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里的数学(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1

文档属性

名称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4 06:4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行车里的数学》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的计算方法,探索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
2.引领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并应用”基本过程,获得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齐读一下课题,今天我们学——
生:自行车里的数学。
师:想一想,自行车里有什么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呢?
生:自行车它轮胎的周长。
师:还有吗?来,男同学。
生:自行车里面有两个齿轮,一个大齿轮,一个小齿轮。
师:他知道有大齿轮还有小齿轮,谢谢这个同学。
师:我们来看,有两位同学各提了一个问题。A同学他这样问:后轮的周长有多长?B同学他这样问:后轮的面积有多大?
师:就研究自行车来说,你觉得谁提的问题更有价值,为什么?
生:A。
师:一致认为是A,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来,女生。
生:因为自行车是用来骑的,后轮周长可以算很多东西,然后它的面积是跟骑的东西没有什么关系的。
师:我们一般研究自行车,我们会研究自行车骑行的路程,跟面积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师:谁再解释一下自行车后轮的周长就代表什么呢?
生:就代表那个自行车向前骑一圈他的距离。
师: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吗?对呀,后轮的周长它就代表了后轮转一圈自行车能走多远。
师:对吧,咱们六年级上册我们就学过了。我们看看图,是不是挺熟悉的?师:好的,继续往下看。
师:这里有两辆自行车,前面这一辆是朱老师平时上班骑的共享单车,后面这一辆是朱老师的私家车,停家里,周末才骑的。来看看这两辆自行车有啥不一样,看出来了吗?
生:轮子一个大一个小。
师:哦,共享单车小一点,我的车大一些,还有什么不一样?
生:您的私家车,它那个后面是可以变速的,齿轮的大小不一样。
师:他看出来了,我的私家车能变速,你们看出来了没?
师:对了,眼光真独到。
师:这个就叫普通自行车,后面那个叫变速自行车。看到这两辆车,你有什么问题吗?马上会想到什么问题?
生:变速自行车怎么变速呀?
师:对呀,一看到这两辆车马上就会想到一个问题,变速自行车靠什么会变速呢?有人知道吗?
师:唯一一个举手的女生,我请你说,你知道为什么?
生:就是靠齿轮变速的,它后面那个齿轮有大有小,然后连理一下,它后面那个就换一个齿轮用,它的阻力就不一样,所以说它就会变速。

师:她的聚焦点在齿轮上。谁还有解释吗?来,这个男孩还有解释。
生:就是这个变速自行车后轮上面有好几个齿轮的;然后自行车的把柄上,如果说你弯一下的话,那么它这个后轮的小齿轮就会……比如说往里往外,那么它对应齿轮的齿数不一样
师:这两个同学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聚焦在他们的齿轮上,我们一起来看,请看屏幕。
师:其实,齿轮有前齿轮,还有后齿轮。前齿轮你知道有几个吗?
师:朱老师的私家车,前齿轮是有三个。后齿轮你知道有几个吗?
师:有的时候是七个,有的时候还是八个呢。朱老师的车是七个,你想前齿轮三个,后齿轮七个,有几种不同的组合呀?
师:太简单了吧。你说!
生:21种。
师:这样的自行车就叫21数的自行车,明白吗?

师:好的,我们接下来这样研究。朱老师把这个问题简化一下。
师:前齿轮,我找一个最大的。朱老师数了一下,几个齿?
生:48。
师:48个齿。
师:我又找了一个前齿轮里面最小的,我也数了一下,几个齿?
生:28个齿。
师:后面有七个了,太麻烦了。我数了其中的三个。
师:刚才我们同学说了,不同的组合代表它快慢不一样,对吗?
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就这些齿轮,你认为怎么组合是最快的?怎么组合又是最慢的呢?
师:你说它最快,理由是什么?你说他最慢,理由又是什么呢?
师:来,和你的同桌交换意见,开始。

