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周集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周集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30 15:3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迄今qì 磐石pán 籼稻shān 门衰祚薄zà
B. 苍穹qióng 荒谬móu 险衅xìn 乐也泄泄yì
C. 瑰怪guī 汗涔涔cén 吞噬shì 茕茕独立qióng
D. 觊觎yú 飨士卒xiǎng 闵凶měn 商贾云集gǔ
2、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你除了善良以外,身无长物,我恭维你又有什么好处呢?
B.他看到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十分高兴。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圣雄甘地被刺的消息有如春风野火,迅即传遍了印度,耸人听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欣赏者要自己体悟,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针对近日出现的一些留学人员就读国外“预科班”遭欺骗的现象,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提醒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慎读“预科”。
C.耗资15亿元人民币打造的广州“小蛮腰”电视塔已竣工,正以超过600米的亚洲第一高楼俯瞰这座美丽的羊城。
D.我们现在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走绿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面对国际环境所作出的战略选择,也是国内发展需求。
4、根据语境,下列填到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国台湾民众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普遍高于大陆民众,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①究其原因,跟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淡化古代经典教育有着直接关系。
②而我们呢,为追求所谓的时代性和生活化,不断牺牲教材的经典性和文化品位,删削古代作品的分量。
③这一事实,我们只能痛苦地承认和接受。
④我国台湾地区向来重视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教育,并要求学生学会文言文写作。
⑤这种做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现在已经显露出来了。
A. ①⑤④②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③①④②⑤ D. ④②③①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①以副元帅居蒲②,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③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注:①汾阳王:即郭子仪。②蒲:州名,今山西永济县。③都虞候:军队中的执法官。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无赖:横暴不守法纪
B.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 嗛: 满意,满足
C.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白府:白孝德之府
D.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 戢: 制止,管束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能为公已乱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A. B.
学不可以已 以乱天子边事
日群行丐于市 且大乱,若何
C. D.
因击沛公于坐 罪且及副元帅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太尉超人胆识的一组是( )(3分)
①今不忍人无寇暴死 ②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 ③无伤也,请辞于军 ④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⑤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 ⑥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A.①③④ B. ②⑤⑥ C.①②⑥ D. ③④⑤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段太尉在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放纵手下的士兵强横妄为,当地节度使白孝德很忧虑,但却因为有汾阳王的缘故而不敢做声。
B.段太尉看见士兵胡作非为,主动向节度使请缨去制止士兵的暴乱行为。
C.士兵们在集市上蛮横无理的时候,太尉带人把他们逮捕并关押了起来,军营里一片骚乱,纷纷准备闹事,后来太尉带人亲自到军营说明了情况,事态才得以平息。
D.太尉在去军营与尚书会谈时,从维护尚书家族的声望出发,替对方着想,令尚书十分感动,从而对太尉肃然起敬。
9、读下面的文段,然后翻译句子。(6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翻译:(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3分)
(2)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3分)
10、阅读下面的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唐多令
(南宋)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南宋人,宋亡后不仕新朝,坚守节操,此词为被俘后押送元朝大都途中路过建康(南京)时所作。
(1)“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请简要说明。(3分)
(2)“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3)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古村落:要保护,先理解
林 济
近年来,古村落的保护越来越受人关注,各级政府、乡村干部和村民也知道古村落的价值,开始采取种种办法加以保护与开发。但是,古村落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往往公开或私下瞄准其旅游价值。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旅游价值是建立在每个古村落本身文化特性或文化内涵基础之上的,没有对每个古村落本身特性文化意义的理解,开发旅游价值可能就会带来对古村落想当然的重塑,丧失了它们本身的文化价值。
另一方面,常常看到一些从事古村落保护的文化人对这项工作的某些悲观看法。他们一方面竭力保护古村落,一方面私下又认为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和乡村现代化的发展,古村落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必然会在不远的将来消失。因而,他们对古村落保护有一种无力或无可奈何的感觉。
古村落果真会消失或逝去吗?如果将它们仅仅看作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个场所,古村落当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失去其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场所的作用。但是,古村落并非是现代社会人群的生产生活场所,它们所具有的最大价值就是其自身的文化意义:它们是一种文化样式和文化象征,古村落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根基性地位,具有永续性价值;理解古村落的文化意义也就是中华文化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有助于提高人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素质。
所有这些可以表明,理解古村落是保护它们的前提与核心。
在以往的历史认识中,我们往往将古村落等同于农业文明,而仅仅从农业文明角度理解古村落文化。但是,与我们已有的观念不同,许多古村落主要依靠商业发展起来,遗存至今的古村落精华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商业财富基础之上的。村落文化固然与农业文明密切相关,但它们并不局限于农业文明圈圈内,必须从现场中去理解古村落文化,必须超越从简单的经济层面去理解古村落文化。
而重新认识中国农村文明史并不仅仅是学术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关涉到从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人怎样理解古村落文化。从事实际的古村落保护组织领导工作的基层干部,他们注意的首先是祠堂,然后是“明代的”和雕刻精致的住宅。他们还不懂得从文化史的整体去认识各种类型的建筑物的历史价值,它们作为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宗教史、教育史、科技史、艺术史等各个文化领域的实物见证和人们寄托记忆和感情的纪念物的价值。所以,书院、商店、水碓等就不被人们注意。如果我们不从现场中去理解古村落,去重新认识中国农村文明史,而是从头脑中的某些观念去判断各种建筑和民俗活动的价值,进而进行所谓的旅游开发,可能只是重塑一个某种观念物化的“古村落”,实际上不可能真正了解古村落文化的旅游价值,更不能奢谈保护古村落文化。
近年来,对古村落保护越来越重视了,古建筑也将会得到越来越好的保护。但是,这些古建筑仅仅是历史记忆的载体,如果没有有关古村落历史的记忆,这些古建筑难道不也只剩下躯壳了吗?
