而论。这个竖式这样写,可不可以?
师:如果这样写可以的话,那么这两种写法哪种写法比较简单方便?
(采访学生)
观察黑板上的四个算式,加法、减法、乘法都是从上往下写,除法不同。
师:那除法为什么这么麻烦,你猜烦是烦在哪里?
生:要写两个15。
师:你看,明明一个15就够了,为什么要写两个15呢?明明被除数除以三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往下写这么多呢?
生:因为下面可能没有除断,所以要重新验算一遍。
师:左边这个算式,三五十五,一样可以验算。
生:我发觉这两个15意思其实是不同的。
师:这两个15意思哪里不同?
生:一个是被除数,它要除旁边的3;而下面那个15,是3和5乘起来的积。
理解除法笔算
师:这样写肯定跟除法有关系。
师:我们再研究一下除法好不好?15÷3表示什么?
生1:几乘三等于十五。
生2:我觉得应该跟除法的符号有关系。
师:除法的符号表示什么?
生2:除法符号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两个点,应该是表示两个数。
师:两个数给它中间怎么样了?(加上手势)
生:平均分开了。
师:所以15÷3就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这是除法,那么下面我们把这个过程来恢复一下好不好?我们一边恢复,你要一边体会。
师:现在我要把这15个东西平均分成3份,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我平均分分看。
师:分对没有?
生:分法错了,应该是先把一个放进第一个盘子,再把一个放到第二个盘子……
师:一个一个分是不是?他几个几个分的?
生:他五个五个分的。
师:(引导孩子)可以吗?一个一个分,最后每人分几个?五个五个分,最后每人分几个?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拿来15个,被他一分,老师变成几个了?老师从几个到几个了?
生:从十五个到零个。
师:这十五个到哪里去了?(被同学拿走了)
师:好,我的15个是一堆的,他的15个是怎么样的?
生:分开的,分成了三个五。
师:所以这个过程当中一共出现了几个15?(两个)
师:一个15是我的,一个15是谁的?
生:我们的。
师:但这两个15有差别吗?
师:我是一个的,他是怎么样的?
生:三个5。
师:所以被他拿的,一个也没有了。
师:这个0是谁的?
师:我的。
师:我们现在回忆一下,我们看这两个竖式,哪一个竖式比较符合这一个过程?
生:右边。
师:同学们,我们一致认为是右边这个算式比较符合这个过程。
师:大家发现没有,为什么除法的竖式要这样写?
生:因为比较符合除法的本身意思。
师:所以这一个竖式把这个过程展现得比较好。你们猜,那个小朋友服气没有?
生:没有。
师:他为啥不服气啊?
生:我觉得应该是他感觉这样还是有些不对劲。
师:现在不要管我那个小朋友服气没有,大家服气没有?
师:你拿来15个,我分掉15个,你变成0个了;那如果分不掉的话呢?
师:如果我再多了一个呢?(指被除数15变成16)
生:0变1。
师:好,我自己感觉很高兴。原来数学的规定都是很有道理的。它是这一个除法本身的意义,过程的记录。
师:好,我接着往下做一道题目,题是这样的45÷3。
师:当然,正确的应该是这样的。
师:你猜,那个小朋友是怎么写的?
生上台完成。
师:这样可以吗?
师:我的问题是哪一位小朋友能够帮我想办法说服他,认为这样是不合理的,谁能帮我想办法?
(生自由发言,由于时间关系没讨论出结果)
师:我告诉大家我是怎样让他改过来的好不好?
师:我这样摆,大的表示10个,小的表示1个,一共是——
生:45。
师:那我就让小朋友来分一分,要平均分成三份,应该怎么分?
师:我叫他分,你觉得他会怎么分?他是先分小的还是先分大的?
生:先分大的。
师:剩下的那一个怎么办呢?
生:把一个十转换成十个一。
师:好,我把这个圆拿下来。
师:同学们,现在可以分了没有?
生:可以了。
师:再下面还要分吗?一人分几个?
生:五个。
师:小朋友们,这个45是分几次来平均的?关键的一点在哪里?
生:把一个十变成了十个一。
师:这个变的过程在哪里?(生指,师圈画竖式中的15)
总结
师:这个算式是两次平均的。第一次平均是十位上的数平均,第二次平均变成个位上的平均。
师:于是这位小朋友就喜欢上了哪一种竖式?
生:第二种。
师总结:时间有限,所以以后动脑要趁早,下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