师:有答案了吗?都有答案了,谁来汇报,什么时候是最快的?
生:最快的是48带16的时候,最慢的是28带20的时候。
师:他把两个都说了,最快的是48带16,最慢的是28带20。和你们的想法一样吗?
师:谢谢这个同学,我把你的想法记下来。
师:他说这样是最快的,48带16。这样是最慢的,28带20。
师:来,谁能说理由?为什么说48带 16是最快的呀,理由是什么?
生:48带16的话,前轮踩一圈,后轮可以转三圈。
师:这是他的说法,还有?
生:同样是前轮踩一圈的话,如果说是48齿的话,很明显踩一圈可以获得48个齿,那么后轮的话选的是16齿,它只要16个齿就可以转一圈,所以说48带16很明显是最快的。
师:这两个同学都说的48和16,这个女同学还说了一个3,这个3怎么算出来的,明白吗?
生:48÷16。
师:我也把它写清楚,48÷16,答案是几?如果可以,给它加一个单位,是什么?
生:圈。
师:对,就是三圈。谁再能解释一下这个三圈是什么意思呀,它表示什么?
师:来,最后一个男同学。
生:就是表示前齿轮踩一圈的时候,后轮可以转三圈。
师:是这个意思吗?那为什么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能转三圈?中间靠的是一个什么东西在带起来的?
生:链条。
师:对的。正是因为有链条带动,所以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要转三圈。谢谢这个同学。
师:我把大家的意思这样写,我不知道你能不看懂。脚蹬一圈就相当于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三圈。
师:来把这句话一起读一遍。
师:你能算一算?如果是这个组合,脚蹬一圈,后轮能转几圈吗?
师:口算一下,等于多少?
生:1.4。
师:一圈半不到一点。1.4圈,这个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

师:来,继续看。
师:这是共享单车,其实和大家看到的边上那个车是一样的,颜色不一样而已。对吧?
师:来猜一猜,这个车如果朱老师蹬一圈,后轮会圈几圈?
(生猜测)
师:你们认为这个车会变速吗?
生:不会。
师:所以它的圈数是固定的,对吧。
师:但是你们现在不知道,接下来我们就请大家来研究这个问题。脚蹬一圈,后轮会转几圈呢?明白要研究的问题了吗?