有些从事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基层干部对村落古建筑历史与故事是完全无知的,甚至为了吸引游客,还胡编乱造了许多有关村落及其建筑的故事。这些根本不能吸引人甚至令人恶心的庸俗的故事,势必会破坏古村落的旅游价值,同时它们也破坏村落古建筑本来所指的意义,给我们传递错误信息,不利于我们理解古村落的意义,从而也就与以理解古村落、促进文化积累与文化自觉的目的相违。
事实上,很多村落古建筑有着许多中国人人伦文化和人性美的故事。这些古建筑及其历史故事的意义本来可以成为我们的文化积累,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生活的品质,它们是可以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的,那将是更上一层的进步。
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真正深入现场观察与访谈,研究村落历史文献,才能真正理解古村落所传承的意义。
(选自《南方都市报》,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古村落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人群的生产生活场所,直到今天也在发挥这一作用,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B.许多古村落是依靠商业发展起来的,它们能够保存到今天,当然也和它们建立的商业财富有关。
C.要保护好古村落的文化,学术界和从事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人都必须要重新认识中国农村文明史。
D.人们重视古村落中的祠堂和雕刻精致的住宅,忽视书院、商店、水碓等,根本原因是前者更具旅游价值。
E.古村落中的建筑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不仅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村落的文化,也更好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积累。
13.以下不属于作者认为要保护古村落的理由的一项是(3分)
A.古村落具有旅游价值。
B.古村落具有文化价值。
C.古村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具有永续性价值。
D.古村落文化是人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14.作者认为目前对古村落的保护存在什么问题?(4分)
15.作者认为应该要怎样做才能理解古村落?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6.刘文典说“大学不是衙门”,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17.刘文典在文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文中内容,概括他被称为“活庄子”的原因。(5分)
18. 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他们中大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接受良好的教育。请你拟写一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语言简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20字以内。(6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三个主要特点。(6分)
如今许多当红作家和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狂热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粉丝”的三个主要特点: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的否定自己,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我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请以“生命价值取决于你自己”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和抄袭。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语文答案
1. C.【解析】A项籼xiān 祚zuò B项谬miù D项闵mǐn
2. D.【解析】“耸人听闻”指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是一个贬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
3. B.【解析】A项,句式杂糅,“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应改为“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或“美感常常会有遭到破坏的危险”。C项,成分残缺,应为“以……的姿态”。D项,语序不当,应为“这不仅是国内发展需求,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面对国际环境所作出的战略选择”。
4. C. 【解析】③承接开头,肯定这一现象是事实;①紧接着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④先说台湾怎么做;②再说大陆怎么做;⑤说后果。解题时要注意首尾两句的起和结,挖掘内容上内在的联系。
5. C【解析】白,告诉;府,文中指节度使。
6. B【解析】以,一为介词,凭……的身份;一为连词,相当于“而”。A项,已,动词,停止;C项,于,介词,在;D项,且,副词,将,将要
7. D【解析】①说明段太尉的忧虑 ②表明郭晞军的残暴。
8. C【解析】C项,不是逮捕关押,而是杀死示众。
9.(1)项王在垓下修筑营垒驻军,兵力很少,粮草将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围困他好几层。(3分,“壁”1分,修筑营垒,句子大意2分)
(2)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他身边的人都在小声地哭,没有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3分,