师:这样接下来我们要六个人一组,小组里面先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研究。如果有方法了,你们就可以到你们的自行车边上去研究一下,行吗?
师:来,小组先讨论。
师:我发现你们动作真快,研究能力特别强,三个组已经归位了,四个组归位了。
师:和你刚才猜的一样吗?有人一样,有人不一样。
师:没关系,好,组里去可以交流一下你们现在的结论和想法。我们再等一下,后面再讲。
师:好,安静了。有结论了吗?
师:看来你们的研究能力特别强,我还看到有些组啊,不止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吗?来,哪个组来介绍一下你们先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这样吧,这个男孩来。
生:我们先是用粉笔在轮胎上画一个记号,然后用手去把脚蹬转一圈,看一下那个轮胎它转了几圈。因为粉笔会明显一点,看得出来到底转了几圈。
师:组长吗?
生:不是。
师:你比组长还厉害。
师:这个粉笔现在知道什么用了吗?他们在后轮胎上做了个记号,然后把脚蹬转了一圈。数一数后轮转了几圈,你们答案是?
生:两圈。
师:有这种做法的同学举下手,哪些小组也用这个方法的?我们用手放下来,有没有不一样的方法,介绍一下。
生:我们是先数了前面的齿轮是32次,后面的齿轮16次,32÷16=2,所以是两圈。
师:他们先数了前齿轮的齿数32齿,又数了后齿轮的齿数16个齿,然后一除就得出来了。
师:用这个方法的小组请举手,手放下。
师:我也把它记一下,可以用前齿轮的齿数除以后齿轮的齿数,这样算出来也是两圈。
师:这两个方法我们要评价一下,如果让你再选一下的话,你喜欢选齿数的方法还是喜欢转一圈的方法,理由是什么?来,你们喜欢选什么?
生:我会选齿数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更精准一些。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如果转的话容易有误差,数齿数就比较精准,但是数齿数要靠耐心的,对吧。
师:对,数学是要靠耐心的,那谢谢这个同学。有答案了,是吧?
师: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第二个问题了,请看。我们知道了这辆自行车脚蹬一圈后齿轮转两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你想知道什么?
生:圆的直径。
生:自行车后轮的周长。
师:他说要知道自行车后轮的周长,你们同意吗?你为什么不说前轮?
生:因为前轮和后轮是一样的。
师:一样的。其实还有理由,你知道为什么是后轮吗?你说。
生:因为脚蹬带动的时候……
师:如果万一不一样,这两个轮胎不一样的话,你应该要测量后轮。
师:可以测量周长,也可以测量它的直径。你们刚才量过吗?
生:没有。
师:我知道所有的自行车都一样的,那我们测其中一辆就可以了,可以吗?谁来做我的助手?帮我一起测一下吧。
师:来,这个女孩你过来。我们两个合作一下。
师:大约是60厘米,谢谢这个女同学,我把它记下来。
师:60厘米如果记成米的话就是——
生:0.6米。
师:知道了这个数据——直径,你会求这个问题了吗?脚蹬一圈,自行车能走多远呢?
师:自己独立计算出答案,开始。
师:好,有答案的同学报一下怎么算的?答案是多少?
生:0.6米乘3.14就可以算出它的周长,是1.884米。1.884米乘2就说它转了两圈,所以说要乘2。
师:答案是?
生:答案是3.768米。
师:这个同学是这样算的,先算出两圈,再用一圈乘以两圈就算出它的周长3.768米。是这个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师:厉害。
师:朝这个会场看一看,你们感觉3.768米大概有多远?
师:自行车蹬一圈骑得还是有点远的,对吧。
师:谢谢同学们,非常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了共享单车,帮我来研究研究朱老师的私家车。
师:看到了没,想研究什么问题呢?朱老师想知道我骑这个私家车一小时能骑多少米?
师:没关系随便猜。
生:一公里。
生:大概二十千米。
师:你们相差太大了,他说一公里,他说二十千米。听谁的呀?你说。
生:应该是13千米。
师:你咋这么精确,也是猜的对吧?
师:到底是多少你们知道吗?我也不知道。因为如果真的让我去骑一个小时的话是不是会把我累死啊,我们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一下,好吧。
师:想想看,如果要研究这个问题,你准备收集哪些数据?你想知道什么,你都可以问我,我一定会告诉你的,行不行?
师:来,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想知道什么?
师:哪些同学想问我了?想问我什么?
生:我想知道你用什么速度,后齿轮的直径,还有您一小时蹬多少圈?
师:想了解的可真多,一个一个问好吧。来,谢谢这个同学。
师:接下来你想选一个你想知道的,你先问。
生:老师,你一个小时能骑多少圈?
师:没骑过,不知道。你要累死我。
生:您自行车前后轮的齿数。
师: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你们想知道吗?朱老师的车前齿轮有几个呀?三个。后子有几个?你们怎么问会更好一些?
生:老师,你脚蹬一圈,后齿轮要转几圈?
师:这是你的问法,还有不同的问法吗?
生:老师每分钟骑多少米?
生:老师,你这一小时内用的是哪个前轮哪个后轮。
师:好,他说朱老师,你这一小时内用的是哪个前齿轮,哪个后齿轮。你觉得他问的好不好?好在哪里?如果朱老师不停的变速的话,你们觉得研究起来麻烦吗?
生:麻烦。
师:那也就是说你希望朱老师固定在某一个地方,是这个意思吗?满足你的要求。
师:朱老师这个小时啊,我就固定在这么一个位置。
师:满意吗?好了,还想问我什么问题,就这个就够了吗?
生:一分钟老师能蹬几圈?
师:刚才有个同学问我一小时能蹬几圈,我不告诉他。她问我一分钟能蹬几圈,我可以告诉她吗?
师:我可以告诉她,你们猜猜我一分钟蹬几圈?
生:假设一秒钟蹬一圈的话,一分钟就蹬六十圈。
师:他讲的有道理吗?我觉得掌声要送给他,他很有数学头脑。假设一秒钟蹬一圈,你们觉得一秒钟蹬一圈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行是行,有点累。朱老师告诉大家,我比他还狠,我骑这个车,我是死命蹬的。你们知道我一分钟蹬几圈吗?
师:你猜对了,80圈。我用了吃奶的力,一分钟蹬八十圈,明白了吗?还想知道什么条件?这些就够了吗?
生:后轮的直径是多少?
师:他想问问后面的直径,想知道吗?刚才是0.6,你们估计这次会?
生:0.8。
师:没那么大,大了我就骑不上去了,是多少?
师:你们刚才还想知道我一分钟蹬多少圈,对吧。这个在自行车运动当中还有个专门的名词叫“踏平”。有的人踏得快一些,有的人踏得慢一些,朱老师使命蹬平均一分钟就80圈。
师:这么多的信息告诉你了,够了吗?只列式不计算,开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师:你上去写,写在空白处,写大一点。
师:好的,写完的同学来看看这个女同学写的,我们一起看看她写的对不对?
生:不对。
师:认为她不对的,对吧?来,谁再来写?
师:哦,最边上男同学给你一个机会,赶紧跑上来,你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给她改一改吧,哪里需要改一改?
师:这个男同学已经改了,他改了之后,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的,两个同学一配合,问题解决了。
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生:后轮。
(师示意举手)
生:应该是后轮的周长。
师:他说后轮的周长,可以吗?换一种说法,谁会?最后一个男同学。
生:就是后轮转一圈能能跑多少米。
师:两个同学都对吧?
师:我们再看看这个同学他还加了一个乘这个数,什么意思呀?谁能解释为什么要加这个呢?最后一个男同学。
师:你跑到话筒边上吧,辛苦你了,发言特别积极的孩子。
生:就是脚脚蹬一圈,后轮转三圈。
师:脚蹬一圈,后轮要转三圈。所以这脚蹬一圈的话,后轮要走三个周长。是这个意思吧?
师:请坐,然后再乘80就是一分钟;再乘60就是一小时。现在我们确认这个算式对了吗?
师:是不是感觉这样算起来比较麻烦,有人算了吗?
生:算了。
师:已经有人算了,我估计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算。解决问题的时候算起来比较麻烦,可以做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器对吧,带了吗?
师:有人带计算器了吗?都没带?我带了,我就用手机来算。
师:来,请个同学报一下这个数据。
生:316501.2。
师:谢谢这个同学,我把它写下来,这个数据是等于31651.2,单位是什么?
生:米。
师:看到这么大个数,我们应该马上想到要把它转化成?
生:千米。
师:而且可以保留整数,看起来更方便一些。
师:刚才哪个人说我一小时1000米的,是谁?你这么看不起我吗?
师:刚才谁说我骑二十千米的?我跟你握握手,你还算看得起我。

师:看了这个数据,你有什么疑问吗?你说。
生:我觉得在约等于的时候,应该约等于3千米。因为老师不可能每分钟都能蹬80下。
师:后面尾数就把它去掉,是这个意思吧?
师:你们觉得这个32千米我们算出来了,你们觉得靠谱吗?
生:不靠谱。
师:什么意思?
生:因为老师的体力会慢慢减少,所以每分钟蹬的圈数就会减少。
师:你们的意思是我达不到这个速度的,对吧?那么你们认为自行车骑一小时的话,正常会是多少呢?有经验吗?
生:没有。
师:没有就猜吧,你说正常是多少?
生:正常是二十千米。
师:还有吗?你猜。
生:我觉得正常是25千米。
师:碰到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会做一件事。是不是现在这么干?
师:我一百度发现只有15千米。
师:你们觉得朱老师和大家这么辛辛苦苦的算出来这个32千米靠谱吗?认为不靠谱的举手。
师:那我们白做了,为什么不靠谱?说个理由。
生:因为越往后越累,然后每分钟蹬的圈数会减少。
师:你们都在考虑我骑不动是这个意思吗?你们考虑我体力不支。
生:可能中间会遇见不确定的情况。
师:还要考虑途中万一有上坡或者这个路不好,我还扛着自行车走。是这个意思吧?
师:我们数学是这么来的,我就假设朱老师是个铁人,我就按这个速度起,你不要考虑我体力跟得上跟不上。第二,我也不考虑这个路是上坡,下坡,就考虑这么平着走。你们觉得如果这样的条件,这个32千米靠谱吗?
师:有人说还是不靠谱。
师:来,你们推推看。为什么普通自行车只能骑15千米,我们现在算出来是32千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因为这个是变速自行车,就是蹬一圈它可以骑三圈,普通只能骑两圈,后轮它可以转三圈。
师:听懂它的意思了吗?
师:朱老师的私家车是什么车?而且我是变在哪个档位上的?(最快)
师:她说了,普通车蹬一圈只能转两圈,朱老师是蹬一圈转三圈。这明显就让我会骑得快了,这是一个原因。
师:还能找到第二个原因吗?说明我是靠谱的。
生:您的自行车蹬一圈,然后那个骑得比普通自行车要远。
师:明白他的意思吗?原因是什么?
生:它的周长比普通自行车要长。
师:明白他的意思吗?我也把它圈出来。是这个意思。
师:就这个,刚才是乘几的?
生:0.5。
师:现在是乘几?这个也快一些,还有什么原因吗?你说。
生:别人一分钟60圈,您一分钟蹬80圈。
师:那个80也很重要,对吧。刚才那个男同学说,一分钟蹬60圈是正常,我是用了吃奶的力了,一分钟蹬了多少圈?
生:80圈。
师:这么一个组合之后,你们觉得一小时骑出来32千米,靠谱了没?认为靠谱的请举手。
师:但是实际上朱老师有可能骑不到,对吧。为此,我又百度了一下,读一读,你知道他飙的是什么车吗?
师:他飙的是自行车,如果飙汽车就不稀奇了。你想一想,这个老兄为什么会飙到六十千米每小时?靠的是什么?
师:首先他是变速自行车,对吧?还有什么原因?你说。
生:像变速自行车这样,它的轮胎就要大一点,粗一点的。
师:你估计一下这个老兄它的轮胎有多大?
生:一米吧。
师:会不可以达到两米?如果轮胎达到两米的话,他还骑得上去吗?
生:骑不上去。
师:你们再猜猜看,其实这个老兄骑得那么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生:他的变速自行车的齿轮可能比您的要多。
师:哦。他选的档位可能只能转一圈,后齿轮可能要转更多的圈,是这个意思吗?
师:还有什么原因吗?
生:他每分钟骑的圈数可能比您的圈数多。
师:你猜猜他大概会骑多少?
生:100。
师:100,其实我查过了,比100还高呢,不告诉你是多少。因为我们怕你也去飙车。