“泣”前一个是名词,眼泪,后一个是动词,小声地哭,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项王在垓下修筑营垒驻军,兵力很少,粮草将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围困他好几层。深夜,项王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唱起了楚地的民歌,就大吃一惊,说:“汉军都已占领了楚地吗?这里为什么这么多楚人?”项王就连夜起来,在营帐中饮酒。有个名叫“虞”的美女,经常受到受宠,随从在军中;还有一匹名叫“骓”的骏马,项王经常骑用它。这时候,项王就悲愤地唱起歌,情绪愤激高昂,他自己作歌词唱道:“我的力量能拔起大山啊勇气能压倒世人,时势不顺利啊骓马也不能向前奔驰,骓马不向前奔驰啊我无可奈何!虞姬啊虞姬我对你怎么办?”一连唱了好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唱歌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他身边的人都在小声地哭,没有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10.(1)参考答案:此句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1分)“西风”既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实写,又象征着蒙古统治者的侵略势力。(1分)词人把自己比作被西风吹落天涯的枯叶,也很恰切。(1分)
(2)淡淡几笔,勾勒出了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南飞的许多大雁,在秋天清冷的月色下,宿于白茫茫的芦花中。(2分)词人置群雁于虽凄清而洁白的明月、芦花中,寄寓了朝代更替,国家破亡的愁苦于无奈之情。(2分)
11.每空1分,共10分。
(1)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
(3)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4)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12.【信息整合】(5分)
C E(A项文中作者认为“古村落并非是现代社会人群的生产生活场所”。B项原文“遗存至今的古村落精华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商业财富基础之上的”,说的是古村落的建立,而不是保存。D项根本原因应该是“不懂得从文化史的整体去认识各种类型的建筑物的历史价值”。)
13.【信息筛选】(3分)
D(曲解原意,原文为“理解古村落的文化意义……有助于提高人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素质”,并非说“古村落文化是人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14.【要点归纳】(4分)
①人们只重视开发古村落的旅游价值,而没有对古村落本身特性文化意义的理解,致使古村落丧失了它们本身的文化价值。②一些从事古村落保护的文化人也不理解古村落的文化意义,认为古村落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生产和生产,因而,在对古村落实施保护时感觉无力或无奈。
15.【观点概括】(4分)
①重新认识农村文明史;②保留古村落历史的记忆。
16. (共4分)大学是做学问的文化殿堂,是知识精英谈经论道的地方,是教师们教书育人、塑造灵魂的地方。大学不应为政治权力服务,不应成为车马喧嚣、迎来送往之地。(2分)这句话有力地表明了旧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权势面前,勇敢地捍卫学校的独立和知识分子的尊严,捍卫这所神圣殿堂的纯净的伟大精神。(2分)
17. (共5分)①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②与人谈论古今治庄子者得失,认为天下懂庄子者,除庄子本人只有自己;③为人不拘常规、乘兴随意、有名士气度;狷介狂放、傲骨嶙峋,大有庄子之风。
18. (共6分)①授课不拘常规、乘兴随意。如讲课得意处,边吸旱烟,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如易时易地,专门在月下讲《月赋》、课上提问吴宓等。(2分)②做学问自视甚高。如认为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是“仙桃一口”;认为天下懂庄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外只有自己;跑警报时自己是在替庄子跑,自己死了就无人懂庄子等。(2分)③面对强权有傲骨。如主持安徽大学校务期间拒绝蒋介石前 去“训话”;学潮事件后与蒋介石发生冲突等。(2分)(每点中每个方面与举例各1分。)
(注意:第3点必须回答,3分,1、2点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每点各1分。)
19.答案示例: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
雪中送炭三春暖,留守儿童盼关爱
温暖孩子的心灵,让留守之地阳光普照
(主题鲜明3分,修辞运用2分,文字表述1分)
20.数量极大,谐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12题5分,其余每题3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2 13
答案
主观题部分
9. 翻译:
(1)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3分)
(2)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3分)
10.诗歌鉴赏(7分)
(1)
(3分)
(2)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
(2) ,
(3) ,
(4) ,
(5) ,
三、简答
14.
(4分)
15.
(4分)
四、完成16—18题。(15分)
16.
(4分)
17.
(5分)
18.
(6分)
五、语言知识与运用
19. (6分)
20.
(6分)
24.作文(60分)
学号(后四位数)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准 ………… 答 ………… 题 ……………………………
25×20
25×20
同课章节目录