师:行了吧,今天研究自行车里的数学好玩吗?好玩之余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我们先研究了这个问题。
师:回想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男同学。
生:求出前齿轮和后齿轮分别有几个齿,然后再相除。
师:我们能回想起来,我们是用这个方法的。
师:我们还研究了第二个问题,叫蹬一圈自行车能骑多远。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量出后轮胎的直径,求出后轮胎的周长,然后再乘他脚蹬一圈可以转的圈数。
师:他说的对吗?谢谢这个同学。
师:我们是这么求的,求出后轮胎的周长,然后乘以后轮胎的圈数。
师:最后,你们还帮我解决了朱老师私家车的问题,一小时能骑多少米。
师:脑子里再回想一下,要知道哪些条件?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想到了吗?来,我们来看看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算式。
师:明白这个算式各部分的意义吗?来,和你的同桌说一下什么意思。
师:好的,没发过言的同学你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啊。来,你来。
生:第一个算的是后轮的周长;第二个算的是脚蹬一圈,后轮转几圈;第三个是一小时蹬的圈数;最后一个是一小时。
师:解释得对吗?
师:但是我们现在要请同学来思考这个问题。这部分求的是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明?
生:这个求的就是脚蹬一圈,自行车能走多远。
师:谢谢这个同学,非常清晰。脚蹬一圈。能走多远。
师:知道了这个之后,我们可以乘上蹬的圈数,再乘以60分钟,就可以求出一小时能骑多少米,对了吗?
师:好了,这节课我们研究得差不多了。研究到这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关于自行车里的数学,想到什么都可以提。在课堂上,能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来这个同学。
生:如果你骑的是一小时,突然在半小时的时候你变速了,那么你能骑多少米?
师:他想分段计算,明白他的意思了。那我们就分段,好的好问题。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如果骑的路程是有上坡有下坡的,那么能骑多久?
师:如果是上坡,你们建议我挂挡挂在什么位置,是快点的还是慢一点的?
生:慢一点的。
师:因为慢一点比较省力。如果我是下坡或者平地上?
生:快一点。
师:这个同学想到了上坡,下坡。
师:还有什么问题?男同学。
生:骑到一半累了,然后速度变慢。
师:还要考虑你的人吃的消,吃不消,对吧?
师:我还告诉你们,自行车运动,有的时候要过一个河,他要扛着自行车过去。这个时候,你知道要研究自行车的什么吗?
生:重。
师:自行车太重你行不行?
师:所以呀,现在自行车运动当中,自行车是一造一轻了。但是国际上有个规定,不能太轻,因为太轻了就不安全。
师:其实自行车里面还涉及到很多非数学的东西,物理的,还有其他的东西。我们以后还会研究的。

师:好,下面我们继续来看。我们来看看自行车发展的历史。
师:到20世纪末,自行车成为我们我国老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现在的自行车,它更多的是一种锻炼的工具或者是来解决的短途交通的问题。对吗?
师:最后还有一句话,一起读一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12周岁以下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师:是不准骑自行车吗?
生:不是,是不准在道路上骑车。
师:来,到12周岁的同学向我示意一下。有资格上路了,但是要注意安全,对吧。
师总结:好的,这一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了,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